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象祠今貌
遗迹遗址
黔西象祠
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象祠记》中写道:“灵博之山,有象祠焉。”这个“灵博之山”在黔西,就是黔西素朴镇东南部的九龙山。九龙山又叫麟角山,因山上有一对麟角,突兀而立,十分引人注目而得名。由于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在听到“麟角山”的发音时,按浙江话,就成了“灵博山”。
灵博山上的象祠,是人们恭奉象而建立的祠堂。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兄弟,他曾多次设计陷害舜,但舜孝敬父母、仁爱兄弟,继位后仍封象到有庳(今湖南道县),以德为本,感化了象,使象最终成为一位有仁德的诸侯,惠泽一方,受百姓的拥戴。象去世后,为了纪念他,全国各地纷纷修建象祠,不料唐代元和年间,道州刺史薛伯高认为象“有恶德”,不应祭祀,因而毁祠,导致全国所有的象祠毁灭殆尽,只有水西(今黔西素朴)保留了象祠。
明朝正德年间,贵州宣慰使、彝族土司安贵荣重修象祠,请谪居修文龙场、交情深厚的王阳明作记,写下了不朽名篇《象祠记》,后被收入《古文观止》。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剿水西,象祠被毁。清朝廷为通过宗教等方式加强精神统治,巩固政权,便在象祠遗址上新建了观音庙,象祠成为了寺庙。民国六年(1917),四川富商邓洪安被灵博山独特的风水所折服,便倾其家产,重建了寺庙。重建后寺庙共有殿堂39间,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从山下至山上,分别是地藏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玉皇阁,整个寺庙金碧辉煌。寺庙在解放初期的“破四旧”中被毁,山上的参天古树在“大跃进”时期因为炼钢铁被砍伐殆尽,寺庙仅存几间小屋,其间,当地群众多次进行修缮。
2012年,象祠开始重建。在灵博山脚建了水西馆、阳明馆和养心堂。水西馆主要展示了长达1474年的水西土司政权历史、文化、人物;阳明馆主要展示王阳明先生在水西地区的行经史;养心堂主要展示舜、象故事和中华传统心学文化,并以王阳明先生《传习录》中原句“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命名。
其中,阳明馆特别突出王阳明致安贵荣“三书”、象祠作记等历史事件。《象祠记》是明正德四年(1509),安贵荣因诸苗夷之请,翻新象祠,因与王阳明交情甚笃而请其所作。《象祠记》揭示了对待象和象祠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告诉人们:“有庳之祠,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这从柳宗元作的《道州毁鼻神亭记》中可以找到依据,那里的亭庙早在唐代中期就已“撤其屋,墟其地,沉其主于江。”与而毁鼻神亭相反,黔西灵博山象祠却久祭不衰,保存的时间最长。关于这点,王阳明在文章里作了深刻的剖析:“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唐代之人毁象庙,是根据其前期表现,水西诸苗夷尊崇象祠是根据象的功大于过,改恶从善的后期表现。
“性善论”是王阳明学说的哲学基础,这一点同样在《象祠记》中得到充分体现:“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王阳明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世上没有不可以感化之人。围绕这个中心论题,他引经据典,从象的转化中,引申出“以德感人”“改恶从善”的主张。
象祠建在九龙山,皆因这是一块风水宝地。黔西晚清秀才白启舫所作《九龙山赋》,把九龙山誉为“黔邑挺秀佳景,是水西拔萃奇观”“寻芳有挺秀之美景,览胜具天然之幽壑”。
九龙山由九条酷似游龙的山脉组成,九条“游龙”从远处缓缓游来,连绵起伏,气势磅礴地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龙昂首”“八龙环伏”的胜景。“一龙昂首”指的就是九龙山的主峰麟角山。麟角山犹如昂首远望的龙头,形状峥嵘,气势大度。山上松柏苍翠,林幽泉清,雀噪鸟鸣,景色秀美。峰顶有一堵高约20米的峭壁,峭壁下有一块约40平方米的小平台,小平台下有两个小洞,人称龙鼻。每逢天气变化,两个小洞就会冒出烟雾,有人说这是龙出气;龙鼻前是一片约500平方米的坪坝,坪坝左右两边各有一棵独立挺拔的天然石笋,高约12米,粗约10米,形状犹如龙的麟角,麟角山因此而得名;两条麟角的旁边各有一眼小水井,井水终年不干,人称龙眼;龙鼻、龙角、龙眼,天生地造,简直就是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灵博山主峰两侧则是四座走向一致的山峰,状似在给主峰俯伏称臣。这一自然天成的九龙山脉奇观,令人慨叹不已,不得不对大自然产生无比虔诚的敬畏之心。
九龙山及其周边地区,留下了诸多历史遗迹,单就灵博山上龙头建有可一览“一龙昂首、八龙俯伏”自然景观的九龙阁。龙头之下有民国初期建成的灵博寺;龙脊之上有1945年灵博寺众僧为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修建的抗战纪念亭。灵博山下有明朝初期建设的奢香古驿道、奢香公主亭,形成了日销猪、羊肉五案的牛场大街和九龙湖。九龙山附近水西城的东山脚下有清代诗佛、黔西知州吴嵩梁主持建设的阳明书院。
象祠,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祠堂,是水西文化的重要象征。它承载的仁德与感化的故事,展示了舜对象这位同父异母兄弟的宽广胸怀和深远影响。象祠的存在,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道德伦理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它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水西民风的塑造起重要推动作用,这种强调以德为本、注重感化的思想,对于塑造和谐、友善、积极向上的民风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编 辑:侯宏宏 穆菲琳
编 审:孙良贵 李金贵
监 制:杨 超
总 监 制:李 霓
来 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新闻热线:0857-8617733
投稿邮箱:bjsyqzz@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