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 Wu Qiang
1959年出生于陕西宝鸡,198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新意象艺术群学术主持,作为新意象绘画的开拓者和倡导者,多年致力于新意象绘画理论研究和艺术践行,持续推动新意象绘画群展和学术研讨会,并在多家媒体发表学术文章。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多次举办展览和学术交流。
吴强老师是一位很难用一种艺术类型或一个绘画符号来界定的艺术家。作为新意象绘画的开拓者和倡导者,近年来,他致力于新意象绘画理论研究,在新意象水墨、油画、陶瓷等领域进行创新和探索。持续推动新意象绘画群展和学术研讨会,并多次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在艺术界引起广泛反响。
吴强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觉知力去体察时代精神,以独特的创新意识、豪放的笔墨意象来展示现代人的审美心境。无论使用哪种艺术语言,无不渗透着一个艺术家的真诚与执着以及对艺术的探索精神。
佳作赏析
作品 1 《巴山夜雨》吴强 200×110cm 水墨2022
作品 2 《冰山一角》吴强57×142cm水墨2020
作品 3 《登峰造极》吴强200×220cm水墨2022
作品 4 《天籁疏》吴强110×200cm水墨2022
作品 5 《壁立千仞》吴强100×57cm 水墨2021
作品 6 《冲云破雾》吴强110×200cm水墨2022
作品 7 《涌动》吴强200×110cm水墨2022
作品 8 《栖息地》吴强107×142cm水墨2022
作品 9 《俯揽神州》吴强110×200cm水墨2022
佳作品评
新意象艺术意义研究
吴强
在当代艺术研究中充斥着各种艺术观念、各种主义和学术主张以及门派的理论特征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在这个充满学术性探索的领域中,对意象以及新意象艺术的深入研究是我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尤其当下东方崛起,文化兴帮的背景下,将新意象艺术作为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和文化现象来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不仅吻合当下文化自信的倡导和当代艺术进步发展的规律,更为我们展现了当代艺术创新的独特路径和艺术创新形式以及思考表达,并在多个层面上丰富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新意象艺术挑战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以即兴的、随机的、衍生的创作理念突破了以往对现实的具象描绘和理性的构图规则,核心是更加自由、更灵动和多变及其丰富的想象力来构建艺术形象和传达情感。通过研究新意象艺术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模式和表现手法的边界,推动艺术理论不断拓展和更新。这种对传统的挑战和突破,完全可以激发艺术领域的创新活力,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可能性。
从学术角度研究新意象艺术有助于丰富艺术史的书写。艺术实践推动着艺术理论的进步,艺术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定论,而是随着新的艺术现象和作品的出现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新意象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多次举办新意象艺术群展和不同层面的学术研讨会及其理论文章发表的推动下,其群体兴起与艺术倾向探索反映了大家的认知与共识,其审美认知提升更多的文化认同和兴趣研究,新意象艺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经验促使多方面的审美变化。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艺术史增添新的篇章,使我们对艺术发展的脉络有更全面、更细致的把握。
此外,新意象艺术的研究对于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意象艺术往往融合了哲学、心理学、文学、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元素和观念。通过对新意象艺术的研究,艺术研究者能够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展开对话和交流,除了传统美学认知以外对四维以及多维空间的思考,精神世界的量子纠缠以及是否存在平行宇宙超能量的第六感,并将艺术的精神世界推进并共同探讨人类的感知、思维、情感以及文化现象等问题。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还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启发和融合,为解决复杂的学术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审美教育方面,新意象艺术的研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以幽深、玄妙、多相性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内在的精神内涵,使观众的审美感知能力提升至自由独立思考以及游思独享的审美情趣。通过对新意象艺术的分析与鉴赏,人们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理解和感受艺术,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同时,新意象艺术所传达的创新精神和个性表达,也能够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勇于突破常规,追求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创造力的发挥。
最后,研究新意象艺术对于文化传承和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新意象艺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表达。通过对新意象艺术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的文化引领作用。
研究新意象艺术在促进当代艺术发展的学术探讨,建构学术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艺术多元的背景下以东方哲思推动艺术理论去丰富艺术史的书写是不可忽略的一笔,AI时代的到来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以元宇宙的概念提升审美教育水平,并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画家们在艺术实践中以走在了前面,并给予新意象艺术包括理论的梳理得到足够的关注与研究,促进艺术领域的不断进步和繁荣。
青岛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专栏
● 了解“胶澳”
“胶澳”系列包含“胶澳文荟”“胶澳画苑”,是青岛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一原创文化品牌。随着青岛文化旅游相结合,大力开展地方文献保护工作,青岛市图书馆为青岛文化工作者及爱好者开辟一块推广窗口,在打造交流平台的同时进行地方文献征集、整理、保护。
● 地方文献征集要求
1.国内外人士在青岛期间创作的,或与青岛有关的所有形式作品。
2.创作者保证作品原创性。作品思想积极向上,体裁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
3.文献捐赠数量以3套/种为宜,艺术作品不限。
4.所有捐赠,一旦收藏均赠予青岛市图书馆的收藏证书。
● 捐赠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青岛市延吉路109号
青岛市图书馆采编部
邮 编:266034
联系人及电话:王瑶 (0532)85011160
电子邮箱:554536244@qq.com
END
地址:青岛市南区延吉路109号
电话 : 0532-85012822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青岛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及阅读推广,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删除。
【微信改版,请为我们加一个星标,让我们不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