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5年·千岛“船”说丨三艘“生态船”的守护圈

政务   2024-11-06 09:49   浙江  


舟,本义即船。舟山,是一座“海中之舟”,亦是舟聚之地。新中国成立75年来,舟山实现从偏远海岛向国家战略高地的强劲崛起,从经济弱市向海洋产业大市的全面跃迁,从传统渔港向世界一流强港的阔步迈进,从海岛小城向海上花园城的华丽蜕变。“船”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亦是舟山发展的最好见证。

我们推出“跨越75年·千岛‘船’说”专栏,立足舟山海洋海岛特色,以“船”为载体,聚焦海洋捕捞、科技创新、客运交通、油气产业、港口经济、生态环保、共同富裕等各个领域,用图像和故事述说舟山75年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立冬时节,冬汛启幕,鱼跃人欢。


耕海牧渔,向海而兴。新中国成立75年来,这片蓝海见证着千岛之城的护海兴海路:


全省首艘民间海上垃圾打捞船“沧海9”,净海护海,提升水文环境;


全省首艘专业海洋科考船“浙海科1”,探秘海洋,助力深海科研;


全省规模最大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的“浙海研01”,接力守护,实现科学养鱼……


天蓝海净,护海养海。在广阔蓝海乘风破浪,听三艘“生态船”如何谱写人与自然和谐的“蓝海交响曲”。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站在嵊泗小菜园码头,远远望去,橙色船身、明黄色驾驶台的“沧海9”号船正缓缓而来。


船舷边,2名船员一会儿换船镐,一会儿换网兜,饮料瓶、毛竹等海漂垃圾无一遗漏……


“这是8年前我自己设计、打造的‘环卫’船,当时花了53万元。”昨天,看着越驶越近的“沧海9”,有着台州口音的船东杨世钗充满自豪,“很多媒体采访过我,这是全省首艘民间海上垃圾打捞船。”


多年前,杨世钗看到一段视频,从太平洋上捞一条死鲸鱼,肚子里全是垃圾。震撼之余,他萌生了“为海洋环保做点事”的想法。


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舟山考察调研。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殷殷嘱托,让他当年就付诸行动——打造海上“环卫船”。


“垃圾捞一船是一船,捞总比不捞强!”船长16.5米、载重21吨的“沧海9”号下水后,有时一天能捞满一船垃圾。这令杨世钗深感意外。


2018年,杨世钗又花80多万元,造了艘船型更大、设施更先进的垃圾打捞船——“浙嵊清0001”。


每天,2艘船同时出海,穿梭在嵊泗630个岛屿间打捞垃圾。


每年,2艘船花费的柴油、船员工资等费用超过100万元。


这样“烧钱”的事,杨世钗一干就是8年。 


4本航海日志,记录了每艘船每天、每月、每年的工作量。


7000立方米!这是这2艘船垃圾打捞量最多一年的纪录。有人作了一个测算,这些垃圾可以铺满嵊泗50海里的海域。


海漂垃圾四处“流动”,没有尽头。杨世钗期待“众人划桨开大船”。


转机,就在2019年。这一年,嵊泗率先探索“海上环卫”工作机制。


渔业部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继续开展“净海行动”;动员全县渔船及相关船舶、作业平台,配备船用垃圾设施;全面更换易解体污染环境的贻贝泡沫浮球……


2500立方米!“沧海9”和“浙嵊清0001”,去年创下了年垃圾打捞量最低的纪录。 


海陆并举,垃圾治理向大海延伸。舟山(嵊泗)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之一;350余艘舟山远洋渔船践行“垃圾不落海”,为全国乃至全球贡献舟山探索;去年,我省“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获联合国环保领域的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普陀“海洋云仓”亦有一份贡献。


难点变亮点。2年来,全市共转运处置船舶垃圾3.45万吨,清理湾滩垃圾1.98万吨;今年上半年,舟山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50.5%,较全省平均高出4.5个百分点。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新城科考码头,奔赴海洋科研一线11年的“浙海科1”号船安静靠泊。


“浙海科1”号建于2013年,排水量296吨,船虽小,但设备、仪器精良,系全省首艘专业海洋科考船。


“在‘浙海科1’号之前,学校的科研用船是一艘木质渔船。”浙海大教师陈健说起相伴多年的“老伙计”,很有感触,“渔船摇晃,我们师生去趟东极航程要4个多小时。”


“浙海科1”号的“专业首秀”,当时的随船科研人员陈健记忆犹新:


2014年2月22日,船从长峙岛离港,驶向中街山海域开展藻类植物调查研究。一瓶瓶浮游生物样品刚被采集好,就立即送进船上实验室,进行标本科学分析。


“样品中含有浮游动植物30至40种。通过观察,可以判断有没有赤潮爆发。”陈健说,这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


同年3月,“浙海科1”号入选国家海洋调查船队,与远洋调查船“雪龙”号成为队友,在执行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项目任务中,协助科研人员取得可喜成果。 


3年后,新建的“浙渔科2”号船也顺利“入职”,排水量近700吨,成为当时全省吨位最大、功能最全的专业综合渔业资源调查船。


“船上的很多仪器、设备,都是国内外最先进的。”在浙海大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处船舶中心工作的徐琦,曾多次出海做科研调查,见证着一项项新功能——


国内首艘柴电混合动力船舶,在试验中可按需“自动切换”,提升鱼群资源探测精度;


船上的智能化科研鱼探仪,与船同行“扫视”海底,既不损坏海域资源,又能推算渔业种群资源量。


“2艘科考船累计完成海上科考140航次,搭载科研人员2300多人次。” 徐琦取出登记册,上面是2艘船近几年执行的全部出海任务记录。 


海洋科考,助力护海养海。“浙海科1”号和“浙渔科2”号,一路见证。


东部近海赤潮过程调查研究、长江口赤潮研究、东海断面调查趋势性监测、海洋锋面与渔业资源长期调查、中韩黄海生态环境调查…… 


一组组最新的研究数据,一份份鲜活的研究资料,成就了一篇篇优秀的学科论文,转化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昨天,普陀渔港码头,通体全白的“浙海研01”号艇,一早就静候在码头。


上午7时30分离港,载着渔业科研人员前往西轩渔业科技岛,下午4时半返程。


往返护送,一代又一代的“浙海研01”号已走过了40年。


“西轩岛距沈家门渔港3海里。1984年,因科学研究需要,成为省海研所的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试验基地主任史会来,往返这条海路也有18年。


初代“浙海研01”号是木质船,承担西轩基地和沈家门的交通和物资补给等任务。“现在这艘船建于2012年,设备设施很先进,航速13节,还建有2个活水舱,可开展沿岸海洋环境调查和小规模增殖放流工作。”史会来说。


“浙海研01”号,一路见证基地从“一只对虾”起步,到如今各种鱼虾蟹贝成群,种族庞大。


11月初,走进岛上的实验基地,曼氏无针乌贼进入育苗季。


“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已从功能性灭绝,回升到每年5000多吨的水平。”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梁君告诉记者,他跟踪调查海洋资源修复情况已超过10年。


《舟山市志》记载:1981至1987年,乌贼年均产量降至1万吨左右,1988年仅产3416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曼氏无针乌贼已濒临灭绝。


打开基地实验记录本:现在年繁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4000余万粒,其中增殖放流超3000万粒。累计在舟山渔场增殖放流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3亿余粒。


20年前,浙江海洋大学开展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组为寻找该品种亲体花了近3年。


2013年,史会来现场负责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繁育技术攻关。如今,曼氏无针乌贼又重回百姓餐桌。


“浙海研01”号,一代代更新;西轩岛基地,一日日繁盛。科研成果是最好的注解——


黄姑鱼“全雌1号”新品种,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等资源衰退明显的海洋物种资源,恢复成效显著;


部分海洋牧场区域,褐菖鲉、石斑鱼、三疣梭子蟹等物种的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平均提高9.3倍……


40年,西轩岛已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累计开发30多个特色海洋物种,育苗近百亿单位。


40年,“浙海研01”号接力守护,见证“蓝色粮仓”日益丰厚。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曾江宁:


民间人士打造海上“环卫船”,坚持数年“烧钱”收集海洋垃圾,只为守护一方净海。


去年,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普陀“海洋云仓”亦有一份贡献。


高校多学科协同的科考船入列,培养了数代海洋学子,成长为全社会守护海洋、经略海洋的中坚力量。


海洋水产科研所从以水产增收为目的,发展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产种质资源可持续养护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策源地之一。


舟山的海域,舟山的人民,舟山的家园,凝聚了国内众多顶级海洋科研机构与高校,更吸引了一批拥有雄心壮志的国内外海洋产业,共同奏响迈向新时代人海和谐发展的交响乐。






记者丨陈斌娜

制图丨林晗笑

编辑丨林晗笑

一审丨林晗笑

二审丨幸笑薇

舟山发布
舟山,一座百桥连千岛的现代海洋城市。舟山发布,一个政声通民意的政务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