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共建健康中国、健康天津,共享健康成果。
一、设立背景
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象征着大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二、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会导致死亡。
三、症状
1、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四、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不洁性接触为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存在较多艾滋病病毒,若未采取保护措施,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2、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如果用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污染但未严格消毒的针具、剃须刀、检查工具等,以及输入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者是医护人员不小心被艾滋病患者使用的针头刺伤,以及或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等,均可能会导致艾滋病传播。
3、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感染艾滋病,可能会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也可经产道和产后血性分泌物、哺乳等途径传播。
五、预防患病
1、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了解自己的性伴侣,并使用安全套。
2、避免共用针头或其他注射用具。
发现自己暴露于HIV后应立即前往医院咨询和检查。尤其是任何途径刚接触过HIV的体液、血液或性行为者,应该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预防性用药连续28日,在72小时内最好尽早(最好在2个小时内)及时就医以进行接触后预防治疗。
3、感染HIV的机会较高的人应该咨询医生是否可接受接触前预防治疗,接触前预防治疗是两种抗AIDS的药物组合而成,持续服用可以降低感染HIV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