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毕节这本书丨《人文毕节》之第一个中共毕节支部

民生   2024-11-07 10:01   贵州  

草原艺术研究社活动地——陕西会馆

红色印记



第一个中共毕节支部

毕节,位于贵州西北部,属川、滇、黔三省边境要冲,古有“川滇黔之锁钥,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门户”和“三省通衢”之称。北接四川泸州市,西邻云南昭通市、曲靖市, 东靠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南接贵州六盘水市、安顺市,为乌江的发源地,是贵州省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毕节城中广惠路有一座坐北朝南、依山而建、规模宏大的建筑,墙体由青砖砌成,盖着绿色的琉璃瓦,有两人才能合抱的朱红巨柱,还有石亭、牌坊、月池,这便是中共毕节支部成立地——文庙。毕节文庙始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由当时担任毕节兵备道的沈闻所建,万历十八年(1590)改名为青螺书院,后被毁损。清顺治十八年(1661)兵备道王国鼎将明正统三年(1438)建的毕节卫学从虎踞山迁至毕节长庆山之东北隅,重建学宫文庙,后又被毁损。康熙二十九年(1690)再次重建文庙于广惠路中段。毕节解放初期,文庙被改建为毕节专区医院(今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地,毕节籍进步青年龚明通、缪象初等人在外地投身革命。1926年林青、缪正元分别到重庆、武汉求学,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辗转到上海,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不断把新知识、新思想用邮寄书信等形式,传给毕节的父老兄弟,为封建的毕节注入了新鲜血液。

1933 年冬,林青和缪正元从上海回到毕节,与先期从贵阳回到毕节领导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秦天真等取得联系。之后,林青、缪正元、秦天真三人分析了全国的革命形势,针对贵州和毕节的现状,反复讨论和研究了如何发动和团结群众开展抗日宣传,抵制国民党卖国投降政策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讨论,一致认为,毕节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对建立党的组织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应该成立一个合法的群众组织,充分发挥林青、缪正元、秦天真等在外地参加革命后学到的在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特长,从开展文艺宣传入手,通过绘画、演剧、歌咏等形式,首先以学校为阵地、以进步师生为对象,然后把开展活动的人员扩大到社会进步青年以至广大群众,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在毕节城区组织联络抗日救亡先进分子,为建立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打基础。

经过连续的串联宣传、积极筹备后,1933 年岁末,由林青提名,大家讨论通过,在毕节城中的轿子街女子小学(今七星关区第二小学)成立草原艺术研究社。草原艺术研究社的成立,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及社会上思想进步青年的响应,发展迅速,很快发展到200多人。草原艺术研究社以歌咏、戏剧、绘画、文学等文艺形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林青对加入草原艺术研究社的人员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学会《国际歌》等歌曲,并鲜明地指出:“歌咏不唱靡靡之音,演戏要演有进步意义的话剧,绘画要绘刚强的人,文学要写劳苦大众。”林青还指出,“草原社要走出‘象牙之塔’,面向劳苦大众,以宣传教育广大群众为目的,不走单纯研究文学的死胡同”,并以此作为草原艺术研究社的活动准则。草原艺术研究社的成立及其活动,为中共毕节支部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为适应毕节抗日反蒋运动的需要,更好地领导和指导草原艺术研究社的革命活动,建立毕节中共党组织就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党章和党的组织原则,1934 年 1 月,在一个雪停天晴的清晨,林青、缪正元、秦天真踏着皑皑白雪,来到毕节文庙,他们在一张红纸上画上镰刀、锤头,绘制了一面鲜红的党旗,面向党旗,由林青领誓,三人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林青、缪正元经过培养考察,让秦天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正式建立了中共毕节支部,由林青任书记,缪正元、秦天真为委员。

民国时期的毕节文庙花园

党支部成立之后,制定了行动纲领:一是发动武装斗争,创造条件建立苏维埃人民政权;二是加强对草原艺术研究社的组织领导,推动群众性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三是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党的组织;四是继续设法与党的上级机关取得联系。此后,党支部在革命极度艰难的低潮时期,以草原艺术研究社成员为骨干,以毕节中学为阵地,以进步教师和学生为力量,把毕节的爱国人士最广泛地团结起来,开始了抗日反蒋的革命活动。党支部坚持依靠草原艺术研究社骨干力量,向成员讲解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抄写剧本、书写标语、阅读进步书刊等。在很短的时间里,党支部领导大家唱会了革命歌曲几十首,排练出话剧几十个,书写了很多具有较强革命性的标语并张贴在毕节的大街小巷。同时,相继建立了反帝大同盟、社会科学研究会、读书会等群众团体组织,为毕节的抗日救国运动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在党支部的影响下,熊蕴竹等20多位青年冲破了封建主义势力的枷锁,参加了支部领导的革命活动并成为毕节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中坚力量。为使抗日救亡宣传发挥更大的作用,党支部除开展宣传活动、发动学潮外,还根据行动纲领,积极开展发展党员、壮大组织、建立人民武装等一系列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毕节城乡抗日反蒋的呼声越来越高,整个山城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

中共毕节支部及其领导下的草原艺术研究社在毕节开展的革命活动,广泛传播了马列主义,有力地激发了人民的抗日救亡热情和对光明前景的向往,培养、发展了进步力量,锻炼了党的骨干,为中共贵州地方组织的更大发展和中共贵州省工委的建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从1934年1月毕节第一个党支部建立到1949年11月28日毕节解放时,毕节的党员由3人发展到300多人,党组织由1个党支部壮大为33个支部、1个总支、2个特支、2个县工委和1个中心县委,活动范围由黔西北拓展到川滇黔边的毗邻地区及省内六盘水、安顺、遵义、贵阳等地。

虽然中共毕节支部的成立地文庙在毕节解放初期已改建为毕节专区医院,但毕节党支部和草原艺术研究社主要活动地陕西会馆仍巍然屹立于七星关城区,成为毕节独具历史价值和承载毕节红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着毕节的沧桑巨变。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陕西会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馨提示
毕节试验区的粉丝朋友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再次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是按时间发布顺序展示给用户,没有被星标的账号,粉丝很容易错过推送!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毕节试验区的文章,请一定要将我们设为星标账号哦(如图所示)

如何设置星标?→→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编       辑:侯宏宏  穆菲琳

编       审:孙良贵  李金贵

监       制:杨   超

总  监  制:李   霓

来       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新闻热线:0857-8617733

投稿邮箱:bjsyqzz@163.com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bjsyqzz

纪录试验区发展历程      传递中央省委市委声音

探索跨越式发展路径      展示神奇毕节独特魅力

识别二维码

读最美党刊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毕节试验区
中共毕节市委机关刊,毕节试验区重要宣传舆论阵地,传播试验区重要新闻,挖掘本土文化,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