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口子,竟然是一等功臣嫁给一等功臣,家里听谁的?

文摘   文学   2024-11-04 07:28   四川  

您听说过这么一对厉害的夫妻没?俩人可都是一等功臣呐!在部队里那是响当当的英雄,到了生活里,那也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这说的就是李志军和王萍两口子呀。

这李志军,以前在部队那可是军事训练的尖子,参加全军比赛都能名列前茅呢。可谁能想到,1981 年 7 月 1 日那一天,命运给了他狠狠一击。在执行爆破拆除任务时,为了让战友们安全,他喊着 “你们靠后,我来!” 就冲上前去排哑炮,结果哑炮爆炸,他瞬间双目失明,那会儿他才 24 岁呀。


而王萍呢,当时还是李志军的女朋友,看到受伤的李志军,那是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要照顾他一辈子。在她的陪伴和鼓励下,李志军重拾生活的信心,还自学中医,最后成了一名中医副主任医师职称的盲人军医,还为好多眼疾儿童带去了光明,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儿。

那这么厉害的两口子,家里听谁的呢?咱今儿就来唠唠这事儿,说说我自个儿的几个观点。


观点一:听爱的安排。您想啊,这俩人从相识到相爱,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李志军失明后,王萍不离不弃,那是爱的力量让她坚守在身边。而李志军呢,也是因为爱,才愿意在王萍的鼓励下重新出发。所以在家里呀,很多事儿可能不需要分个谁听谁的,只要是为了对方好,出于那份爱,那就咋做都行。比如说家里要添置个啥大件儿,可能两人第一反应都是想着对方用着方不方便,舒不舒服,最后商量出来的结果那肯定也是充满爱的选择,这时候还分啥听谁的呀,听的就是爱的安排呗。

观点二:听经历的指引。李志军经历过生死考验,在失明后又经历了艰难的重新学习和创业过程,他对生活的坚韧和对困难的应对那是有一套自己的经验的。而王萍呢,在照顾李志军的漫长岁月里,也积累了很多处理生活琐事、协调家庭关系的本事。所以啊,遇到事儿的时候,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谁在这方面经历更丰富,就听谁的多一些。比如要是家里遇到啥经济上的难题,李志军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理财和经营的经验可能就派上用场了,那就多听听他的想法;要是家里人际关系方面有点小摩擦,王萍平日里协调家庭关系的那套本事可能就更能解决问题,那就听她的呗。


观点三:听共同目标的召唤。这两口子虽然经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要好好生活,并且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李志军想着通过按摩给眼疾儿童带去光明,王萍也全力支持他的事业。所以在家里做决策的时候,只要是朝着这个共同目标前进的,谁提出的主意更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那就听谁的。比如说要决定是不是要参加一个公益活动,可能李志军从医疗专业角度能分析出这个活动对帮助眼疾患者有多大好处,那这时候就听他的;要是王萍觉得从家庭整体时间安排、资源调配等方面考虑,有更好的参与方式,那也可以听她的呀,反正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帮助他人这个共同目标。


观点四:听互相尊重的声音。一等功臣又咋啦,在家庭里,他们首先是夫妻呀,夫妻之间就得互相尊重。不管是大事儿还是小事儿,都得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不能说因为自己立了功,就觉得自己的想法就一定得被采纳。比如说今天吃啥饭这小事儿,李志军可能想吃清淡点儿的,王萍想吃稍微重口味点儿的,那两人就得互相尊重,要么商量着做两道菜,要么今儿依着李志军,明儿依着王萍,反正得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意见是被重视的。在大事儿上更是如此,家里要是打算换房子,那得充分听取对方对房子位置、面积、价格等各方面的看法,然后综合考虑,这就是听互相尊重的声音呀。

您瞧,这一等功臣嫁给一等功臣的两口子呀,家里听谁的可没个固定答案,得根据不同情况,从爱、经历、共同目标、互相尊重等方面去综合考虑呢。反正不管听谁的,他们这一家子那肯定是和和美美,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呀。


#一等功臣夫妻那些事儿#


军途三剑客
雪域高原献青春,铁马冰河入梦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