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帅们问陈 赓儿子:你爸是什么将?陈知非一句话就令众人拊掌大笑

文摘   2024-11-10 08:30   湖北  

       1955年10月1日,北 京天 安 门广场上,一场盛 大的国 庆典礼在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序幕。中 共 中 央邀请了包括朱 德、叶 剑 英、陈 毅等众多军政界要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共 同 检 阅雄壮的三 军 仪 仗 队和热情洋溢的人民群众游行方阵。典礼结束后,按照惯例,领导人们移步至休息室,享受着片刻的闲暇,交流着彼此间的革命情谊,气氛温馨而融洽。

此时,正值大授衔不久,绝大多数革命功臣都得到了应有的荣誉与肯定。然而,王近山、钟伟等几位将军却因对所获军衔不满,认为军委在赏罚上有所偏颇,屡次致 信毛 主 席,要求重新评 估。面对这样的情况,毛 主 席 起初耐心劝解,试图平息他们的不满,但随着时间推移,频繁的诉求让主 席也渐渐失去了耐心,最终选择不再回应。这一事件,在党内军内逐渐传开,成为了一则略带诙谐的谈资。每当朱 德、叶 剑 英、陈 毅等人相聚,谈及此事,总不免笑称王近山、钟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就在这样一次轻松的聚会中,一个小插曲为氛围增添了几分欢乐。陈 赓将军的儿子陈知非,一个活泼可爱的孩童,突然闯入休息室寻找水源解渴。陈毅见状,心生一计,想逗逗这个小家伙,便问:“你爸爸是什么将军啊?”陈知非未经思索,脱口而出:“我爸爸是芝麻酱!”这一童言无忌的回答,瞬间引得在场众人哄堂大笑,无不称赞陈知非机智可爱。

陈知 非,1929年出生于一个不平凡的家庭,母亲王根英是陈 赓将 军的原配。由于家庭背景和时代背景的特殊,他的童年充满了颠沛流离。为了躲避特务的追捕,他与母 亲四 处 奔波,三岁那年,父母离家前往中 央苏 区,他则被留在了外 婆和舅舅身边。1934年,红 军长征开 始,他与父 母的联系中断,直至1937年抗战 爆发,才在上 海党组织的帮助下与亲人重逢。

1946年,陈知非终于得以与父亲陈 赓团聚。陈赓深感对儿子的亏欠,不仅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在思想上引导他接受革命教育,成长为新时代的青年。1947年,陈知非进入华北大学深造,专攻理学,学成后投身于国家的工业建设之中,成为东北某重工厂的技术骨干。他勤勉敬业,不仅在工作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更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尽管按照规定,他能享受到一定的物资待遇,但他总是将这些珍贵的物品分给更需要帮助的工人,自己则过着简朴的生活,连过年都舍不得添置新衣。

时间流转至1961年,陈赓在上海养病期间病情突然恶化,远在长春的陈知非闻讯后,心急如焚地赶赴上海,希望能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病榻上的陈赓,拉着儿子的手,满含深情地叮嘱他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勉工作。陈知非将父亲的遗训铭记于心,此后更加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因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上级的赏识与提拔。

至70年代末,陈知非已成为副厅局级干部,负责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学术界享有盛誉。80年代末,因健康原因,他转至教育领域,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为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贡献力量。90年代初,他光荣离休,晚年生活低调而充实,直至2020年,因心肺功能衰竭离世,享年九十二岁。

陈知非的家庭同样令人钦佩,他有四个同父异母的弟妹,均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其中三位弟弟凭借自身努力,晋升为少将,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妹妹陈知进则投身医学事业,成为解放军总医院的一名杰出医生,不仅在临床实践中挽救了许多生命,还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至今仍活跃在医疗一线,继续书写着家族的辉煌篇章。陈知非及其家人的故事,是对“忠诚、奉献”这一共产党人精神的最好诠释。

史韵轻读
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