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EF| 基因工程细菌及其衍生物助力癌症免疫治疗

学术   科学   2024-07-11 17:01   江苏  

Perspective | Open Access

Volume 5 | Article ID 0047 |

https://spj.science.org/doi/10.34133/bmef.0047

近日,深圳湾实验室饶浪研究员、于晨研究员Science 合作刊BMEF (BME Frontiers) 上发表题为“Engineering Bacteria and Their Derivativ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的Perspective文章。

1899年,威廉·科利使用细菌衍生药物—科利毒素(Coley’s Toxin)治疗肉瘤,这拉开了肿瘤免疫治疗序幕,也预示着利用微生物对抗癌症的无限可能。虽然基于细菌的免疫疗法(如卡介苗疫苗)在治疗癌症和降低复发率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但这些细菌制成的药物因高毒性限制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为了跨越这一障碍,科学家们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去除细菌的致病因子并整合特定的遗传元素,使得这些改造后的细菌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抗肿瘤能力。这些基因工程细菌就像是被赋予了“超能力”的战士,它们能够在人体内寻找并攻击癌细胞,同时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实现对癌症的有效治疗(图1A)

图1. 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工程细菌及其衍生物。(A)基因工程细菌通过瘤内群体裂解释放抗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增殖诱导持久和全身抗肿瘤免疫。(B)基因工程OMV穿过小肠上皮细胞壁,将肿瘤抗原呈递给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从而有效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C)基因工程NV在激光照射下裂解肿瘤细胞以释放肿瘤抗原,这些抗原使免疫细胞与细菌成分共刺激,它们可提高基线免疫力并增强药物诱导的免疫反应。

除了基因工程细菌本身,它们的衍生物,如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 OMVs)和纳米囊泡(Nanovesicles,NVs),也展现出了巨大的癌症治疗潜力。这些衍生物是由细菌分泌或经过特定修饰合成的微小囊泡,它们能够携带并传递抗癌药物、免疫刺激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实现对癌症的精准打击。OMVs作为细菌的一种自然分泌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还能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肿瘤细胞内部,实现靶向治疗(图1B)然而,工程化OMVs始终面临剂量挑战,过高剂量的OMVs会导致全身免疫过度激活。在OMVs基础上,科研人员提出了纳米囊泡(NVs),NVs具备多功能性,能激发全面且选择性的免疫反应。通过膜杂交、细菌生物矿化等手段,NVs可以在确保疗效的剂量下减轻药物的副作用,还可以通过对物质的其他修饰增强对肿瘤病变区域的治疗效果。因此,NVs作为一种温和但治疗有效的生物材料,可以克服天然OMVs面临的剂量挑战。

基因工程细菌及其衍生物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们能够主动追踪并消灭癌细胞,实现治疗的精准性与高效性;它们能够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构建长期且持久的抗肿瘤屏障;更重要的是,它们展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减少了传统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与风险。

当然,任何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都伴随着挑战。基因工程细菌及其衍生物在安全性、有效性、制备成本及治疗方案优化等方面仍需深入探索与突破。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科研人员的不懈追求与创新动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基因工程细菌及其衍生物将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力量,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介绍

饶浪,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独立课题组长,武汉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22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要研究方向围绕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构建了系列免疫工程化仿生纳米囊泡,为基于生物衍生材料的免疫调控,进而实现肿瘤、新冠肺炎等重大疾病的安全有效治疗。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Sci. Adv.等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被引用7000余次。

于晨,深圳湾实验室肿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课题组长。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基因编辑、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学编辑及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开发精准调控靶细胞命运与功能的新型基因疗法,开创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局面。于晨博士将CRISPR技术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 Stem Cell、Blood、Cell Chemical Biology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发表论文累计被引用超过1300次。

撰写:张宏

审核:孙敏轩刘萍萍


原文链接:



https://spj.science.org/doi/10.34133/bmef.0047

往期阅读:



01

BMEF | MAGIC:用于食道监测和干预的多功能消融胃肠成像胶囊

►  点击阅读

02

BMEF |S1P@CD-PLGA-rtPA纳米气泡助力血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

►  点击阅读

03

BMEF|基于肽的癌症疫苗的合成递送与效果评估

►  点击阅读

04

BMEF|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CASES理念"引领未来

► 点击阅读

About BMEF


BMEF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是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SIBET CAS)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Science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国际学术期刊。期刊旨在为生物医学工程这一交叉学科提供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以推动领域内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临床医学专家及时地交流,共同促进人类健康。期刊关注在致病机理研究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评估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包括概念、设备、材料、组织、过程和方法等。目前,BMEF 已陆续被DOAJ、CNKI、INSPEC、PubMed Central、Scopus、ESCI、Ei Compendex等知名学术数据库收录。2023年,BMEF的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为5.0在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领域期刊排名中位于Q1区。
期刊网址:
https://spj.science.org/journal/bmef/
投稿网址: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bmef/
欢迎各位同仁踊跃投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原文

点击在看”,助力传播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SIBET CAS)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合作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BME Frontiers)官方公众号。可提供期刊最新录用查询、过往刊目检索、发表论文导读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