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5 | Article ID 0055 |
https://spj.science.org/doi/10.34133/bmef.0055
在医学领域,脑卒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杀手,同时也是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尤为突出,其发病机制主要源于脑血管的栓塞性闭塞,这一过程严重阻断了大脑的血液供应。传统的治疗手段,如酶促溶栓、机械取栓以及神经保护剂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但这些方法仍存在局限性。为了突破治疗瓶颈,科学家们积极研发了新型的刺激响应性纳米制剂,如基于IS特异性血栓相关受体和病理微环境的纳米制剂在治疗IS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图1A)。
尽管脑靶向药物递送平台在实验室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临床转化仍面临诸多挑战。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差异大,需要选择合适的内部刺激和特异性受体以优化药物递送平台的性能。此外,当前的临床前研究多依赖于单一动物模型,难以全面模拟人类缺血性卒中的复杂病理过程。因此,开发能够真实反映卒中损伤的体内外模型,并精细选择适合的配体和刺激因子,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脑靶向药物递送平台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通过优化纳米制剂的设计,我们有望实现溶栓与神经保护的双重目标,为缺血性卒中患者带来更加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将加速这一领域的临床转化进程,为全球数以亿计的卒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介绍
丁建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活性医用高分子原材料及其制剂和器械的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工作。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Matter、Nano Today、ACS Nano、Biomaterial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总被他引14,000余次,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2022、2023)。
刘海岩,教授,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神经科学、肿瘤学、免疫学等,在Biomaterials、Biomaterials 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并参与了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
撰写:张宏
审核:孙敏轩、刘萍萍
原文链接:
https://spj.science.org/doi/10.34133/bmef.0055
往期阅读:
| |||
| |||
| |||
|
年度汇总:
● BMEF|2022文章合集 ►点击阅读 | |
● BMEF|2023文章合集 |
About BMEF
点击“在看”,助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