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缺钱与我无关——大清内务府

文化   2024-11-27 12:35   安徽  

 戳蓝字“笑先生闲谈历史”关注我们哦。

正文

好多人都听过光绪皇帝吃鸡蛋的事迹,既然提到内务府,那就以这个事情开个头。光绪皇帝喜欢吃鸡蛋,平均一天五六个,当时的市价一个鸡蛋不过三到五个子儿。内务府给皇宫的报价是26两银子一个,当时的一两银子能换两千多个大子儿,如果按市价买鸡蛋,光绪一天吃六个,156两银子买的鸡蛋够他吃到驾崩。这件事最主要反映的是深处宫中的光绪对民生完全不了解,更何况本人后期还一直被关,直到去世。

清朝末期民间流传:“内务贪太守肥,三千太监三千贼”讽刺的就是内务府烂到底子的腐败。当时的京师街坊还有民谣:“树小房新画不古,此人必定内务府。”树小房新必定是暴发户(老京城的几代老宅子都会有粗壮古树),画不古一是指买不到名画老画,二是指太监都没文化,为了装点买个新画就给装饰上了。内务府一直是很多人好奇的对象,也存在于各大清剧中,别说宫斗剧会出现,就是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种剧也少不了,那么内务府到底是什么由来?那么贪皇室为何不去管管呢?

大清内务府

内务府成立于大清顺治十一年,专职于管理皇家内部事务,其实就是皇帝皇后的大管家。历朝历代都分内外廷,只不过大清的内廷叫内务府而已,今天专说内务府,可以对比其他朝代,程度有过之而不及。清朝皇室的吃喝拉撒、出行安保均由内务府安排,可以说皇室成员除了生孩子外其他的都离不开这机构。内务府事情多,工作人员自然就得多。内务府分为内务府堂和所属的七司三院等五十多个部门,总称总管内务府衙门,人最多的时候有三千多个。清朝外廷人数最多的部门是户部,其员工数量巅峰时期也才三百多。

内务府最高长官是总管内务府大臣,正二品级别,必须是上三旗出来的才能担任。所有的宫斗剧里面管理内务府的都是太监,这纯粹是瞎掰。人多管钱,皇帝肯定对内务府有所防备。从内务府成立那天开始,皇上就下令禁止内务府和外廷大臣接触,禁止参与朝廷事物。内务府在清前期兢兢业业,得到了顺治和康熙帝的表扬,康熙称内务府:“明季宫中,一月用万金有余。今朕交内务府总管,凡一应所用之银,一月止五六百两,并合一应赏赐诸物,亦不过千金。”(明朝一个月皇宫花费一万两,现在大清也就一千两)此时的内务府确实不贪污,而且给朝廷省钱,但是到后面就不一样了。

内务府

康熙时代的内务府成立不久,大家办事情都小心翼翼,最重要的是那会的朝廷忙着统一,也没多少闲钱,它的收入来源是户部拨款。直到雍正时期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前,内务府都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甚至爆发战事、修建水利、救济百姓的时候内务府还得把部分钱还到户部手里。康熙雍正勤政爱民,偏心于户部,时常强调让内务府省钱,随时给户部做接应。

到雍正后期,大规模战争结束,黄河不在泛滥,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开支逐年减少,内务府手里钱逐渐增多,再后来花不完了。雍正皇帝就下圣旨,让内务府把花不掉的钱还给户部。这事情就扯了,有钱不花干嘛还回去,当然不可能。于是内务府就在每年年底找地方花钱,要不然明年户部就不会给你这么多钱了。在雍正后期,为了麻烦,雍正下令海洋产业、盐业、煤铁矿收入,户部拿走一部分,剩下的交到内务府,除此之外,如果某个大臣被皇帝下令抄了家,这家人的钱也是归内务府支配的。举个典型例子,当年抄曹雪芹的家,大清内务府收账记录写的明明白白:雍正十年,内务府得到户部拨款六十万两,广东海关给内务府三十万两,盐铁煤等矿业收入50万两,抄家其他罚金40万两,总计180万两。原本内务府没有这么多收入,现在收入大大增加,支出基本上没变多少,剩下的钱就进了内务府的腰包,贪污的钱也就越来越多。不过雍正比较勤政,各方面盯的严格,内务府也不敢太造次,到了乾隆年代,内务府真的放飞自我了。

军机大臣阎敬铭

乾隆皇帝喜欢花钱,这下本来花不完钱的内务府自己钱都不够了,更别提贪污了。乾隆在和珅的建议下,出台了一个议罪银制度:官员犯罪,可以交一些钱减轻或者免除惩罚,这笔钱也是直接进内务府。要说罚钱的数量其实也不算多,但是这个规定有个大问题——增加了内务府和外廷六部接触的机会。外廷官员交罚款没有确切规定,都是自己写折子里给皇帝看。有些官员为了少交一点就开始贿赂内务府官员,让他们给皇帝说好话。脸熟好办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日渐熟悉,内务府势力也越来越大。按照祖制,内务府不该与朝廷有联系,但是皇帝看到内务府可以制约外廷很开心。乾隆本来就不想看到手下人一条心,最好分成几个派系,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于是在内务府贪污的问题上,皇帝假装看不见,乾隆在为时间还长,贪污就成了内务府的“正常”行为。

到了晚清,尤其是在光绪登基后,内务府贪污进入了无法无天新阶段。根据末代皇后婉容抄书先生回忆,当时的故宫宫门坏了一对铜环需要维修,内务府账本上这对铜环价值两万两白银,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两万两白银能够在京师买十个大四合院。当年光绪皇帝大婚,要给皇帝房子换一件新门帘,成本价只有五十两,最后内务府报价两万五千两,所以说吃一个鸡蛋花26两银子和这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此时的内务府早已经是明着贪,皇上当然要管,可惜已经管不了了,内务府势力太庞大,关系盘根错节,处理一个内务府会影响到整个外廷。

内务府

拿权倾天下的慈禧太后举例。有一次慈禧想买一百个皮箱子,内务府报价60两一个,慈禧找军机大臣阎敬铭谈了这件事,打算合力借皮箱的事情整顿内务府。阎敬铭是出了名的清廉,管理严格,属下人都不敢贪污一个铜板,这也是慈禧找他的原因。慈禧告诉阎敬铭内务府的皮箱报价后,阎敬铭非常恼火,因为京城皮箱最贵不过7两银子。阎敬铭让慈禧给他半个月,他给买100皮箱子来,结果内务府把全京城卖皮箱的店都给查封了。无奈的阎敬铭只能派人跑天津去买,得到消息的内务府抢先给阎敬铭派去的人每人一千两银子跑路。到了约定期限,没有人带着皮箱子回去找阎敬铭,他也只能找慈禧请罪。慈禧也不傻,她知道什么情况,于是罚了阎敬铭一个月的俸禄不再议罪。不过慈禧并没有就此罢手,决定彻底调查内务府,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替内务府求情,最后实力派恭亲王奕䜣都劝她罢手,慈禧没办法,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连慈禧都管控不了,可见内务府势力多庞大。

内务府从开始的清廉到最后成为腐败之源,虽然和国力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皇帝们扶持的,在封建社会下,内廷外廷天下的大事皇帝很少能脱了干系。内务府和清朝廷的腐化说明没人不爱钱,真金白银堆在那没几个人不会动心思。想要治理贪污腐败,还是得加强制度管理,人性是绝对靠不住的,千万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经不住考验。

笑先生闲谈历史
古史杂谈 ,民间野史 看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