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最大乌龙!输给OpenAI怪员工不拼命?谷歌前老板“说实话”引网暴,被迫道歉

科技   科技   2024-08-16 18:54   北京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郑松毅

运营编辑 | 王一晴

8月16日消息,在意识到自己“口无遮拦”闯祸后,曾担任谷歌CEO长达10年之久的埃里克·施密特对前东家公开致歉。

作为前情提要,施密特前不久接受斯坦福的邀请进行了一场精彩访谈,干货满满。

据了解,施密特全程以为这场访谈只是私下交流,净说大实话。直到主办方告诉他“有摄像头正在全程直播”,施密特的表情肉眼可见的尬住了。

要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属施密特公开指责谷歌员工不够拼命工作,他甚至把项目不成功的原因归结于此。

他提到,“谷歌认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早点回家、在家工作比业务领先更为重要。很抱歉说的这么直白,但事实就是,如果你们都离开大学去开公司,如果你想和其他创业公司竞争,你就不会让员工在家工作,每周只来公司一天。”

说到这,施密特对马斯克夸赞一番,称其不仅自己是工作狂,对员工的要求也极为苛刻。

事实上,他的言论缺乏事实作证。美国谷歌软件工程师周程向搜狐科技表示,谷歌的政策是每周至少到公司打卡三天,并非一天。

代表着谷歌员工的Alphabet工会公开发文驳斥称,“灵活的工作安排并不会拖慢工作的速度,反倒是人手不足、优先事项不断变化、不断裁员和工资停滞不前等因素,每天都在拖慢谷歌员工的速度。”

面对舆论压力,施密特发表声明承认错误,并表示对自己的言论感到后悔。目前,包含施密特不当言论的视频已被设为私享,施密特也向学校提出删除该视频。

除了吐槽前东家,施密特在访谈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全球科技竞争、及科技巨头垄断等话题,值得一看。

AI竞赛并不公平

AI热潮席卷至今,很多人好奇在未来一至两年AI的重点发展方向会是什么?

施密特预测,“AI会在短期内迎来重要突破,尤其是在上下文窗口扩展、AI代理和文本到操作这三个领域的结合。”

他确信以上三件事会在下一波浪潮中同时发生,对大模型的提升主要表现在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文本内容和指令、让AI拥有决策和执行能力,从而替代人类去做危险或重复度高的任务。

正因AI能力越发强大,不少人担心AI会取代人类,尤其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在施密特看来,虽然AI有可能会取代部分重复性工作,但它也会激励人们转而去做高技能工作,并且AI会作为工具提升人们在复杂任务中的生产力。

他提到,AI当前发展阶段和电力刚出现时相同,还有很多创新和应用价值值得发掘,目前大家还只是在摘取“低垂的果实”。

近日,因美国发生多起AI公司并购案,让很多人怀疑AI泡沫是否面临破灭,后面到底还有没有果实可摘?

对AI发展保持乐观态度的施密特说,“一些新的算法出现(如非transformer架构)正在推动AI创新。另外,各界对于AI的投资数额令人难以置信,市场相信智能的发明有无限的回报。我们可能会经历一些巨大的投资泡沫,然后它会自行解决。过去一直如此,现在也可能如此。”

当下全球都在AI赛道奋力奔跑,施密特直言这场比赛并不公平,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国家之间的差距。

他表示,富裕国家将从AI比拼中获得更多利益,而贫穷国家会被越甩越远,甚至有的国家因发展落后根本没有入场机会。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他们需要找到合作伙伴,与他人合作以解决这些问题。”

“当前中国和美国正在科技领域激烈竞争,美国目前在技术、人才和资源方面领先。但若想保持优势,需要持续的高额投资和国际合作,尤其要保证能源和资源供应充足。”

在他看来,“AI的未来不仅是一场技术竞赛,更是国家之间的战略博弈,涉及经济、安全、领导地位等。”

承认犯过错误

大模型技术实现路径通常被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开源,另一个是闭源。这些年这两个流派围绕谁更好的问题可没少发生争辩。

开源流派经常嘲讽闭源流派太自私,应该让AI技术普惠大众,而不是自家保密形成技术垄断。

而闭源支持者也经常反击称,“开源只是假噱头,并且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

施密特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开源很好,历史上大部分基础设施都受益于开源,但实话讲AI行业的成本太高了,开源负担不起。我投资的法国大模型Mistral将很快转为闭源路线,不是所有公司都愿意且有能力像Meta一样当冤大头。”

“垄断”这个词他说在AI行业中经常能听到,也很难避免。就像一提到芯片,大家先会想到英伟达,提到大模型大家会想到谷歌、OpenAI。

“我想说的是,这些科技巨头的垄断地位得益于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和资本优势。虽然每个领域都存在竞争者,但说实话要想挑战龙头地位需要巨额投资和技术创新,但实际很难做到。”

在访谈最后,施密特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承认犯过很多错误,但也从中总结出不少经验。

比如他曾觉得英伟达的CUDA是很蠢的编程语言,但现在CUDA成为了英伟达的技术“护城河”,所有大模型都基于CUDA运行。

当OpenAI与微软达成合作时,施密特曾认为那是最愚蠢的做法,因为他不敢相信谁会把人工智能这么重要的任务外包给其他人去做。然而今天,他们正在成为最有价值的公司。

总结来看,施密特强调“时间”和“行动力”在行业中显得格外重要。“无论你是选择自己去做,还是找合作伙伴一起,有了想法后不必费大把时间去让策划书变得完美,先行动起来快速制作产品原型,再去根据问题改进。”

“因为在其他公司、大学或你未曾去过的地方,可能有人在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在一天内制作出原型,你就需要重新考虑,因为可能你的竞争对手捷足先登了。”

施密特的全程演讲视频,请看⬇️

搜狐科技
搜狐科技聚焦前沿科学与科技产业报道,深度跟踪基础科学、人工智能、互联网、通信等领域重大事件,洞察科技趋势与商业逻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