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最后一计,为什么那么出名,不就是离间计吗?知乎高赞评论:出名不是出在计谋本身

文化   2024-10-12 08:07   广东  

作者简介 | 无风,有些迷糊的95后女青年,ID:wfqnwx。

姜维的最后一计,确实不是多么高明的计谋,只是普通的离间计。但它为什么能够在历史上如此出名,并且被世人记住呢?


这并不在于计谋的复杂性,而在于姜维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他的故事,尤其在蜀汉灭亡之际的那一幕,显得特别让人动容。

许多人在读完姜维的结局后,忍不住感叹:“他是明知大势已去,却依然坚持着心中的信仰,这样的精神,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三路大军,强势进攻蜀汉。面对魏国强敌,蜀汉上下虽奋力抵抗,但在战争前期,钟会、邓艾的联手进攻让蜀国岌岌可危。

姜维率领蜀军在剑阁抵抗钟会,战事一度陷入胶着。然而,就在姜维准备与敌死战之时,噩耗传来:成都已被魏军包围,刘禅决定投降。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姜维的最后希望。那一刻,年过六十的姜维,手中的剑不知何时掉落,眼眶里涌满了泪水。

作为一名忠诚的蜀汉将领,他早已决心为大汉捐躯,甚至做好了以死殉国的准备。然而,刘禅的投降让他所有的坚守和信念变得无比荒谬。那一瞬间,姜维的内心或许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与不甘。

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在最痛苦的时刻,姜维想起了恩师诸葛亮的教诲,想起了他曾经为守护蜀汉所做的一切。姜维知道,蜀汉的江山已然无望,但他不愿让蜀汉就此彻底消亡。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离间钟会和邓艾,让魏国内部自相残杀,从而为蜀汉创造一线生机。

姜维的这条计策,其实并不复杂。他先是向钟会表示投降,利用钟会对他崇拜的情感,迅速与钟会结成异性兄弟。

钟会年少时便对姜维钦慕已久,能够与这位蜀汉名将结交,他自然是喜出望外。姜维抓住这一点,不断在钟会耳边挑拨离间,指责邓艾的功劳会让司马昭对他心生忌惮。

此时的钟会,已经是魏国的顶梁柱之一,刚刚攻下蜀国,本应满载荣誉而归。然而,姜维一番话让他开始怀疑:如果自己功高震主,会不会落得和邓艾一样的下场?不久之后,钟会果然开始写信弹劾邓艾,企图将其排除。


与此同时,邓艾也因擅自封赏刘禅等人,引起了司马昭的极大不满。最终,司马昭下令逮捕邓艾,钟会趁机将其捉拿并送回洛阳。

到此为止,姜维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魏国的两大将领自相残杀,邓艾被除,钟会开始怀疑自己能否在回国后保全性命。姜维趁机怂恿钟会起兵造反,联合蜀军对抗司马昭。然而,这个计划最终还是败露了。

钟会虽然听信了姜维,但由于消息泄露,最终在叛乱中被魏军乱箭射死,而姜维也选择自刎。临死之前,姜维叹息道:“我计不成,乃天命也。”这一声叹息,透露出他深深的无奈与遗憾。


姜维的这次离间计,确实成了魏国内部一场惨烈的纷争,直接导致了邓艾、钟会两人的死亡,也让魏国元气大伤。

然而,这一计谋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它的巧妙,而是因为姜维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蜀汉江山已然崩溃,主子刘禅早已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整个局势对蜀国极为不利。但姜维依然在拼尽最后的力量,想要为蜀汉保留一丝希望。


这不禁让人想起他一生的执着。从年轻时的天水之战到诸葛亮去世后的北伐,再到最终为蜀汉而战的剑阁防守,姜维始终坚守着心中的信仰。他从未见过刘备,却因诸葛亮的教导而心甘情愿为蜀汉付出一切。即便刘禅已经投降,姜维依然试图力挽狂澜,想让蜀汉江山“幽而复明”。


这就是姜维让人动容的地方。很多人评价他的计策,认为不过是普通的离间计,但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他那种不肯屈服的执着精神。

他可以选择像刘禅一样投降,可以选择像很多文臣武将那样退隐享乐,然而他偏偏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一条几乎注定失败的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才是他最后一计出名的真正原因。


姜维是历史上少见的以臣子的死亡来标志国家灭亡的人。他的死,象征着蜀汉的彻底终结。他没有选择苟活于魏国,也没有在刘禅投降时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在最后一刻继续战斗。

即使最终的结局无法改变,姜维依然用他的行动诠释了忠诚与坚守。

历史没有如果,但姜维的精神早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抹亮色。

无风起念
每天8:00,无风和你分享历史、文化故事,和你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