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非遗还需巧匠“活”

文摘   2024-12-17 22:12   甘肃  

冬日,走进灵台县城南小学“宸雪”非遗剪纸工坊,40岁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台剪纸”非遗传承人、该校美术教师周雪艳边介绍操作步骤边向学生展示蝴蝶剪纸技法。剪刀翻飞间,一只栩栩如生的红色纸蝴蝶成型,学生们跟着效仿。
“剪纸是我们的艺术瑰宝,自己越来越喜欢剪纸了。”五年级学生曹嘉怡说,她随周雪艳学习“灵台剪纸”一年多时间,学会了简单剪法并能独立剪出一些形象的图案。 
“灵台剪纸”内容多取自现实生活,以阴刻、阳刻、阴阳结合等手法为主。多年来,该县老中青剪纸人大胆借鉴油画、素描、白描中的艺术手法,以点色、衬色、套色等表达形式,让“灵台剪纸”风格更加丰富多样。
“小时候看奶奶给邻居家剪窗花、做鞋垫,剪刀旋转间图案成形,觉得特别好玩,上学后就学着剪一些简单的图案。”
周雪艳说,受祖母熏陶,她逐渐将剪纸这个“游戏”变成爱好,陆续参加校内书画比赛,请教专业美术老师,大学时还主修艺术设计专业,接受系统美育理论教育。毕业后回乡当了美术老师,还与工作地的剪纸老艺人交流“灵台剪纸”技艺,观摩他们的作品。日常教学中,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调整对“灵台剪纸”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初期造型粗犷,用陕北的谚语来说,‘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后期尝试添加现代元素和本土特色,增加了染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增强剪纸整体的画面感和视觉感。”这些年,随着日渐成熟的剪纸技艺,周雪艳也稳定形成了自己的剪纸风格。十多年来,创作作品累计上千幅,《农业大国》《灵台韵》《福兔迎春》《灵蛇献瑞》《十二金钗》《兔儿爷》《敦煌佛手系列》等作品,饱含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底蕴,深受国家及省市级非遗专家青睐和群众喜爱。《农业大国》入选全国第四届书册展,《兔儿爷》在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平台成功展出。周雪艳参与指导的学生创作的作品也多次获省市奖励,一大批从未接触过“灵台剪纸”的学生也爱上了这门传统艺术。
作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台剪纸”艺术传承人,周雪艳还多次参加市县科教文化系统组织的公益活动,将“灵台剪纸”带入社区和其他学校。今年,她利用跟岗学习的机会,将“灵台剪纸”从黄土高原带到了渤海之滨——相距1300余公里的天津市津南区,借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宣传“灵台剪纸”。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周雪艳发起的“宸雪”剪纸非遗工坊在她所在的学校成立。在这里,可以学习到剪纸与刻纸的简单技巧和设计方法,制作中国风民俗剪纸。周雪艳还在学校开设了与“灵台剪纸”技艺基础相通的版画课程,为一至五年级学生讲解单色版画原理,拓印技法。
“‘宸’‘雪’两字源于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我自己,一个是我的孩子。我想把这份热爱带给我的孩子,也希望他能把‘灵台剪纸’的技艺传承下去。”周雪艳说。
如今,“灵台剪纸”非遗技艺逐渐成为点亮灵台非遗的一张靓丽名片,一大批像周雪艳这样的非遗传承人巧用匠心妙手,在坚守与创新中传承剪纸技艺,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通讯员 曹亚鹏 图/文

来源:中国甘肃网

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  倩
编审:曹红远

审核:杨彦东 王小涛

法律顾问:甘肃陇升律师事务所 13830341604

投稿邮箱 ltxrmtzx_bfb@163.com

灵台发布
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灵台党务政务信息和民生服务资讯,讲述灵台好故事,传播灵台好声音,展示灵台新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