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反击!

职场   时事   2024-10-09 15:32   山东  

一、针对欧盟,反击开始!

【光明网】中国商务部10月8日发布年度第42号公告,决定自10月11日起采用保证金形式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应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申请,商务部于2024年1月5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

【荣茂观察】

法国烈酒制造商的股价在周二早盘出现下跌,其中轩尼诗、人头马等知名品牌均受到波及。根据规定,进口自欧盟的白兰地进口商需缴纳保证金,金额大多在进口额的34.8%至39.0%之间。这无疑增加了进口欧盟产白兰地的资金成本,导致部分进口商可能会考虑转向其他产品。

此次反倾销措施与欧盟内部法国的相关行为紧密相连。在法国积极推动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背景下,法国成为最坚定支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一举措的国家之一。去年,法国占中国白兰地进口量的99%,其白兰地出口总额达到17亿美元。在此次反倾销措施中,轩尼诗和人头马等法国品牌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进口商需分别支付39.0%和38.1%的保证金。

然而,中国并非如外媒所言,在进行所谓的“精准打击”。中国商务部此前已明确表示,发现欧洲酿酒商在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销售白兰地时,倾销幅度在30.6%至39%之间,这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中国现在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原本,中国抱着让利法国的态度,但法国却未予领情,反而积极推动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从个人角度来看,中国出台临时反倾销措施,也是在提醒欧盟,特别是背后积极推动加征中国电动车关税的法国,不要固执己见。目前,欧盟已投票决定在10月底前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由于欧盟内部反对的国家较多,因此留有缓冲余地,在10月底前执行。同时,欧盟表示即使征收关税后,仍愿意继续谈判替代方案。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双方博弈的关键时期。即使加征关税后,双方依然可以进行谈判博弈。最终结果可能是双方根据各自的筹码达成一个折中的方案,只是涉及程度多少的问题。不过,想要让欧盟完全放弃征收关税的想法,可能性不大。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欧盟在美国的压力下难以做出完全自主的决策。

在这种复杂的国际贸易局势下,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合理且必要的。这一措施既维护了自身的产业利益,也是在向法国及欧盟表明:在国际贸易中,公平、对等的原则必须得到尊重。任何一方单方面设置贸易壁垒的行为都可能引发对方的反制。

二、中美角力:中国强势回应美国挑衅,中美关系面临新挑战

【中国日报】10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外交事务》刊文称,中国是唯一既有意愿又有能力重塑国际体系的国家。拜登总统将中国称作“步步紧逼的挑战”、最具影响力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毛宁表示,美方官员的这些谬论不是什么新话。美方是在以自己的霸权历史、霸权思维镜像他国,是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严重误判。

【荣茂观察】

10月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次将矛头指向东方,声称中国是“步步紧逼的挑战”,并将其视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这番言论显然试图将中美关系强行纳入一个早已不合时宜的冷战框架中。面对这样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并未选择沉默。

我们的发言人明确反击道:“美国固守过时的战略竞争观念,用昔日的霸权逻辑来审视中国,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误解,更是对未来的短视。”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真要论及谁不遵守国际规则,那恐怕非美国莫属——美国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四处炫耀武力,似乎已忘记了合作与共赢才是21世纪的主旋律。

显然,这次中国并未选择温文尔雅地回应。布林肯的言论,若非刻意为之,便是对历史的严重误读。他将中国比作过去的苏联,似乎想将中美之间的互动套入一场新冷战的模板。然而实际上,中国一直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从未主动挑起争端。反倒是美国不断在贸易、技术乃至地缘政治上制造摩擦,试图通过台湾、南海等问题来牵制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态度十分明确:对于美国的一系列挑衅行为,我们不仅不会退缩,反而将以同样坚定的决心予以回应。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上的较量,更是向美国传达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已做好迎接任何挑战的准备。对于未来的中美博弈,我们既无惧也无畏。

尽管美国试图重燃冷战之火,但中国依然致力于和平发展,并在必要时坚决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这场外交上的交锋,或许正预示着未来国际格局中将出现一种新型互动模式。

三、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打太极”

【环球网】10月8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答记者问。有记者问:赖清德日前在台北参加某活动时声称,“就年纪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绝对不可能成为中华民国人民的祖国,反倒是中华民国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5岁以上民众的祖国”,“如果有人要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快乐,切勿用祖国两字”。这番“祖国论”在岛内引发争议,遭到各界批评。

【荣茂观察】

赖清德的说法明显实在偷换概念、混淆是非,意图通过突出两岸政治分歧、蓄意割裂两岸历史联结,继续兜售其“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钳制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台独”谬论,再次暴露其冥顽不化的“台独”立场和升高敌意对抗的险恶用心。

在赖清德抛出“祖国论”后,美国又有了新的表态。10月9日,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的一番言论再次搅动了台海局势。他重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不变,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明确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

表面上,美国的首要任务似乎是维护和平与稳定。然而,美国的这种表态真的能代表其真心实意吗?恐怕未必。众所周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采取一种微妙的平衡策略。一方面,它不敢公然支持“台独”,因为那将直接触碰中国的底线,可能导致中美摊牌;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愿看到两岸走向统一,因为它深知一个强大的中国将对其全球霸权构成挑战。

美国的真实意图可能是通过继续向台湾提供武器,来维持台海现状。这样,美国既可以在两岸之间扮演“调停者”的角色,又能在必要时利用台湾问题来牵制中国。说白了,美国的小心思,就是妄图通过模糊表态,持续提高我们统一的成本,在中美博弈中谋取私利。

面对美国的这种策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首先,我们不能对美国的所谓“善意”抱有任何幻想。美国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国家,它的外交政策始终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其次,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加强国防建设,提升自身的实力,以塑造有利于我们的台海格局。

总之,康达的言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维护和平与稳定,实则服务于美国自身利益。而在台海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以及强大的实力,才能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保持优势。

四、顶级高手的投资秘籍:洞悉经济循环,精准捕捉投资良机

【综合】在风云变幻的财经世界里,顶级高手们总能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深厚的投资智慧,在经济波动中捕捉到令人艳羡的投资机会。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便是深刻理解并巧妙利用经济循环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一层神秘的面纱,探讨如何在经济循环的不同阶段,精准布局,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荣茂观察】

经济循环,犹如自然界的四季更替,经历着从萧条到复苏,再到繁荣,最终又回归萧条的周期性变化。在这一循环中,每个阶段都蕴含着独特的投资机会。

当经济刚从大萧条的阴霾中走出,复苏的曙光初现时,生产原料成为首要需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基础材料行业因此迎来春天。此时,投资这些领域的先行者,往往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随着经济复苏的深入,企业纷纷扩建产能,全力投入生产,实体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根据经济循环的规律,此时投资这些实体制造业的股票,无疑是明智之举。它们开始赚取大量利润,投资者的财富也随之增长。

经济进一步回暖,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提高,中端消费品如家电、汽车等开始大量进入普通家庭。此时,投资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同样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而当社会经济繁荣至极,高档奢侈品如珠宝、首饰、高档白酒、房产等成为抢手货。在这个阶段,投资这些商品,往往能获得高额的利润。

然而,经济循环不会永远停留在繁荣阶段。当经济走向萧条时,贵金属等避险资产成为投资者的首选。它们在经济不确定时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保障。

综上所述,洞悉经济循环的规律,是投资高手们成功的关键。在不同的经济阶段,选择相应的投资目标,不仅能规避风险,更能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作为投资者,我们应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紧跟经济循环的步伐,精准捕捉每一个投资良机。

-----------------------

觉得不错请分享

荣茂观察
原“THLDL领导力”。作者:李荣茂,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原清华大学领导力创办人、资深投资人。站在中国立场分析国内外政经走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