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一声巨响震撼了整个世界,皇 姑 屯的爆 炸事件不仅夺去了黑龙江督军吴俊生的生 命,也让一代枭雄张作 霖身 受重伤,最终在四个小时后 撒 手 人 寰。
这一事件,后来被远东国 际军 事法庭认定为日 本 侵 华战 争的开 端。张作 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被抬回大帅府的途中,仍试图询问袭击者的身份,当得知是日本人所为时,他愤恨地吐出一个字:“打!”这一幕,成为了历史的永恒定格。
张作霖的骤 然 离 世,对张家上下乃至整个中 国政 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张学良尚不在沈阳,家中的一切由内务总管、张作 霖的五夫人,也即张闾实的奶奶主持。
据张闾实回忆,爆 炸发生后,张作霖的喉 咙 被 飞 片 割 伤,被 抬回家中时已无法言语,不久便安然离 世,未留下任何遗言。张家为了稳定局势,秘不发丧,直至13天后,张学良才从关内匆匆赶回奉天(今沈阳),接手父亲留下的庞大基业。
这一变故,对张学良而言,无疑是从公子哥到家族领袖的快速成长,其中的挣扎与痛苦,张闾实作为家族后代,感受得尤为深刻。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间到了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裁决,让皇姑屯事件再次成为焦点。而对于张闾实来说,1967年的初次见面,让他对大伯张学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那时的张学良,虽被 软 禁,但住在蒋 经国作为结 婚贺礼赠予的宽 敞别 墅中。然而,从老照片中流露出的眼神,却透露出难以言喻的恐惧与不安。张闾实一家后来迁往台湾,与张学 良的接触也渐渐多了起来,每年的相聚 成了家族的传统,张学良对他们的关爱与宽 容,让张闾实至今难忘。
随着岁月的流逝,张 学 良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特别是在蒋经 国去世后,他的行动更加自由。张闾实记得,在台北的各个角落,都能偶遇大伯的身影,身边总是跟着几位随从,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对于西安事变这一家族历史上的敏感话题,张学良却始终避而不谈,甚至因一次电视节目的偶然提及而大发雷霆,从此家中再无电视的身影。
1994年,张学良选择定居夏威夷,这一决定让许多人感到不解,尤其是为何不回沈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外界。张闾实解释说,大伯原计划访美后再回东北,但因两岸关系紧张,这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尽管如此,张家后人对故土的思念从未断绝。
2001年至2006年间,部分亲属尝试回到大陆,但因种种原因又相继离开。与此同时,假冒张家后人的事件频发,更添了几分家族的无奈。
2007年,张闾实独自踏上回沈之旅,当他站在帅府门前,试图以家族后代的身份免票入内时,却遭遇了售票员的疑惑。经过一番解释与核实,张闾实的身份最终得到了确认。
这次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家族历史的厚重与复杂,也激发了他传承家族文化的决心。张家的家训——“后人不得从政”,以及张学良对晚辈“莫当军人”的忠告,成为张闾实心中的座右铭。
2009年,张闾实再次回到沈阳,并决定在此定居。他感受到东北人民对张作霖的怀念与对张学良的敬重,同时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对于家族的功过是非,张闾实持有一份超然的态度,他认为,历史的长河会给予最公正的评价。他深知,作为张氏后人,肩负着延续家族血脉与文化的使命,尤其是在两岸关系逐渐缓和的背景下,张家不应成为孤岛。
在沈阳,张闾实着手将张家菜系发扬光大,特别是将张学良在台湾的饮食特色与家族传统菜系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奉系官府菜。
同时,他还计划将张家遍布各地的房产,包括沈阳的58处、天津、北京乃至日本东京的房产,进行妥善管理与利用。张闾实深知,要克服生活习惯、语言差异等挑战,但他坚信,通过家族的努力,张家在沈阳的事业定能焕发新生。
张闾实的行动,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他相信,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张家回归东北的日子不会遥远,而他将作为张家新时代的代表,继续在沈阳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张家的新篇章。
最后;小篇祝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您的阅读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