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工务署首个混凝土模块(C-MiC)顺利吊装

文摘   2025-01-11 22:45   河南  

近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建设,由中海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建筑”)承建的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宿舍楼(以下简称“项目”)完成首件混凝土模块吊装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区科学家谷B2地块,总建筑面积6.83万㎡





“一个模块一套房”,吊装落位即“交房”

项目在1#楼(瑶光楼)宿舍单元采用中建海龙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C-MiC),将施工现场“前置”到工厂,在工厂内完成模块结构体系搭建、机电管线铺设、卫浴装修等一系列建设工序后,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可靠的连接组装,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
混凝土模块样板间实景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运用的单个混凝土模块规格达到4.29m*9.45m*3.6m是目前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单体产品中体量最大的。每个模块即为一间宿舍,配备高标准精装修,待吊装完成并配置简单家具后,即可拎包入住。项目共使用32个模块,可满足约60人住宿需求

此外,项目还采用中建海龙原创的MiMEP机电模块化技术,通过BIM正向设计,精准实现机电管线的集成化工厂生产和现场拼装。该技术可有效解决机房管线“打架”问题,相较于传统工艺,可使人工投入减少60%机电安装废弃物减少80%

项目整体效果图

建设管理方面,项目还运用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对人员、施工进度、物资、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监管,大幅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精细化、质量化及可视化水平。


让建筑“发电”,做好近零碳建筑“加减法”


作为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第四批试点项目,项目深度融合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巧妙运用“加减法”实现近零碳目标。“加法”在于运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和光储直柔系统,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减法”则是通过模块整体减碳、管综集成减碳和施工管理减碳等创新手段,有效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全面落实全过程绿色建造理念。

项目光储直柔供能效果图
项目主体建筑全面运用光储直柔系统,将光伏发电、高效储能、直流配电与柔性用电有机融合,大幅提升能源利用的效率与灵活度。园区整体达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1#楼和3#楼达到三星级。其中3#楼凭借楼宇光伏系统实现能耗产销平衡,成为城市近零碳建筑的建设范例
项目各项减碳数据汇总表

项目外立面广泛运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采用中国建筑兴业自主研发仿混凝土幕墙和双玻透光幕墙产品,在最大化利用太阳能的同时,打造兼具美观性和功能性的“第六立面”。BIPV技术在项目中安装面积达到3071.53㎡,装机容量217.25kWp,预计年发电量可达到17.13万kWh

项目在临时建筑中首次示范应用光储直柔系统,配置高效设备进行能耗监测,绿电使用比例超40%,实施期间累计减少1042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成为首个荣获深圳市光储直柔试点建筑称号的临时建筑
临建项目部整体实景图

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深圳计量院项目不仅展现了绿色建造的前沿成果,也为计量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将为我国计量科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为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探索更多可能性。

来源:中海建筑,混凝土和UHPC,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防灾减灾材料与工程
信息和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