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大雪围着北京周边转,却没落在京城,都说北京一下雪就感觉回到北平,既然没下雪,那就北京还是北京吧。
大年初一,雍和宫、白云观、地坛庙会一定善男信女趋之若鹜之所,尤其是雍和宫,今年第一柱香几点去排的队咱不知道,但据说是零下10度排了十个小时。
雪没来,但寒潮到了,虽然大年初一晴空高照,低温依然笼罩,没有去寺庙的虔诚,也没有寒冬中逛庙会的勇敢,参加园林博物馆的迎春活动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园林,听着就让人感到青山绿水,博物馆,那就是室内,完全避开了寒冬 。
走进园林博物馆立刻感到的是暖意,眼前的红花绿叶就让人心怡。
迎面是圆明园的微缩雕塑,看介绍说是以《圆明园四十景咏》为蓝本,使用了近60吨大叶紫檀、红酸枝、绿檀等珍贵木材,近5吨寿山、昌化、青天等名石,由上海微雕大师阚三喜历时十年,以1:150比例制作完成,全面展示了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园的盛貌, 单看这用工和用料就足见其珍贵了。
与那些网红的门票都约不到的热门博物馆相比,在这里的感受用四川话讲那就是“巴适”的很。
博物馆的主场馆分为两层,主要展览有中国古代园林、近现代园林、世界园林、园林文化和造园技艺。还有三个室内的实景展园:一楼的苏州畅园和余荫山房,二楼的片石山房。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特别是古典园林在历史不断发展中更是形成了世界上独具魅力的园林体系。走进中国古代园林厅,正好遇到一位小小讲解员,从她的介绍里,感受到了中国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古代园林厅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复原场景和多媒体展示,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园林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和造园技艺。
穿过苏州畅园,便来到具有岭南风格的余荫山房,余荫山房与与清晖园、可园、梁园被称为岭南四大园林。在方寸之间,感受岭南园林的小巧玲珑、布局精细。
人们谈起江南总要提到“烟花三月下扬州”,古人曾有: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之说。扬州很平坦没有山,而园林离不开山,所以扬州的园林更多是平地叠石。在扬州有一处著名古典园林“何园”其中就有复建的“片石山房”,在园林博物馆的二层就仿其式样复刻了一处,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片石山房”。
这三处室内展园不仅让我们在寒冷之中的北京,在室内就能领略到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园林之美,更让我们能够体会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同时“锦色 —— 园林里的建筑彩画”和“山色湖光共一楼” 等多个主题展在这里也在展出,这让寒潮来袭的春节假期,人们有了一处绝好去处。
在参观的同时,这里还有非遗文化市集与科普教学,沉浸式的体验也很丰富,北京兔儿爷、北京鬃人、非遗剪纸、非遗花灯、曹氏风筝等手工体验,以及书画、拓印、主题捏塑等活动让这个假期不寂寞。
刚刚装修完重新开业的夕佳阁内的夕佳悦,让在园林佳境中品尝美味成为了现实,逛累了在这里休憩片刻,品尝一杯咖啡,来上一份薯条,虽说是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一的饺子已经吃过,来一个酱肘子汉堡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