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 vs 李宁业绩增长差异根源:DTC模式的地基效应】

科技   2025-01-27 20:41   北京  


安踏和李宁的差别,不是品牌的差别,而是安踏采取DTC转型,数字化驱动的零售革命,是模式和变革的地基承载力的强弱。

来源/极致零售研究院(ID:jzls2021)

作者/沐沐

在国内运动品牌的江湖中,安踏和李宁曾长期并肩,被视为行业双雄。然而,近年来,两者的差距逐渐拉开,从市值、股价到业绩表现,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

这背后,安踏所采取的DTC转型,这场由数字化驱动的零售革命,犹如稳固的地基,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承载力,而这也正是安踏与李宁产生差别的关键所在。


01


安踏的DTC转型之路

1. DTC模式的内涵

DTC(Direct to Consumer),即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模式,起源于北美。这种模式下,企业绕开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它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

一方面,企业通过加强直营业务,大量开设直营门店,直接向消费者售卖产品,缩短了交易链条,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成本损耗。同时,积极搭建线上渠道,利用小程序、直营电商等平台,采集消费者行为数据,为精准营销和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企业借助数字化转型,将线上线下渠道拉通,打破前后端业务流程的壁垒。沉淀下来的用户数据被充分利用,驱动消费者洞察、产品研发、精准营销等全价值链的效率提升,全方位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例如,企业通过线上渠道收集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浏览记录等行为数据,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而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研发,为不同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极大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2. 安踏实施DTC转型的策略

- 加强直营业务:安踏大力拓展直营门店的数量和规模,通过直接掌控销售终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反馈。直营门店的员工能够直接与消费者沟通,收集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 搭建线上渠道:积极布局线上平台,利用小程序、直营电商等线上渠道,不仅扩大了销售范围,还能够实时采集消费者行为数据。这些数据成为了安踏精准营销的有力武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安踏能够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推送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和促销活动。

- 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手段,安踏实现了线上线下渠道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库存实时共享,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可以选择到附近的门店自提商品,提升购物的便捷性。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为产品研发提供数据支持,使得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

3. DTC转型对安踏的效果和影响

- 缓解库存压力:在传统的层层分销模式下,安踏面临着严重的库存压力。渠道压货现象普遍,存货周转天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下渠道销售受阻,库存危机愈发严重。通过DTC转型,安踏削减了分销层级,增强了对渠道的把控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精准生产和调配产品,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提升了渠道管理效率。

- 增强用户粘性:直接面向消费者,让安踏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互动和连接。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活动,如产品体验活动、会员专属活动等,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度和忠诚度。消费者在与品牌的互动中,感受到了品牌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对安踏的品牌满意度不断提高。

- 提升市场竞争力:DTC模式使安踏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对消费者数据的实时分析,安踏能够及时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迅速调整产品策略,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竞争激烈的运动品牌市场中,这种快速响应能力成为了安踏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02


李宁的发展模式与现状

1. 李宁的品牌发展历程

李宁品牌创立于1990年,以体操王子李宁的名字命名,凭借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和民族情怀,在国内运动市场迅速崛起。早期,李宁品牌主要通过线下门店进行销售,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商场、商业街开设了大量的专卖店和专柜。随着市场的发展,李宁也逐渐意识到线上渠道的重要性,开始布局电商业务。

2. 李宁的运营模式特点

在运营模式上,李宁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门店注重品牌形象展示和消费者体验,通过店铺装修、产品陈列等方式,营造出独特的购物氛围。线上渠道则主要以电商平台为主,通过开展促销活动、直播带货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然而,与安踏相比,李宁在数字化转型和线上线下融合方面的步伐相对较慢。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李宁虽然也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但在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上,与安踏存在一定差距。

3. 李宁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近年来,李宁面临着诸多挑战。从股价表现来看,2021年9月创出历史最高价106.147港元后,股价一路暴跌,截至目前,较历史最高价跌幅高达85%,市值更是大幅缩水。在2023年,李宁股价暴跌近70%,中短期跌幅惨烈。

2022年10月,李宁还遭遇了史上最大危机公关事件。在“逐梦行”冬季服装新品走秀上,模特展示的服装酷似日军军服,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谴责,李宁的品牌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口碑跌到谷底。尽管李宁迅速做出回应并道歉,但此次事件对品牌的负面影响仍持续至今。

此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李宁在产品创新和市场响应速度方面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与安踏相比,李宁在数字化转型和DTC模式的探索上进展缓慢,无法及时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导致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


03


安踏与李宁模式差异对比

1. 渠道管理模式差异

安踏通过DTC转型,大力加强直营业务,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了对渠道的直接掌控。线上线下渠道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库存、销售数据的实时共享,消费者可以在不同渠道享受到一致的购物体验。而李宁虽然也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但在渠道管理上相对分散,中间环节较多,对终端市场的掌控能力较弱。在数据收集和整合方面,无法像安踏那样实现线上线下数据的无缝对接,导致在市场决策时缺乏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数字化转型程度差异

安踏将数字化转型作为DTC模式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消费者洞察、产品研发、精准营销等全流程的数字化。利用消费者行为数据,安踏能够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研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通过个性化的营销活动提高销售转化率。相比之下,李宁的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虽然也在尝试利用数据进行市场分析,但在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场景拓展方面,与安踏存在较大差距。在产品研发环节,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导致产品创新的针对性不足。

3. 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差异

得益于DTC模式和数字化转型,安踏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当市场需求出现波动时,安踏可以通过对销售数据的实时分析,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产品策略,避免库存积压或供应不足的情况发生。同时,根据消费者反馈,迅速推出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而李宁由于在渠道管理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不足,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较低,市场决策相对滞后。在面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时,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错失市场机会。


04


模式差异带来的深远影响

1. 对品牌业绩的影响

从业绩数据来看,安踏在DTC转型的推动下,近年来业绩表现亮眼。2024年上半年,安踏体育收入超人民币337亿元,同比增13.8%,增长领跑行业。2024年全年,安踏品牌、FILA品牌的零售额均实现高单位数的正增长,所有其他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同比增长40%-45%。而李宁在2024年继续颓势,全年下跌近19%。安踏的DTC模式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份额,从而推动业绩持续增长。而李宁由于模式上的局限,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业绩增长受到阻碍。

2. 对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的影响

安踏通过DTC模式,与消费者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能够更好地传递品牌价值观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同时,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和不断创新的产品,使安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市场地位不断巩固。相比之下,李宁的危机公关事件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品牌口碑下滑。加上市场竞争力的下降,李宁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被其他竞争对手超越。

3. 对未来发展潜力的影响

安踏的DTC模式和数字化转型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变化,安踏能够凭借其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和灵活的运营模式,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推出更多创新产品。而李宁若不能加快模式转型和数字化升级的步伐,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发展潜力也将受到限制。

安踏和李宁的差别,并非仅仅体现在品牌层面,更在于背后的运营模式和转型能力。安踏通过DTC转型,成功实现了数字化驱动的零售革命,为自身发展打造了坚固的地基。而李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崛起,必须加快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来源/极致零售研究院(ID:jzls2021)

作者/沐沐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物流指闻立场,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如有异议、建议或合作需求,请联系微信logvip56

中国物流领域更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

精准影响386万物流人群


我们期待各位物流人与我们互动,不要吝啬你的建议与意见。
黄刚老师深入交流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务合作、爆料、投稿加微信:logvip56

猎头、跳槽、招聘服务加:headscmhrv

物流商情合作加微信:wuliushangqing

注:加微信请备注“公司+职位”,非诚勿扰
↓↓↓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物流指闻
物流供应链领域更具影响力的新商业平台,汇集一手的新物流、新供应链、新技术、新商业信息等数据资讯,深度案例解析、大佬观点、趋势预测……一键关注,带你把握数字经济时代下5G与产业互联网融合的新商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