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的方式只有一种,这种方式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这种语言他就得这么学,只能这么学,其实也就是母语者的学习方式。怎么说呢?
以前老外学汉语是从拼音开始的,然后通过拼音去背单词。到了后面,他们发现“眼镜”和“眼睛”、“睡觉”和“水饺”、“竹子”和“柱子”这类东西,他们永远听不出来区别,也说不对声调,就成了一个过不去的坎儿。
有一位教外国人的汉语老师,发现这个现象后,他带着那批老外,去照我们中国人学汉语的方式来:不要先学拼音,先看动画片,看电视,能听懂简单的普通话了,然后再去认识两三百个简单的汉字,然后才去学拼音。结果他们这一批根本就没有遇到声调问题。
你现在学英语遇到了各种问题:单词记不住、听力反应不过来、也不知道用on还是in,时态永远是问题,talk和speak怎么区别,这些问题是无穷无尽解决不完的。但是这些问题对于母语者来说,根本不存在。
就像我们从来不用去考虑怎样区分“刚”和“刚才”、“原来”和“本来”有什么区别。所以你只要像母语者那样学英语问题,它就会自动消失。规则和方式是自然演化出来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如果你还是坚持以往的方式来学英语,毕竟有少数人成功了。但是,那是在对抗自然规律。对抗自然规律,只有两种结果产生:惨胜或者一败涂地。学英语的正确方式只有一种这种,就是从听力开始,自始至终。
但是,学校里的英语教学是放弃听力的。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学任何语言听力都是第一位的,这是自然规律。你刚生下来的时候,不认识字,没法看书,你学语言就只能靠耳朵听。你会说的那些话、会写的那些话,绝大多数都是耳朵听来的。放弃听力学英语就等于你生下来,直接把你耳朵给你堵上,然后让你学说话、认字、看书、写作,你说是什么难度啊!
那学校为什么要放弃听力呢?
第一,中高考听力分值低,难度也低。第二,听力。老师没法教,得靠练,但又不能集体统一练,只能各练各的。搞不好,干脆别搞。所以正是听力的缺失,导致了大家学了十几年,英语单词记不住,原著看不懂,听不懂,也不会说,连考试都得连蒙带猜。
学校不搞听力,那是没有办法,你自己回家还不搞听力,那你真的是不懂。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现在是网络时代,手机时代,学英语的环境变好了,只要四步不花钱,自己在家就能做。
第一步,听懂英语,看不带字幕的动画片。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第二步,口语,你现在已经能听懂英语了。只要建立表达体系,你就能流利的说英语。你去把之前看过的动画片的字幕都打开,再看一遍,把你认为最有用的句子都抄下来。然后每天反反复复的朗读。两三个月之后,你就能流利的说英语。
第三步,认字。可以和第二步同时做。花两三个星期,学点自然拼读法(一个小时就够了)。这样遇到自己能听懂的单词,你就能读出来,能读出来就知道意思,就像我们先能听懂普通话,然后学了拼音,一看到这个词就能读出来,脑子里就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第四步,阅读。泛读和精读的比例是8:2。泛读尽量从易到难。慢慢往下加,阅读量一定要大,阅读量大,词汇量越大,词汇量越大,越读越快越多。
但是英语和汉语不同,不懂语法,你就只能读简单英语。所以我们还要精读,就是一边读一边分析语法,分析不明白的,你可以问AI,就这四步。
(end)
各位家人,我们的教育病了,为了不让孩子踩坑,我们的认知必须提升,我们不能停止努力。让我们奔走相告,呼吁呐喊。如果感觉本文有用,请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