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探索代表工作新路径
本届以来,镇江人大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探索“支部建在代表小组上”新模式,共成立市、县、乡三级功能型党支部244个,将全市3035名五级党员人大代表全部纳入党组织双重管理,把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代表小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代表高标准履职。该做法被全国人大《人大工作研究》《联络动态》专题刊发推广,获《中国人大》杂志、“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
聚焦政治引领,把好代表履职方向。组织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参加全市人大系统迎七一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交流会、人大代表政治建设培训班、人大代表履职交流会、“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等,引导代表加强理论武装,提升履职能力。各代表小组党支部均在代表联络站建有嵌入式标准化党建阵地,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平台的政治引领和保障功能。截至日前,共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参加政治学习活动1500多场。
聚焦组织引领,激发代表履职活力。2023年出台《关于深化代表小组党支部活动的实施意见》,从对党忠诚、服务大局、联系群众、勤勉尽责、争先创优等方面明确代表小组党支部活动内容和要求。2024年出台《关于以“两个融入”深化“代表小组建支部”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代表小组党支部阵地建设融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代表小组党支部工作融入市委“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以融合式党建工作深化代表小组党支部建设。同时,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关于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完善人大代表履职评价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对代表小组党支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履职评价激励等方面如何发挥作用作出规范。
聚焦示范引领,提升代表履职质效。将在镇全国、省人大代表编入市人大代表小组党支部,实现多层级人大代表联动交流;将支部活动和代表履职融合推进,实现党建和业务互融互促。各代表小组党支部每季度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视察,代表参加率平均达80%以上,形成了《新发展理念下镇江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等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帮项目攻坚、让企业敢干”专项工作、“坚定信心推动实干”专题行动等,仅参加市人大组织的活动就超过350人次。2024年11月,连续第11年开展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统一接待选民日活动,3141名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坚定信心 推动实干——汇聚民意谋发展”主题,深入317个接待点接待选民群众6474人,收集意见、建议和诉求4563件。代表履职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以魏巧、郭琰、金怡等为代表的先进典型。
激活“监督末梢” 守好“人民家产”
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人大的新使命。近年来,镇江人大率先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总结形成乡镇人大监督国有和集体资产“356”工作法。2024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现场会,在全省推广镇级资产监督工作。202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预算工委分别刊发简报介绍经验做法。目前,已有省内外50余批次考察团先后到镇江专题考察学习,镇级资产监督已成为镇江人大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聚焦“新课题”,深层次开展实践探索。基层实践中,镇江人大敏锐地发现资产报告制度尚未延伸至乡镇最基层,而镇级资产构成复杂、分布零散、底数不清、效益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应当成为人大监督重点关注的领域。自本届以来,镇江人大探索开展镇级资产监督工作,从导墅镇首次试点,到丹阳市局部推广,再到镇江市全面推开,由点到面、先易后难,逐步实现全市乡镇、街道资产报告全覆盖,促进镇级资产得到合理配置、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
探求“新路径”,系统性提炼经验做法。通过“点”上探索、“线”上拓展、“面”上推广,镇江人大总结形成乡镇人大监督国有和集体资产“356”工作法,为资产监督贡献了一套可复制、能推广的“镇江方案”。即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三方通力”,守紧百姓钱袋子,架起百姓连心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集体资产、自然资源资产、投资资产、遗留资产“五大重点”分类监管,实现资产监督“全口径、全覆盖”;单位自查和人大检查、主席团初审和人代会审议、交办问题和督办整改“六项措施”形成闭环管理,让报告制度行之有规、动之有矩。
矢志“新突破”,全方位提升工作质效。开展镇级资产监督,有效帮助基层政府晒“账本”、亮“家底”、查“短板”、补“漏洞”,全市累计摸清乡镇街道国有资产1660.55亿元,集体资产115.74亿元,建设用地49.76万亩,形成了国有和集体资产的“明白账”“延续账”。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资产盘活工作,全市累计盘活低效闲置资产100余项,为财政增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支撑和资产保障。
新征程上,镇江人大将持续加强和改进镇级资产监督工作,积极探索将监督范围向村组集体资产延伸,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356”工作法,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人民家产”,为加快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持续贡献人大力量。
笃行实干谋新路、坚定信心促发展
本届以来,镇江人大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创新人大工作机制,久久为功助力镇江高质量发展。
顺应时代要求,探索人大工作新模式。坚持“运用人大思维跟上市委步伐,运用人大方式支持政府工作,运用人大办法解决现实问题”,先后围绕党中央“经济要稳住”重大要求,开展“稳住经济大盘”专项评议;策应市委“项目攻坚突破年”部署,推进“帮项目攻坚,让企业敢干”专项工作;针对发展信心不足问题,实施“坚定信心推动实干”专题行动。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确定工作主题,并以此统领全市人大工作,已经成为镇江人大履职的自觉行动和工作惯例。
呼应中心工作,打出人大履职组合拳。坚持“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一方面,创新架构增合力。设立由主任会议成员任组长的5个工作组,分别联系各县区、挂钩重大项目,推动全市各级人大开展协同监督;组内各委办室分别在相关重点领域灵活开展“一委一主题”监督。另一方面,综合施策提效能。注重立法权与监督权的有机衔接,将专题行动涉及的地方性条例作为正式项目或调研项目纳入立法计划;注重重大事项决定权与监督权的高效贯通,围绕专题行动主题作出决定为监督提供遵循;注重多种监督形式的综合运用,以执法检查、政情通报、专题视察、专题询问等监督形式破解发展堵点瓶颈、检视部门工作成效;注重强化监督的刚性约束,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推动具体问题“当年提出当年解决”、长期诉求“明确路径、分步落实”。
回应社会期盼,推动民声民意真落地。积极打造民声民意征集梳理、转化交办、整改落实的工作闭环。一方面,拓宽民意征集渠道,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各级代表每年围绕专题行动履职超过500人次;召开常委会列席代表座谈会,编印涵盖200条代表建议的18份《代表之声》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促进民智民愿高效转化。发挥经济监督联系点作用,高频次、不定期走访联系点单位,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课题,上门征求联系点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建议,努力将民声民意转化为人大声音。另一方面,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让制度优势转为治理优势。三年来,先后组织对10家主要经济部门开展专项评议、14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法检“两长”进行述职评议,集中反馈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建议,明确整改时限、适时开展“回头看”,以“长出牙齿”的监督刚性,持续推动部门和领导干部转作风、提效能,有力推动了哈电、哈气轮等一批优质重大项目落地镇江、加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