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根茎类食物,就没有不受欢迎的!
瞅瞅最近是红薯、莲藕、山药、马铃薯都吃了个遍。
倒是许久没在饭桌上正经吃芋头了,这次就搞一道特别一点的!
芋仔粄是一道传统的客家小吃,叫法各地有些出入,有称为粄的,也有叫芋仔板的。
外形上,粄更偏向于今天做的“元宝”形状,而板则像是一个不规则的棋子;
但用料都一样,小芋头跟薯粉。
做这类食物,一般都选用小芋头,黏性更强,做出来的粄会更糯更滑;
芋仔粄还有个别称,叫溜溜子,等下煮完,就能晓得,取得怪形象的。
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视频教程吧👇
- 食材准备 -
芋仔粄:芋艿5~6个(煮熟去皮后的重量约300g) 木薯粉100g
汤:猪肉末100g 笋片60g 鲜香菇60g 鸡蛋1个 盐3g 生抽8g 蚝油8g 白胡椒粉1g 芹菜段10g
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制作步骤吧👇
1.香菇洗净后切片,笋切片备用
2.芋艿用清水洗净后,冷水下锅煮熟(约煮了25分钟),趁热取出去皮压成泥,加入木薯粉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小心烫手哦)
3.取一小撮面团,搓长对折捏一下做成生胚子备用
4.热锅倒油,加入猪肉末炒香,再加入香菇片、笋片翻炒出水分;加入盐、生抽、蚝油、白胡椒粉调味;倒入500g热水煮沸后,一边倒入鸡蛋液一边搅拌均匀,撒上少许芹菜即可关火盛出碗中
另烧一锅热水,加少许盐调味,下芋仔生胚煮到全部浮起再煮1分钟,捞出到盛有汤的碗中拌匀即可
先前说芋仔粄的别称为“溜溜子”,看到煮熟后的模样,很多人应该不会再发出疑问了叭~
瞅这通体滑溜,无骨但有形的样子,摊在碗里却不会软趴趴的;
软而不趴,是不是溜溜,但又衬得上一个子字。
这种视觉“感受”可以延续到口感上,只不过吃进嘴里的芋仔粄,滑溜转为软糯。
它就像是一块实体的“棉花糖”,入嘴未化,能真切感受到的那种柔!
配合着咸淡适宜的汤底,夹杂着点细碎的肉末,吧唧吧唧嘴,一碗见底;
一旁的家人发出一声喟叹,引得我打了个饱嗝,通身舒畅~
1.木薯粉的用量具体看芋艿的干湿程度来增减哦,揉成一个不粘手且柔软的面团即可
2.如果嫌麻烦,生胚也可直接搓成长条即可(每一个生胚的重量约8~10g哦)
3.汤也可以换成自己喜欢的配菜煮哦
你还吃过哪些特别的搭配呢?
文末留言和大家分享!
不想错过阿桃的推送,记得星标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