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控股矿山开发利用格局及特点
作 者:仇巍巍 ¹,吴初国 ¹,吴琪 ¹,葛振华 ¹,李政 ¹,朱先云 ¹,张必欣 ¹,郑嘉明 ²
单 位:1.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2.山东科技大学
2012 年以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增速也明显减缓,全球矿业形势处于低潮期,尤其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即“三去一降一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形势也达到了近些年的最低点,随着2017 年全球经济回暖,矿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也逐年变好。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必需的基础原材料,矿产资源领域的博弈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阵地,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随着国内外影响因素波动的同时,如何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国有控股矿山必须承担重要的战略使命(国有控股矿山指的是国有资产股份比例大于50%的内资矿山)。ULLAH 等分析了冲突对全球40 个主要能源消费经济体的能源安全风险的影响,得出长期能源安全的风险随着冲突的增加反而下降,金融发展的加快和技术创新有利于降低能源安全风险。NOVIKAU分析了43 篇有关能源问题的文章,得出长时间以来关于能源问题的讨论方向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政策方面仍然侧重于外交政策、供应商和能源的多样化,以及战略能源储备等。WANG 等从能源供应安全、能源利用安全和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稳定性三个维度构建了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分析得出中国能源安全一直处于全球平均水平,能源利用安全维度呈下降趋势。葛振华等分析了全国私营矿山的开发利用情况,指出私营矿山在缓解我国能源供给紧张局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吴琪等对全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加大对能源矿产、战略性矿产矿业投资力度,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左更等通过分析美国如何保护锑资源供应提出了开发本土资源增强核心保障能力、重视周边友好国家关键矿产合作,以及重视综合利用和重点矿产差异化等措施。本文基于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数据(文中提及的矿山均为非油气矿山),从国有控股矿山开发利用格局和发展趋势角度分析研究国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更好地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提供参考并给出建议。
我国国有控股矿山分布格局
2022 年,全国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的国有控股矿山合计5 786 个,同比增长4.3%,占全国内资矿山的15.2%;从业人员201.5 万人,同比增长0.2%,占全国内资矿山的59.7%;年产矿石量53.5 亿t,同比增长9.0%,占全国内资矿山的50.1%,占全国矿山矿石总产量的48.9%;工业总产值21 358.2 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全国内资矿山开发利用总产值的64.0%,占全国矿山开发利用总产值的62.8%,占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8%;矿产品销售收入20 902.2 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全国内资矿山矿产品销售收入的64.4%,占全国矿山矿产品销售收入的63.4%;企业年利润6 547.4 亿元,同比增长27.7%,占全国内资矿山企业利润的63.5%,占全国矿山企业利润的62.2%;年税费总额5 372.9 亿元,占全国内资矿产开发年税费总额的59.9%,占全国矿产开发年税费总额的58.7%。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国有控股矿山数量占比不高,但无论产量还是经济效益在内资矿山和全国矿山中均占有较大份额。
1.1 我国国有控股矿山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截至2022 年底,我国国有控股矿山遍布全国30个省(区、市),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其中,西部地区43.9%,中部地区30.5%,合计达74.4%。从六大行政区来看,国有控股矿山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合计达42.7%(表1)。从分省(区、市)的情况看,全国有30% 的省(区、市)国有控股矿山在本地区内资矿山中占比超过20.0%,有20%的省(区、市)国有控股矿山在本地区内资矿山占比在30.0%以上,其中,北京、江苏、天津和西藏四省(区、市)的国有控股矿山占本地区内资矿山比例超过40.0%。国有控股矿山占本地区内资矿山比例较低的省(区、市)主要有四川、吉林、重庆、河北、贵州和内蒙古等,占比不足10.0%。
1.2 我国国有控股矿山规模以中大型为主
国有控股矿山数量在我国矿山中占比相对较小,但规模为中大型的国有控股矿山比例达到73.6%,占全国中大型矿山的44.6%。其中,大型国有控股矿山2 687 个,占全国大型矿山的28.1%;中型国有控股矿山1 572 个,占全国中型矿山的14.6%;小型国有控股矿山1 527 个,只占全国小型矿山的8.5%(表2)。
1.3 我国国有控股矿山主要为能源类矿产,煤炭和稀土占比突出
目前,我国国有控股矿山涉及的矿种有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共计四大类130 多个矿种,生产状态的国有控股矿山涉及近110个矿种。从矿种来看,国有控股矿山的从业人员、矿石产量等主要指标在我国各矿种矿山中均占有较大份额。其中,能源矿产的各项经济指标占比较高,煤炭更为突出;此外,作为战略稀缺资源的稀土金属矿产的各项指标均接近100%。由此可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的生产几乎完全由国家掌控(表3)。
就国有控股矿山而言,能源矿产、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山数量最多,占整个国有控股矿山的比重均超过30%,其次是有色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和贵金属矿产,其他矿产占比相对较少(表4)。矿种中煤炭所占的比重最为突出,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均超过70%。
我国国有控股矿山投入格局
2.1 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我国矿山企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但国有控股矿山从业人员数量基本稳定。2022 年,国有控股矿山从业人员占全国矿山从业人员的58.8%,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合计占全国国有控股矿山从业人员的78.9%(图1)。从各省(区、市)的情况来看,国有控股矿山从业人员较多的省(区、市)有山西(30.4%)、河南(9.5%)、山东(7.4%)、安徽(6.2%)、陕西(5.8%)、内蒙古(5.6%)6 省(区),合计占全国国有控股矿山从业人员的64.9%。
2.2 固定资产投资在中西部地区占据重要地位
2022 年,全国国有控股矿山固定资产投资额3 385.9 亿元,占全国矿山固定资产开发总投资额的45.1%,相比于其他内资企业投资额稍低。从投资区域分布的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较高,合计占全国国有控股矿山投资额的80.4%。从各省(区、市)的情况来看,国有控股矿山固定资产投资额较高的省(区、市)有山西(16.9%)、陕西(12.1%)、内蒙古(9.6%)、山东(7.3%)、安徽(7.1%)、河南(5.7%)、新疆(4.1%)、甘肃(4.1%)、贵州(3.8%)和黑龙江(3.3%)10 省(区),合计占全国国有控股矿山投资额的74.0%。
我国国有控股矿山的发展趋势
3.1 国有控股矿山数量开始回升
经多次矿业开发秩序整顿,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矿山数量整体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13—2022 年间整体下降超过60%。其中,国有控股矿山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相较于2013 年,2022 年下降了超过20%,但在近三年有一定幅度的回升,2022 年较2019 年增长了20%,并且在全国矿山数量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图2)。
3.2 国有控股矿山投入占比呈现多元趋势
从矿山投入情况来看,2013—2022 年间,国有控股矿山从业人员数量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下降幅度超过了30%,但整体占比呈现小幅上升趋势,2022 年从业人员占比已接近60%。固定资产投资额初期受矿业经济不景气和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逐年下降,到2017 年,我国国有控股矿山固定资产投资额曾降至1 400 亿元左右,然后随着矿业市场的逐渐复苏,固定资产投资额也逐步回升,2022 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已超过2013 年30%以上,但整体矿业投资额增幅更为显著,国有控股矿山企业投资额占比仍呈下降趋势(图3)。
3.3 国有控股矿山矿石产量和占比同升
近年来,我国国有控股矿山的矿石产量在2016年达到最低点,之后逐步回升,2022 年矿石产量较2013 年涨幅超过50%。国有控股矿山矿石产量占全国矿山矿石产量的占比也由2013 年的39.9%上升至2022 年的48.9%。内资非国有控股矿山矿石产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非内资矿山的矿石产量较为平稳,占比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图4),2022 年国有控股矿山矿石产量占比首次超过内资非国有控股矿山占比。
3.4 国有控股矿山主要经济指标创新高
受全球经济疲软和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我国国有控股矿山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下降,在2015年降至2013—2022 年间的谷底,尤其是利润总额下降了近90%(图5)。2016 年以来,受“供给侧改革”和国际矿产品价格反弹等因素的影响,国有控股矿山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大幅回升,2022 年利润总额较2013 年增长了超过4 倍,较最低点2015 年增长了超过45 倍;同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三类经济指标在全国整体矿山占比整体较为平稳,其中,销售收入占比下降了6 个百分点。
国有控股矿山助力我国矿业高质量发展
4.1 “电池矿物”
新冠肺炎疫情结束之后,全球大宗矿产品市场进入了新一轮快速调整通道,但与新能源紧密相关的“电池矿物”等高技术矿产迎来了持续上升的空间,“电池矿物”中的部分矿种还具备爆发性的增长潜力,因此,选用锂、钴、镍、锰和石墨作为代表性的“电池矿物”进行分析。图6 展示了2022 年主矿产为“电池矿物”的国有控股矿山情况在主矿产为“电池矿物”的所有矿山数据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生产指标和经济指标均占据较大优势,集中度较高。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在高技术矿产开发中国有控股矿山还是遥遥领先,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6 2022年主矿产为“电池矿物”的国有控股矿山总体格局
4.2 绿色矿山
绿色矿山建设事关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07 年由原国土资源部提出绿色矿山,截至2020 年初,自然资源部将953 家矿山企业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同时部分省份也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各地具体的方案,自有绿色矿山统计数据以来绿色矿山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22 年底,国家级绿色矿山中国有控股矿山占比接近60%,省级绿色矿山中国有控股矿山占比超过20%(图7),说明国有控股矿山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且已有成效。
4.3 生产效率
国有控股矿山具有规模大、从业人员稳定等特点,但从2013—2022 年数据来看,在生产效率和人均经济效益方面,非内资矿山一直处于显著领先地位。2022 年,非内资矿山人均矿石产量达到了国有控股矿山人均矿石产量的两倍以上(图8(a))。与内资非国有控股矿山相比而言,国有控股矿山只在人均矿石产量落后于内资非国有控股矿山(图8(a)),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利润方面均高于内资非国有控股矿山(图8(b)和图8(c))。人均利润方面非内资矿山超过了国有控股矿山人均利润40%(图8(d))。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虽然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长期以来一些重要能源和矿物原料的短缺一直是影响我国能源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有控股矿山的健康发展是缓解这一问题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自然资源部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论如下所述。
目前,我国国有控股矿山整体发展较为平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中大型为主,生产工艺技术较为先进,人均产值较高,体现了我国国有控股矿山具有较大的规模性和较高的集约性。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有控股矿山占主导地位,其中,在重要的能源矿产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三稀”矿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尤其在稀土金属矿产中占有绝对优势,在“电池矿物”主要矿种的开发利用中占比较高,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总体来说,国有控股矿山开发利用整体情况较为合理,对于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但生产效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5.2 展望
近年来全球经济逐渐回暖,国际上部分地区局势动荡,矿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但“黑天鹅”事件和地缘政治领域风险仍然很高,逆全球化思潮仍此起彼伏,矿产资源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国际形势的严峻复杂性及诸多不确定性大大增强。而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一是要继续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尤其是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高质量开发利用,从而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减少矿山废弃物排放量,这其中国有控股矿山应成为支柱性力量;二是“三稀”矿产具有较高的科技附加值,其中,某一矿种可能随着技术的创新会瞬时改变供需平衡成为全球矿产资源供需的焦点,对于“三稀”等重要矿产,应该进一步加强国有控股的战略布局,增强在全球“三稀”矿产市场的话语权,建立“三稀”矿产国家储备体系,从而实现“资源自立”;三是对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等相关矿产,可适当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度,增强市场活力。
第一作者简介
仇巍巍:男,汉族,江苏响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管理、研究和信息化工作。单位: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
通讯作者简介
吴初国:男,汉族,湖北黄冈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统计及形势分析研究工作。单位: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
引用格式
仇巍巍,吴初国,吴琪,等.我国国有控股矿山开发利用格局及特点[J]. 中国矿业,2024,33(9):12-19.
QIU Weiwei,WU Chuguo,WU Qi,et 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owned holding mines in China[J]. China Mining Magazine,2024,33(9):12-19.
下载全文
识别二维码 查看全文
《中国矿业》(China Mining Magazine)创刊于1992年,月刊,中国矿业联合会主管、主办,《中国矿业》杂志社有限公司编辑、出版的覆盖矿业全产业链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类科技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也是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地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CT3级期刊,被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Q2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万方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瑞典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数据库(DOAJ)、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A)、美国全学科学术全文数据库(EBSCO)、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哥白尼索引期刊数据库(ICI World of Journals)、哥白尼精选数据库(ICI Master List)、乌利希期刊指南数据库(Ulrichsweb)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