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朱元璋设立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把原属广西的钦北防地区、粤西地区、海南岛划给了广东。自此,钦北防地区、粤西地区、海南岛一直隶属于广东,历经明朝、清朝、民国、新中国初期。
梧州在明朝时就是两广总督府以及两广总兵府两广总镇府的所在地。
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明宪宗皇帝钦定在梧州设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辖两广。总督府建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位于梧州府城东北(今市第一幼儿园一带),正堂五楹,正堂门前有坊,其南曰"节制两藩",东曰"岭海肃清",西曰"民物安阜"。一并开设的还有总镇府、总兵府,以及三府会议号令所总府。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中央政府向地方政权钦派三把尚方宝剑、代天子行狩的机构。它们的设立标志着影响明清两代的都抚制度正式形成。同时,梧州也成为了当时岭南地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六月,两广总督吴桂芳奏请朝廷,以军令、战报和征调军队较困难为由,将总督府从广西梧州迁往肇庆。从此,肇庆不仅是西江一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成为两广军事重镇。
1470年总镇两广太监设立。总镇两广太监、两广总兵、两广总督形成了两广总府的三堂体制。两广的管理体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自成化六年(1470)设总镇两广太监起,至嘉靖十八年(1539),共69年,历任14位总镇两广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