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大家说 | 我的跨文化之旅:从考试到实践

文摘   2024-10-31 21:02   上海  


距离11月全国跨文化能力考试报名截止仅剩11天了!还未报名的同学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哦!








在往届全国跨文化能力考试暨竞赛中,许多考生凭借过硬的实力脱颖而出,赢得了考试暨竞赛的证书。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也为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职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我们很开心能够听到这样的故事,希望未来会有更多考生通过跨文化考试暨竞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了陈卓艺同学,她将分享跨文化学习为自己带来的奇妙旅程,也将分享跨文化能力考试暨竞赛证书如何帮助她赢得心仪实习offer。


考生介绍




陈卓艺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2级英语师范专业


相关经历:

  • 全国跨文化能力竞赛(NICC)广东省初级组二等奖

  •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项目核心成员(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路径)

  • 第135届广交会志愿者

  • 广师大-西普特拉 中国·印尼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中印尼汉语桥(Business Chinese Conversation)项目志愿者


跨文化缘起



首先讲讲我和跨文化的缘起。我是一位“广州土著”,在成长的过程中,浸润在跨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环境当中,我从小就对跨文化交流有相当大的兴趣。后来我通过在大学参与的多个跨文化项目以及在广交会兼职当志愿者等经历,越来越明晰了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想要更加积极地运用自身的跨文化知识。这也是后来促使我参加全国跨文化能力考试的契机之一。



备考心得



我本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全国跨文化能力考试是面向所有专业同学的,所以今天我想从英专生和非英专生两个角度来进行分享,两者可能略有不同但本质上是相似的——都是强调一个词“高效”。


1. 英专学生

首先从英语专业学生的视角来看,大家在平时课程或者生活中对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可能比较多,但有可能是非常零碎、不完整的。就像我们知道中国人说话普遍比较委婉,美国人说话普遍比较直白,但是这个例子背后体现的含义和概念是什么呢?我们可能缺乏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词语和系统性的描述体系。


在此,我推荐大家阅读类似《跨文化交际导论》之类的书籍。外教社今年也推出了《跨文化交际精要》,这本书介绍了很多跨文化交际概念知识,结合丰富生动的例子帮助理解,无论是备战考试还是作为课外阅读都很有帮助。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的话,可以根据样题中提到的知识点来勾连自身已有知识,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答题模板。


《跨文化交际精要》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2.非英专学生

从非英专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学的视角来看,大家平时接触、吸收英语相关知识比较多的机会可能就只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那么大家跨文化基础知识的“底子”可能会比英语专业的同学要薄弱一些。


我建议大家同样可以根据样题实现“积累+模板”。在做样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完全不熟悉的知识,例如关于美国教育考试体系的一道题:SAT、ACT到底是指什么呢?我们不清楚的话就可以用一个Word文档或者像GoodNotes/Notability这类app把它记录下来。以后有同类型的比如一道有关常春藤联盟的题目就都放在一起,做一个自己的知识积累本。


这里推荐大家使用电子文档,主要也是添加、修改内容比较方便。当然有些同学可能习惯纸质积累或者使用活页本,视个人兴趣习惯而定皆可。



3.主观题备考

关于主观题,我们可能不知道从何入手,如何形成属于自己的“答题公式”。我还是建议从备考指南和样题切入。


《跨文化能力考试备考指南》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备考指南上第七章说明考试重点考查考生们的跨文化态度,要求考生们具备开放、好奇、平等、尊重、共情、包容的态度。比如有道题目问如果你出差刚好遇到缅甸的光明节,刚好有空闲的话,你会想和当地人一起庆祝吗?也许有的同学就非常实诚了,就直接写“我不会,我很忙”。这其实就和我们的考试理念背道而驰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多阅读一下考试的要求和说明,哪怕看到题目一下子看不懂不知道该写什么,也可以多尝试往好奇、包容、尊重等角度去靠拢,展示自己的跨文化态度。


也建议大家养成分点作答的习惯,不然一大段文字堆在一起可能要点就没有那么清晰和突出了。

在广交会做志愿者



实考建议



在考中经验方面,这里也给大家三点小建议。


首先是设备方面,如果提前5分钟进考场的话,可以先熟悉一下自己座位的设备,看看鼠标线是否够长,看看座椅会不会左右摇晃坐得不舒服。总而言之,在考场中尽量让答题环境比较舒适,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其次是时间安排,我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感觉答题时间是比较紧张的,尤其选择题题量比较多,基本上没有时间回看检查。所以如何协调考试中的时间,每一部分的答题时间如何根据个人实际进行分配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可以找一套题在考试前简单模拟一下,看看自己会不会出现超时等情况,对自己的实际答题情况先进行一个摸底。


最后是一定要记得带身份证和准考证!每一次考试都会有粗心的同学忘记带其中一个证件导致进不了考场,或者急急忙忙打印影响了自己的心态。所以一定不要让这种可以轻易规避的细节问题影响考试。

在广交会做志愿者

(左为作者)



心态调整



关于考试心态,我个人比较推崇的是“以赛促学,放平心态”。或许有的同学参加比赛的目的性比较强,觉得一定要拿到名次或者奖项,这样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人的潜能,促使大家更加努力地准备。然而,如果过分看重结果,反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比赛时的正常发挥。


我想“以赛促学”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参与比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比赛本身更像是一个检验学习成果的平台,而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尺。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面对考试时,都能既全力以赴又不过于执着于结果,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一次自我检测的机会,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往往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证书助我成功应聘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从获得全国跨文化能力考试证书到跨文化实践应用的故事。


正如我前面所介绍的,我本科是英语师范专业的,比较理想的职业当然就是当一名英语教师。但是大家在网上查询资料或者做一下调研都可以知道,教师岗位其实是非常卷的,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城市,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能力要求其中就包括跨文化意识。所以我想取得了全国跨文化能力考试暨竞赛证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证明,在备考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实现个人“以赛促学”的成长,提升了我个人的能力,助力了我的求职。


在取得证书之后,我去应聘了第135届广交会的志愿者。面试官看到我有跨文化能力考试证书当即就让我通过了


后来我又参加了中国印尼“汉语桥”的项目,和印尼的小伙伴们沟通一些商业问题等。仔细回顾,我都会觉得“跨文化”其实贯穿了我大学甚至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当初备考时总结、扩展的知识现在也是真真切切地运用在了我的实际生活当中

参与中国印尼“汉语桥”项目
(正中举牌的为作者)


跨文化能力考试从我当初的一次不经意的“尝试”,变成了我现在的“机遇”。很难不惊叹人生那么长,真的说不定当初的某个不经意的决定或事件最后会像回旋镖一样在未来改变或帮助了自己。



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跨文化考试经验的一点分享,希望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也衷心祝愿大家能在接下来的考试和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

让未来更加游刃有余!


【相关阅读】

11月跨文化能力考试报名仅剩11天,早考早拿证~

跨文化能力考试如何赋能求职,提升职场竞争力?

2024年11月全国跨文化能力考试(ICT)备考看过来!

ICT大家说 | 参加跨文化能力考试有什么收获?听听考生们怎么说




专注跨文化教学、测评、研究及相关赛事

跨文化教学与测评
发布全国跨文化能力考试、跨文化能力大赛、跨文化能力教学与测评研究相关信息;发布相关学术资源、论坛会议、研修培训等信息;为跨文化体验和经历提供专家释疑。 账号主体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