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
一件事别人半小时完成,你却忙东忙西半天都没有搞定;
每天上班都是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明明工作很努力,但你的成长速度却非常慢;
工作起点差不多,眼看着身边人在职场上突飞猛进;
......
如果你工作非常努力,回报却跟努力不成正比;如果身边人都在快速成长,你却依然原地踏步,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你缺失了在职场中快速成长所应有的能力。
个人目标和成功欲望缺失
面对工作,你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对待工作很不认真,领导安排的任务很少保质保量地完成;
喜欢做简单的工作,不愿意接手有挑战性的复杂任务;
遇到有挑战性的问题容易退缩,或者浅尝辄止;
当领导不关注自己时就会放松下来,不愿意走出舒适区;
......
这都是个人目标和成功欲望缺失的表现。
我们发现在工作中,现在的很多职场人常常无意识中交出自己的管理权,因为被人管理要比自我管理更轻松。
所以他们更多地依靠领导给自己指定目标,被动的等待企业带着自己成长。
殊不知,自我价值追求和自我驱动力过低,没有明确的个人目标和强烈的成功欲望,不愿意接受一些挑战性的工作,恰恰严重阻碍了自己在职场上快速成长。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
”根据我自身的人生经验,我坚信一个信念,那就是‘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
他认为,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基础是强烈的愿望。在要做的事情不能清晰看见结果之前,如果事先没有强烈的愿望、不经过深思和实践,那么人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动力的。
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封面的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 (John G. Roberts),在自己儿子的毕业典礼致辞时说:
“经常有人告诉我们说要学会‘做自己’,但如果连你都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不可能‘做自己’的”。
但是我们不要曲解这些伟人的话,他们所说的“强烈愿望”“做自己”,并不是现实中很多人强调的“兴趣”。
如果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去教育孩子的话,你会很苦恼地发现陷入了自己所设下的“陷阱”,因为孩子的兴趣经常变化,或者他们经常以“不感兴趣”作为不努力的借口。这时,你应该怎么办呢?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告诉我们说:
只有当所有事情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人们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
我们必须学会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必须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
而且,还必须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专注。
你看,德鲁克是让我们学会用“长处”代替“兴趣”,这是成长研究的哲学基础。
另外,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内驱力,还需要懂得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为了追求长远目标、获得未来可能的更高享受,而放弃短时间内的诱惑和即时满足。
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更具有自信心、能自我激励。
要想锻炼延迟满足能力,可以尝试着发展一项长期的兴趣爱好,学会无条件地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本领。
缺乏成长型思维
有的人明明很聪明,却在上学读书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有些人明明学习成绩很好甚至读了个很棒的重点大学,却在工作后止步不前、处处遇阻;
有人年轻谈恋爱时千挑万选的对象,却在结婚后像变了个人似的得过且过,让自己大跌眼镜;
有的人明明一心为了孩子好,却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屡屡碰壁,甚至把孩子培养成了“仇人冤家”。
这些人的身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十几年前,斯坦福大学的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其名著《思维模式:新成功心理学》(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详细解释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差异。
固定型思维的人相信,我们出生时带有固定量的才智与能力,人对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影响甚小。
采取固定型思维的人倾向于回避挑战与失败,从而剥夺了自己过上本应更富于体验与成长的生活。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人们具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人可以决定或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采取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沉着应对挑战,他们不怕犯错或难堪,而是专注于成长的过程。
这两种思维同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对待工作、生活和学习时更多地选择哪种视角,会对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差异。这是成长研究的思维基础。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认为,所有人在生命之初都拥有足够多的成长型思维。
比如婴儿是成长型思维的典范,他们不在乎自己说的话是否有意义,他们在走路摔倒时不怕难堪,等等。
但很多人随着年龄增加,他们身上的固定型思维和消极理念来自于哪里呢?
这既来自于家长、老师和身边其他人给他们灌输的观念,更来自于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法识别、摆脱这些观念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所以,大多数人变得惧怕挑战,变得负面评价自我,变得退缩和自我消极暗示,变得不愿意承担责任而迷失在世俗的眼光中,从而逐渐随波逐流起来。
缺乏合理的工作方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发明家爱迪生有一次在做实验的时候,让助手去测量一个空灯泡的容积。
过了很久,助手还没给出结果,爱迪生过去一看,发现助手正在用软尺测量灯泡的长度、宽度和斜度,并且还准备在纸上写一堆复杂的计算来测量得数。
爱迪生忍不住打断助手,边示范操作边说:“你将灯泡注满水,再把水倒进量杯不就能得出灯泡容积了吗?”
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你是否也像爱迪生助手那样,做一件事情,第一反应不是对事情进行分析,而是埋头苦干?
要知道,你空有一番理想抱负,却缺乏合理的工作方式方法,每天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忙,或者靠自己天生的直觉或本能去工作,只能是既浪费你的时间,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而无法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
因此,在职场中,不管是遇到问题,还是日常开展工作,一定要主动思考。
一是要理解领导安排的工作表象,并体会背后深层的意图,将复杂的事物看破,抓住最核心的东西;
二是要思考怎样做,要进行谋划,要有方向和目标。
有了方向和目标,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还要能清晰界定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妥善安排和管理,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重要的事情上。
不懂得成长的基本规律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说:“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这是真的吗?如果这是真的,为什么现实生活中那么多人,在坚持了很多年后,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功?
肯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上世纪60年代,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几年后发表了博士论文《成功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难》,从一个侧面揭开了坚持与成功的秘密。
这位学生在采访剑桥大学的很多成功人士时,发现他们普遍表示:
自己并没有想过一定要坚持,但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时,自己也都觉得害怕,不知不觉居然做了这么多;倘若再来一次,很多人也会被这些巨大的任务吓倒,而难以再坚持。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因为坚持而成功了。
可是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是喜欢做一件事,并且在做的时候是因为感觉到快乐、刺激,从而一直在做,于是最终变成了“坚持”,直至成功。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指出:“人不仅渴望自我实现,更渴望超越自我。”
如果你设定一个目标,然后你达到了并展现了你的价值,那么你的自我价值就得到了实现。
这时候你还想更上一层楼从而超越自我,此时你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颤栗、快乐和满足,由此获得的心灵满足和成长体验,会吸引自己不断前行。马斯洛称这种感受为“高峰体验”。
所以,坚持并不一定能带来成功。
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是因为体验到了“高峰体验”,从而不自觉地坚持了,并因此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和快乐;相反,刻意坚持、为了坚持而坚持或者被他人要求坚持的人,很难取得预期中的成功和成长,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煎熬、挫折和坎坷。
这是成长研究的心理基础。
不具备成长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现在企业老板和管理者都有一个共识,人才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人培养出来了,相应的企业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但在实践中发现培养人非常困难,培养成本非常高,且培养失败的概率也很大。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选拔的人不对,即使你付出再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也终将无效。
我们在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培养时,一定要看他是否具有“聪明,积极,踏实,自省”的成长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只有具有基本素质,才有可能通过辅导,让他成为有很强的自主性、工作能力也突出的的人才。
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之,自弃者天弃之”,关键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
在职场上,积极主动的成长者,会理智地控制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在面对种种可能的挑战时,不仅不会逃避、退缩,会视挑战为机遇,满怀斗志与激情地去解决这些困难。
当遇到挫折或者失败时,成长者也不会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而让自己避免一错再错,当你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工作时,你的能力就会阶梯式上升,从而让自己快速成长。
内容来源:张永军讲管理,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企业家交流参考之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