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你日常和孩子说的话,决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附沟通方法)
教育
2025-01-08 17:04
北京
好好说话,是父母的基本修养。孩子从父母言语中获得的尊重和安全感,也将让他拥有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更好地面对未来的风雨。
作者丨恩伊娜
来源丨新东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
看到一则男孩生病的热搜,让人心疼。
男孩从一年前开始,常常会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动作,比如眨眼、清嗓、耸肩等。
开始的时候,父母对这些小动作不以为意,直到最近带孩子去看医生,才被诊断为
“抽动症”
。
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发病时会不自主的肌肉抽动,严重时,口中会不自主地溢出咒骂声。而导致男孩患病的原因也让人吃惊不已。
医生分析,孩子生病是因为父母经常地训斥以及对孩子的过高的期待,导致压力太大而引发的。
原来,孩子在我们不了解的时候,已经默默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
这些没有表达的压力和情绪,积压在心底,让他们不自觉地用身体来表达。这种现象,也叫
躯体化
。
比如,孩子一上学就头晕、发烧;被责骂时,会呕吐,拉肚子,不自觉地瑟瑟发抖......
孩子身体的痛苦,其实就是在提醒着父母,此刻他们的心中备受折磨,需要父母多点关心和关注。
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多半能从其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我们可以试着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对孩子抱着极高的期待,当孩子没有办法达到的时候,我们就会用斥责、吼叫等不恰当的方式来督促孩子。
殊不知,言语的伤害,有时候比身体的伤害更严重。
隐形“暴力”
将孩子越推越远
在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常常对着眼镜仔发飙,做错题目会指责:“数学为什么错了六道题?你真的努力了吗?你怎么这么笨!”
面对孩子糟糕的成绩单,也会斥责:“你怎么这么不成才,你爸的同事都在问你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我哪好意思说,我儿子可能找不到好学校读。”
眼镜仔在妈妈的打骂中,有一个他自己也许都没有察觉的习惯。在被训斥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弯腰驼背,只敢盯着地面。
家教老师只是帮他指出一个非常小的瑕疵,他也会反应剧烈,肩膀拱起来,将背弯成弓形,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眼镜仔对妈妈言语的恐惧,甚至已经变成了条件反射的动作,他心里的苦,估计更甚。
父母爱着孩子,但却常常无意识的用言语一遍一遍抽打着孩子的心,让孩子备受摧残而不自知。
知乎上有个问题:
“父母经常对你奚落指责、冷嘲热讽,会不会导致子女不自信。”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无不让人心生疼惜。
“为什么还要一次一次贬低我,现在我连家都觉得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我也是这样,总期待别人的肯定,如果事情做得不好,我好久都走不出来,我觉得真的很难也很累。”
孩子本应该带着父母的爱一路向前,但是这些隐形的“暴力”却让孩子的心无比脆弱、千疮百孔。
这样隐形的“暴力”,让亲子关系岌岌可危,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无法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也无法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从而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长此以往,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只会一点点地消磨。孩子不仅无法如父母期望的那样发展,甚至有可能走向期待的反面。
有温度的沟通
才能走进孩子心里
心理学有一个
南风法则
,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
用在亲子关系中也是一样,
温暖的话语才能吹进孩子的心里,让孩子感受到尊重、理解、包容与爱。
将三个孩子送到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博士陈美龄,她就是这样。总会耐心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需求。
有一次,她带两个儿子走路回家,大儿子一直吵着要妈妈抱。但那时,她手上还抱着玩累了的二儿子,实在没有办法抱两个。
眼看着晚餐时间差不多要到了,儿子又缠着她一直要抱。
也许有些父母会斥责孩子:“你是哥哥,自己走一下。”或是:“妈妈抱着弟弟呢,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但陈美龄却没有训斥孩子,而是对他说:“宝宝累了吧,妈妈也是呢。怎么办呀?我们在这儿稍微休息下好吗?”
她拉着孩子在长椅上休息了一下,最后与孩子一起走回了家。
她说,与其训斥孩子,让孩子在路边抽泣,或是让他发脾气到处跑,危险地冲出马路。不如理解他的感受,休息一下,让他知道妈妈懂我。
心理学家海姆‧吉諾特说:“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对父母的爱也更深了。”
温暖的
理解和包容
,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情绪是可以被接纳的,自己是被尊重、被爱的。
温暖的沟通
也帮助父母了解了孩子的需求,明白了孩子的感受。让父母走进孩子的心中。
而父母与孩子的
沟通方式
,也会为他们做出很好的与别人相处的示范,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同理自己、同理他人。
这样父母才更容易,点燃孩子的动力,发掘他们的能量,让他们变得内心丰盈、强大、自信而坚强。
这样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心中才有满溢的能量,学会爱自己也懂得爱别人。
好好说话
记住8个字
听过一句话:“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门外徘徊,他们没有找到钥匙,却怪孩子难以沟通。”
任何事情都需要技巧,与孩子好好说话也是一样。父母可以记住《非暴力沟通》的8个关键字。
1. 观察:(Observing Without Evaluating)
与孩子沟通时,用心观察,描述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触碰到的事实。将事情具体化,不要带任何评判和推测。
可以参考5W(who谁\where在哪里?\when什么时候?\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的方向思考描述。
比如,妈妈看到儿子把杯子打碎了,可以说“我看到你把杯子掉到地上,摔碎了。”
用观察式的语言向孩子描述自己看到的真实状况
,才会最大程度地避免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而引发冲突,让沟通顺利进行。
2. 感受:(Identifying and Expressing Feelings)
允许自己和孩子表达感受。
比如,就拿刚才提到的孩子打碎杯子这件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表达关心,确保安全。
可以问问孩子:“没划着手吧,还好吗?”
接下来,安抚孩子的情绪,表达孩子的感受。
“杯子突然摔碎了,你吓了一跳吧。”说出孩子的感受。同时也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妈妈也吓了一跳。”
最后,当孩子情绪平稳了,再来教育孩子。
在沟通中,练习表达出感受,当我们表达对自己以及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也能让孩子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形成自己处理情绪的积极、正向的系统,让他们受益一生。
3. 需求:(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Our Feelings)
了解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清楚地表达彼此“想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
在《非暴力亲子沟通》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乐乐一个月花掉了1000多元的零用钱,妈妈很生气,但还是选择了温柔地与乐乐沟通。
妈妈询问乐乐,愿不愿意与自己聊聊,为什么这个月会花掉这么多的零用钱?
乐乐便向妈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觉得,妹妹要什么,就有什么,妈妈陪妹妹上早教班也花了很多的钱,可是这一切,却没有自己的份。
她认为,妈妈愿意为她花钱,让她感觉自己是被关心的。她希望妈妈能像关心妹妹那样关心她。
直到这时,妈妈才真正明白,乐乐渴望的不过是自己能同等地对待她和妹妹,需要的是自己的关心和陪伴。妈妈紧紧地抱住了乐乐,表达了对她需求的理解。
阿德勒的行为目的论,认为
行为的背后都有着一定的目的和需求。
面对孩子不良的行为也是一样,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才能找到有效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路径。
4. 请求:(Requesting That Which Would Enrich Life)
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最后说出自己的请求,你希望孩子怎么做。
比如,
“杯子摔碎了,你和妈妈一起拿扫把清理干净吧。”
“看到墙上有涂鸦,我不太喜欢,因为妈妈喜欢家里干净整洁。你可以画在纸上。”
不要只告诉孩子不做什么,而是清楚地告诉他应该做什么。
最好是具体、可操作性的请求。
将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孩子较为理想的回应。
儿童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也许父母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焦虑,对孩子也有着各种期待,有时,不免会着急了些。
但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用话语表达出来。只有好好说话才更容易走进孩子心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心理学教授贺岭峰说:“父母的第一要务,是保持好的亲子关系,这样你对他的影响就在,如果亲子关系断裂,那你就不再对他拥有影响力。”
孩子从父母言语中获得的尊重和安全感,也将让他拥有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更好地面对未来的风雨。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语言中长大,在鼓励中前行,在温暖坚定的指引中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共勉之。
作者:恩伊娜。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 END -
六加一礼仪品格教育
传播真正使人受益一生的教育,让世界充满爱与尊重!
最新文章
父母最伤孩子的5句话,最后一句最隐蔽
优选篇丨从小不能玩手机,和可以玩手机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
父母篇丨布局2025:用这40件低成本小事“富养”孩子!
你日常和孩子说的话,决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附沟通方法)
优选篇丨养好一个孩子的最低成本:培养他身上的这种特质
父母篇丨治愈孩子的20个瞬间,焦虑时一起看!
长大后受欢迎的孩子,都有这几个特征
优选篇丨没家产、没背景的普通人,该怎么托举孩子的未来?
育儿篇丨长大后优秀的孩子,只因孩子小时候;妈妈做到了,三不帮,三不说,三不惯!
这不是我说的:这代孩子已经“脑腐”了,寒假才是高发期
优选篇丨10岁前,别只看孩子的成绩:这2项能力决定一生的高度
父母篇丨从小被这样养大的孩子,长大后都非常自信!父母要学会这5个“黄金治愈法则”
孩子讲脏话?试试这些教育技巧,远比批评更有效!
优选篇丨“别骑电动车接我了,好丢人”7岁男孩一句话,戳痛无数父母
育儿篇丨父母必须承认的七个教育真相!
孩子有没有出息,看他房间就知道
优选篇丨孩子这几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再不改就来不及了
育儿篇丨孩子长大后自卑,只因家长对孩子做的这4件事
普通家庭,真的不要给孩子投资太多 (深度好文)
优选篇丨孩子上了小学才后悔:这件事趁早做,可以挽救一个学霸!
育儿篇丨毁掉一个孩子,就对他“刀子嘴、豆腐心”
不唠叨就能让孩子“听话”:规矩应该这么立!
优选篇丨8岁前就算"逼"孩子,也要学会这件事,孩子感激你一生
健康篇丨让孩子少生病,如何提高免疫力?
如何培养一个自律又上进的孩子?不妨试试这一招
优选篇丨孩子天生自带“学霸”基因,被90+%的家长不小心浪费了!
育儿篇丨从小“被打击”和“被肯定”的孩子,20年后,过得是两种人生
新的一年,这十句话不要再对孩子说了
优选篇丨孩子爱哭、胆小、被欺负:妈妈这样做,效果立竿见影!
教育篇丨被短视频喂大的孩子,大脑正在被“吃掉”
舍得让孩子吃这3种“苦”,长大后他会感激你
优选篇丨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最好的教育,是抓住这一点
2025年幼儿园元旦放假通知与温馨提示
爱孩子的七个层次,你做到第几层?
优选篇丨脑科学提醒:10岁前,孩子最后1次变聪明机会,错过太可惜
育儿篇丨坚持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为什么差距越来越大?
你养的孩子是否心疼你,早有预兆
优选篇丨我见过最聪明的父母,不是撒娇,不是示弱,不是好脾气,而是......
育儿篇丨爸妈不同的回应,对孩子性格影响竟如此大……
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是在家里守好这三个温度……
优选篇丨7岁女孩一句话刺痛父母:“别骑个破电动车接我了,太丢人”
育儿篇丨孩子的天赋到底在哪里?耶鲁大学这份潜力自查表,让你不再抓瞎!
如果你希望儿子未来自律优秀且强大,就在8个方面使劲锤炼他
优选篇丨孩子聪不聪明,看手就知道,聪明的大脑会在手上显“信号”
家庭篇丨 一种“新式带娃”兴起:老人不累,子女感恩,婆媳愉快,家庭和睦
想让孩子不好惹又受欢迎,这4句话,强烈建议每个父母都教一下
优选篇丨孩子嘴笨,容易吃亏受欺负?8岁前教他这件事,孩子会感激你一辈子
育儿篇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毁孩子的这句话可别再说了……
学历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要太过逼孩子了
优选篇丨寒假,为什么不建议带孩子去见世面?88%的家长都被骗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