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终于结束了。
中证全指今年的涨幅是7.43%,今年大部分人应该是赚钱了。
但不管好坏,年底了,适当总结一下也好。
在集思录上,截取了一下今年主流指数的涨跌幅:
前五名:恒生国企、纳斯达克100、标普500、恒生指数、科创50;北证50竟垫底,可转债、中证1000、中证500,表现也不如中证全指。
2.
个人场内资产:
腾讯,58%
茅台,17%
可转债,16%
美团,1.5%
A50+恒生科技,1.5%
套利,0%
现金,6%
个人从2018年末开始做职投,这6年的场内资产表现如下:
今年场内资产收益率30.44%,很满足了。
其中:
可转债轮动实盘今年涨幅13.67%(中证转债2024年涨幅是6.08%),占总收益比重13%+。
基金套利、分红、打新收益、腾讯短线、可转债配债,这几部分加起来的收益占了总收益的23%+。
剩下的就是股票贡献的利润了,利润占比约67%。
只是,又用了4年的时间,净值才突破新高2020年的新高,真是不容易。
年化收益率竟也到了21%+。希望未来3年能达到15%+,是个人未来3年的投资目标。
3.
个人场外资产,另类投资今年赚了14%,场外基金赚了约15个点。
场外基金,今年的月定投都是3K,其中绘盈长投计划2K,财局小实盘1K。
目前个人基金持仓在34W左右,比去年增加了约7W。场外基金100%投入以下4个投顾组合。
除了华佗医药,其它3个组合的近1年涨跌幅均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其实华佗医药也跑赢了基准,因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近1年的涨幅是-13.86%。
医药本来是个长青行业,可目前的集采环境还是以大幅砍价为主,很多原药厂商都不参加了。一言难尽,弄的药企、消费者都不满,两头不讨好,唉。
4.
沪深300连跌3年后止跌,恒生指数连跌4年后止跌。但今年也只是情绪面或周期性反弹。
明年个人不太乐观,除非至少在经济面出现拐点。国家说要稳住楼市股市,明年A股或许会宽幅震荡?
展望明年,在大环境没有变的情况下,在利率继续下降与基本面尚未出现的拐点的双重背景下,以高股息为主题的红利基金,或可继续作为战略性配置。
长期稳定的盈利分红,可以看做是阿尔法的长期来源。
如果看好或者必须要配置一些,在控制权重的前提下,A50、A500也都算是挺优秀的指数,涵盖了各行业的龙头公司。
2024年收益不错,2025年有点惶恐。
大环境如此,像我们小散这样的,只能抓住资产配置这根救命稻草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希望明年回顾2025年的时候,不出现重大失误就好。
最后祝大家,2025年身体健康、投资顺利~
对了,贴一张最新的估值表。因为我看到2023年末的标普500、纳指100的PE分别是25倍、36.6倍,但今年依然获得了24%左右的涨幅。
现在的估值分别是28.83、39.6倍,估值分别提高了15.4%、8.2%,多出来的只能是业绩增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