在包头过年,那是相当哇塞了!

时事   2025-02-01 15:00   内蒙古  




黄河大集

民俗魅力点燃新春烟火气


降龙辞旧去,灵蛇迎新春。1月29日大年初一,黄河大集热闹非凡,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轮番上演,让市民游客沉浸在热闹的烟火气和浓郁的年味之中。

巡街秀艺,全方位展现包头民俗魅力。“在这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大年初一,我们在此举行隆重的开街仪式,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事业顺遂。”下午1:30,随着一声锣响,天下黄河第一村北门“拜大年,发红包”开街仪式正式拉开帷幕。财神爷从北大门出发,沿南北街一路鸣锣打鼓,向游客们派发红包,喜庆的氛围瞬间弥漫开来。张轩毅小朋友和爸爸赶来凑热闹,他冲着镜头兴奋地举起红包和大家分享:“这边非常热闹,我还抢到了两个红包呢,超开心。”

紧接着,“蛇年大吉”民俗巡游活动在南北街激情上演。在领队口哨声的引领下,随着轻快的鼓点,巡街队伍里有的表演者手持扇子和花伞不停变换着队形,有的表演者步伐轻盈,肩上的花篮也随之上下颠簸。他们身后跟着悠然摇曳的七彩旱船、可爱的大头娃娃,还有扮相滑稽的“赶驴者”,一边舞动一边和观众互动,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据秧歌队领队杨月英介绍,他们来自稀土高新区安泰社区,队伍40余人,大家因为兴趣聚集在一起,希望能为市民们增加一些过年气氛。

禹王庙会舞台上,“巳岁吉祥欢乐未央”综艺表演也精彩不断,稀土高新区春雨乌兰牧骑为市民们送上新春的欢乐与祝福,民族舞蹈、晋剧选段、二人台对唱等传统节目接连上演。丁尚志大爷是个戏曲爱好者,他笑着说:“我就爱看二人台、晋剧,今天都看上了,感觉心情真好。”

业态丰富,文娱吃玩赏一站式体验。宁夏小院内,“迎新年 逛大集”包头艺术品集市开集仪式热闹开启,琳琅满目的艺术品、手工艺品以及本土画家的原创作品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除了精美的艺术品展示,还有各种特色小吃供游客品尝,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满足味蕾的享受。此外,黄河大集内还设有许多小朋友喜爱的游乐设施。沿街还设置了不同造型的拍照打卡点,不仅可供市民游客休息,还能拍照打卡。当天张小燕带着一家人来游玩,她感慨道:“知道咱们这边初一有活动,就带着家人一起过来转转。有很多的内容,每个地方都特别适合拍照打卡,我觉得咱们这个地方真的做得特别好,家人也非常开心。”

现场“人从众”,满满年味让心更近情更浓。黄河大集系列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围观,不仅全方位展现了包头文化魅力,还进一步拉近了群众与年俗、年味的距离。大家纷纷举起手机、相机,争相记录这“年味”满满的时刻。

来自陕西的杨义军是第一次在包头过年,他说:“我感觉这个地方特别好,虽然夏天我来过很多次,但冬天的景色又是别样的魅力。头一次来咱们包头过年,我觉得这边的演出、巡街特别丰富,所以以后有机会还要来。”

“我也是第一次在咱们包头过年,感受到了包头满满的热情。”包头袁家村文旅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表示,这次天下黄河第一村举办“黄河年·包头年”,还引进了很多新业态,大年初一至初七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主要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欢乐过年的场地。希望逐步经营好这个景区,为包头人民提供一个特别好的休闲场所。(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雅鑫;摄影:祝家乐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

戏曲盛宴贺新春


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三,戏曲专场《金水桥》在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精彩上演,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份年味十足的国粹盛宴。

作为晋剧经典剧目,《金水桥》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高亢激昂的唱腔,久演不衰,深受广大戏迷喜爱。此次演出由山西晋剧团倾情呈献,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将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演绎得淋漓尽致。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将观众带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市民黄先生听说家门口有晋剧表演,专程带着外孙女来看。“从山西来包头20多年了,在这听到山西梆子就像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感觉特别亲切!能在春节期间看到这样的演出,感觉年味更浓了。”带着孩子前来观看的张女士也对演出赞不绝口:“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传统戏曲,这次特意带他来感受一下,没想到他看得很入迷。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既丰富了节日生活,也让孩子了解了传统文化。”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包头市新的文化地标,自开街以来人流量激增,热闹非凡。春节期间,街区张灯结彩,年味浓郁,戏曲专场的举办更是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接下来,老包头新春文化庙会系列活动还将迎来民歌、高跷、旱船、威风锣鼓、汉服秀等精彩演出,让市民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新春佳节。(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晓婷;摄影:吴杰)







包棉1958

老厂房里的“新”年味


“包棉1958近期很火,趁着春节假期,我想去凑凑热闹。”1月31日上午,在家享受春节假期的贺源和小伙伴相约去包棉1958,以一杯浓浓的蒙古奶茶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近年来,随着包头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包头一些老街区、老厂房借改造东风旧貌换新颜,更好地融入现代都市生活,展现出不一般的“新”年魅力,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如果你是一位“老包头”,这里依旧有你小时候的记忆;如果你是一位“新游客”,这里有与你想象中不一样的包头。

城市发展变迁中,烙着工业印记的老厂房逐渐退出舞台,但那段辉煌的时光被人们一直铭记。在青山区钢铁大街与幸福路交叉口西北侧,就有这样一处怀旧文旅项目——包棉1958。

漫步包棉1958,这里矗立着展示包头棉纺织厂从兴盛到衰落的博物馆,还有依托原厂房改造的特色中餐、西式简餐、日咖夜酒、好礼售卖、书吧市集等。老包头人张悦说,一有时间,他就喜欢来这儿闲逛,看看过去的老车间,摸摸这里的老物件,满满都是年轻时的回忆。

“历史气息满满的老照片与陈旧的工业厂房混搭在一起,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里的每一处转角、每一面墙、每一棵树,都能拍出画面感十足的照片。”来自呼和浩特市的游客张女士被包棉1958深深吸引。

夜幕降临,包棉1958到了最热闹的时刻,飘起了浓浓的烟火气,鹿鸣宴的8道热菜、6道凉菜、2道主食、1道腰点、1道汤羹摆满一桌,文火白玉烧鹿肉、古法茨菇焖鹿腩、草原沙葱烤鹿排、醋鱼籽水晶鹿筋等每道菜都包含有鹿的元素,美食香气四溢,吸引食客驻足。来自鄂尔多斯市的游客赵普说:“在这儿,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工业风和烟火气。”

漫步在“老厂房”,咖啡吧、西餐厅、留影墙……每个角落都挤满了前来打卡的人。如今的包棉1958,融合了休闲娱乐、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既有厚重历史感又有活力新风尚,成为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有得看、有得转、有得吃、有得玩”的休闲好去处。

包头青山宾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韩瑞春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的包棉1958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欢度佳节的聚会场所,更通过包棉1958开展的各种文旅活动,将城市记忆与文旅经济联动,拉动消费、客流双增长,实现包头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彦强;摄影:祝家乐)






(视频:包头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牛瑶一读:贺怡欣;校对张桂莲;一审:杨帆;二审:梁学东

声明:包头市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授权,注明来源于《包头日报》微信公众号(BaotouDaily)。

如果可以,请点点底部给小编加个鸡腿↓

包头日报
贴近铸就主流,责任彰显公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