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凄风,送别大师!|津报早评

时事   2024-11-26 07:03   天津  
文|木棉
冷雨凄风,送别大师!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走完了她的百岁人生。当晚,南开大学迦陵学舍门前,陆续有师生从不同的方向自发前来,会集于此,献上菊花等寄托自己哀思的物品后,鞠躬志哀,静静伫立, 向着寒夜中的迦陵学舍,默默哀悼:“叶先生, 一路走好!”
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这些对中国传统女性极具古典文化意味的敬称,和“中国杰出古典文化学者”“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一样,都是我们对叶嘉莹一生学识和志业的肯定与尊敬。
她是一个生活在古典意境中的大先生,半生漂泊、半世流离,一切终归故土。
我们为什么崇敬叶嘉莹先生? 
因为我们仰慕她的学识。
叶嘉莹曾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
据公开资料,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上世纪中期曾在台湾执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首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1979年春,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回国讲学的第一课,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场如痴如醉的中国诗词之旅,为逐步恢复生机的中国高等学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此后,叶嘉莹先生在中国各大高校讲授诗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并且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2015年她定居南开园。
数十年来,叶嘉莹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在她身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得到完美融合,她用现代视角解读古典诗词,让千年以来的诗句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走向世界。叶先生创作、研究和教授中国诗词,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有人说,叶嘉莹先生帮助一代人找回了对中国文化的自尊自信!
因为我们崇敬她的风骨。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早年丧母、中年丧女、婚姻不幸,这些人生的苦难,都被她以诗词的形式转化为力量。
在她唯一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中,谈到了她的一生:“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你要身经过忧患,才会对这个词有很深的理解。”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让她更加坚信诗词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她将诗词之美传递给下一代的决心。
叶嘉莹创造了一个词——弱德之美。她说,诗词存在于苦难,也承受着苦难,因而是“弱”的;弱,不是软弱,而是逆境中的坚持;在苦难中,人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弱德,也成为叶嘉莹的人生操守与境界,虽然历尽曲折,却如诗歌般高贵。若以此来观照叶嘉莹的一生,也许可以明白她是依靠何种力量,战胜人生中那些猝不及防的苦难——“我不想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并不是弱者。”
因为我们更钦佩她内心的温润丰盈。
叶嘉莹生前曾在《九十岁的回眸——<迦陵诗词稿>中的心路历程》中说:
我还有一个梦:“千春犹待发华滋”。我的梦就是把中华古典诗词的那些出色的诗人、词人,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心性,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志意,他们生命的感受,在他们的诗词里永远长存。只要是一个真正懂得古典诗词的人,哪怕千百年后读起来,还是会受到他们的感动。
我说:“只要人心不死,诗歌自己是有生命的。”杜甫说“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宋玉跟杜甫相隔千年,而杜甫读了宋玉的作品受到感动。辛弃疾有一首词:“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我到年老才懂得陶渊明诗的好处,做梦就梦见了他,跟我理想中的陶渊明一模一样,“梦中一见参差是”。不管相隔多少年,诗词本身就有它的感动,有它的生命,只要有感情,稍微有一点古诗词修养的人,永远会受到它的感动。
现在只要有人叫我讲诗词,我都愿意义不容辞尽我最大的力量去讲。这是因为我真的喜欢诗词,我愿意把我们的诗词传下去。
从2018年到2019年,叶嘉莹陆续将自己的积蓄和变卖房产收入,累计3568万元全部捐赠,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古典文化研究。荣誉加身,初心不改。面对名利,叶嘉莹始终保持淡泊之心。
……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一代代流传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批批“传道者”薪火相传,他们有滚烫的内心、深沉的责任感,用心用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叶嘉莹的百年人生,是一首跨越时空的长诗。在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时,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很好地概括了叶嘉莹的一生,“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这是她最爱的一句偈语。如今,这朵百年莲花翩然谢幕。但在无数人的心田,她的学识、她的精神以及她以一生去践行的事业,无愧于一位时代的“先生”,一位“大先生”。

天津日报
媒体新闻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