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成本控制方法,成功典范!

职场   2025-01-24 21:05   北京  


把公众号设为星标,第一时间获取优质资源哦~


导 读

马斯克重视成本,源于他创办的Space X公司,目标就是为了降低太空运输成本(实现火星殖民计划)。


通过技术创新,颠覆航空发射技术,可以说马斯克是当之无愧的成本专家。


因为航空发射成本的大幅降低,助力了其公司的商业成功


马斯克投资特斯拉,最初是源于对电动汽车的兴趣,同时独具慧眼地瞄准了电动汽车这个赛道。


当初,特斯拉公司发展几经周折,因为当时的电池技术成熟度不够,同时也是因为早期的电动汽车成本过高。


后来,马斯克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电池问题,降低了电动车的成本,才将特斯拉推上了商业成功之巅。


这是典型的通过成本优势(颠覆了汽车行业)助其商业成功的典范。


马斯克收购推特,有的说是有钱任性(看不惯推特公司的一些做法),其实也是有其商业目的,此处不作展开。


但重点是,马斯克已经通过降本造就了两家伟大公司,在尝到了太多甜头之后,同时有腾讯的微信成功标杆,所以马斯克有胆识对推特进行“大手术”。


马斯克在成本管理上绝对是大师级别,是降本的最大受益者(世界首富)。


马斯克怎么做到的呢?


Part 1

质疑需求


他给space x 员工灌输的企业文化是要质疑每一条规则、预设每一项要求都很愚蠢,直到他们能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质疑团队提出的购置需求。Nasa在空间站中使用的门闩,一个就要1500美元。


space x的一名工程师改造了浴室隔间门上使用的插销,做出了一种闭锁机构,成本只要30美元。

Part 2

小规模试错,盯住关键指标


在space x,“我们可以试错,但不能大规模地试错。”


项目开展前期为小型卫星打造一种成本较低的火箭。因为大型卫星试错成本高得多。


后来他盯住了一个关键指标:将每磅有效荷载送入轨道的成本。


这个将单位成本推力最大化的目标指引着他,使他此后一直痴迷于增加发动机的推力,减少火箭的质量,同时让火箭可以重复使用。



Part 3

制作材料成本清单图表


制作一张生产特斯拉汽车所用材料的清单图表,关于生产车辆的每个零部件,以及特斯拉为每个零部件支付了多少钱。


公司支付给供应商的成本,以及负责降低该项成本的工程师的名字。


Part 4

垂直整合,减少外购件采购


不管是火箭还是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要尽可能自己生产关键部件,而不是采购独立供应商的数百个零部件后再组装成一辆车。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把控车辆的质量、成本和供应链。(比亚迪也是这套战略)


Part 5

材料再利用,减少非必要采购


到处翻找可以低成本再利用的零部件。


Part 6

借鉴跨行经验进行降本


超级铸造(工艺流程的变革让底盘从非常棘手的一个大麻烦变成了一个铸造过程及其便宜、简单、快速的东西)。


2018年底的一天,马斯克把玩着一个model s的玩具车模,它看起来就像是真车的微缩版。


当马斯克把它拆下来后,发现里面甚至有一套悬挂系统,但整个车底被压铸成了一整块金属。


在当天的团队会议上,马斯克拿出了这辆玩具车,把它放在白色的会议桌上,他问:“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做?”


高压铸造机将融化的铝注入冷铸模具,可以在短短80秒内直接将整个底盘“和盘托出”,而过去生产一个底盘需要将100多个零部件焊接、铆接或者黏合在一起,这种老工艺带来的问题就是容易出现缝隙、响声和泄露。


实现了这个过程,使马斯克从此对玩具业青睐有加,他一再敦促他的团队成员要多从机器人和乐高积木等玩具当中获得灵感。



Part 7

降低白痴指数高的零部件成本


白痴指数:某个制成品的价格除以其基本材料的成本。白痴指数用来发现商机或找到降低成本的关键点。


如果白痴指数很高,比如零部件成本1 000美元,而制作它的铝的成本只有100美元,那么很可能就是设计过于复杂或制造过程效率太低导致的。


马斯克原话是这么讲的:“如果你做的东西白痴指数很高,那你就是个白痴。”


在猛禽发动机的成本分析中,就是从白痴指数最高的零部件入手,找到有问题的零部件的构成材料,进而找到可以改善的地方。


将马斯克的五步工作法应用于每个零部件,标注质疑过哪些要求、哪些零部件被删除,每个部分具体负责人的名字。


通过以上分析,制定了一份路线图,在12个月内将每个发动机的成本从200万美元降到20万美元。


Part 8

减掉不必要的零部件


删掉所有可能不必要的零部件。如果我们最后没有把一些零部件给捡回来,那就说明我们删得还不够多。


Part 9

不断寻找低成本替代品


把能替换材料的零部件都换成低成本的不锈钢。快速试制,就能快速验证出结果,随后就可以快速修复这个问题。



Part 10

以结果导向激励方式的合同


space x开创了一种方式,由私营公司竞标执行特定的任务,比如将政府需要的有效载荷发射到轨道上。


这些公司用自己的资金承担风险,只有当他们完成某些关键验收环节时才能得到报酬。(有点类似于EPC)。


这种基于发射结果的固定价格合同允许私营公司掌握火箭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其参数范围没有被规定死,而是更灵活、更宽泛。


如果它打造的火箭具有成本效益,获得了成功,就可以赚很多钱,但如果失败了,就会损失很多钱。


你怎么看?



 - End -


  希望各位质友在阅读后随手点在看转发

  做一个质量人,过有质量的生活,小质会再接再厉。



编辑:小质

| 合作方式:17319452996(同微信号)

投稿方式:xiaoke@zdchina.com.cn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旨在传播知识,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提质降本实战班】


2025年,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企业拼的是质量和成本竞争力! 


不少企业已经走上降本之路,但极易“误入歧途”:裁员、研发降本、供应链降本三板斧砍下去成果显著,但各部门背上降本指标,设计变更增加,标准降低,加班严重。


长此以往,人才流失、质量恶化,客诉不降反增,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NC)高达销售额的20-25%!


降本之战,提质先行!提质降本实战班【广州站】将于2月21日开班,扫码即可报名!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质量人部落!

质量教育学堂
加入质量教育学堂,质量人终身成长的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