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上居然能种植南方水果?这真是件稀罕事儿!1月20日一大早,记者满怀好奇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五连职工宁丽敏的温室大棚一探究竟。
“快进来,快进来!”初次见面,宁丽敏热情地招呼道。跟随宁丽敏走进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火龙果树,树上星星点点挂着色彩鲜艳、饱满诱人的火龙果。
“咱的火龙果一年可以收五六茬。”说话间,宁丽敏操起剪刀,利落地剪下一颗火龙果递到记者面前:“快尝尝,甜得很呐!”
今年56岁的宁丽敏曾在和田市种过蔬菜,2013年到一牧场开始种植大棚果蔬。“起初,种的都是普通的蔬菜、水果,后来才试种了火龙果、水果西红柿等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宁丽敏感叹,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大棚果蔬可是一项技术活儿啊!
“但只要有孙大哥、小伊他们在,我种植大棚果蔬就安心得很。”说起这些年的经历,宁丽敏嘴里蹦出一连串人名,“他们常年住在牧场,都是有知识、懂技术的农业专家和优秀大学生。”
宁丽敏口中的“小伊”,是伊力扎提·哈力木拉提。2023年,伊力扎提·哈力木拉提从塔里木大学毕业后,来到一牧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主要负责指导职工种植大棚果蔬和进行大棚果蔬种植技术研究。宁丽敏家的大棚,伊力扎提·哈力木拉提几乎每天都会来一趟,以及时了解和解决种植户们的诉求。
“专业对口,待遇也好。我还住进了新建的人才公寓,房间里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让我感到温馨又温暖。”伊力扎提·哈力木拉提告诉记者,自己要在这里好好干,争取做出更多成绩。
近年来,一牧场全面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专业技能人才为职工群众提供大棚果蔬种植技术服务,助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在实施职业成长路径优化、提高奖补激励标准等措施的同时,一牧场大力营造最优人才发展环境,专门建设高标准的人才公寓,让优秀人才“安心住下来”“长久留下来”,让人才队伍“充实起来”。目前,一牧场人才公寓里居住的各领域专业技能人才和引进的大学生有96名。
冬日里,巍峨的昆仑山披上了银白素装,光影在山脊沟壑间交织。山因雪而秀美,山因人而灵动。在这里,蓝天、雪山与崭新的人才公寓,构成了一幅美好的昆仑画卷。(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晋庭)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高小霞
二审:尚群奥
三审:罗天慧
终审:吴怡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