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为期三天的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落下帷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届论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为主题,邀请院士专家、行业领袖、企业代表,共话“绿色生产力”,共谋全面绿色转型新路径。
为激活产业“绿色”潜能,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论坛上发布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为产业绿色转型绘制“路线图”。论坛期间还举办了绿色低碳技术项目推介活动,为前沿低碳“黑科技”提供展示的舞台。
多项“全国首个”发布
创新成果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作为行业“风向标”,多项“全国首个”“深圳首创”的绿色发展成果在论坛上发布。据统计,论坛期间共发布各类成果30余项,涵盖碳足迹、低碳产业、绿色金融、ESG等多个领域。
其中,备受瞩目的全国首个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全流程落地实施成果在论坛上发布。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拥有了专属的标识,制定了科学的标准体系,搭建了统一的核算认证平台,开展了系统的认证实践,实现了碳足迹标识认证全流程落地实施,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
据悉,大湾区碳足迹标识具体产品涵盖电池、无人机、医疗器械、手机、贵金属饰品、纺织服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并于2023年上线了全国首个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为华为、华润、欣旺达等95家企业发放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231张,为大湾区产品出海提供了“绿色通行证”。
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认定规则体系在论坛上发布。这是全国首创具备深圳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认定“1+1+1+N”管理机制,以1个目录、1个认定管理办法、1个认定导则、N个技术规范为支撑,建立绿色低碳企业库和项目库,逐步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产业互认,加速区域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分论坛碳交易论坛上,《双碳目标下深圳碳金融创新实践白皮书》发布,全面梳理和总结了“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深圳在碳金融创新实践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为各界了解深圳碳金融创新实践提供重要窗口。
此外,《深圳国际低碳城2024年碳年报》、深圳地方标准《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碳排放核算指南》、绿色丝路双碳信息披露平台、《低碳会展活动实施指南》团体标准等重大成果在论坛上相继发布。
绿色“黑科技”轮番亮相
低碳产业大数据平台上线
不仅是“坐而论道”,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更多的是“以会促产”,为绿色低碳创新技术、应用场景、实践经验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论坛举办的绿色低碳技术项目推介活动中,一批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的绿色低碳前沿技术轮番亮相。
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展示了一项低成本、高安全的长时锌基液流电池技术。四川猛犸半导体有限公司则带来了全透明的发电玻璃,光电转换率可达8%。深圳市森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相变节能技术,可实现100%无需电源、长效恒温。南开大学于宏兵教授团队研发的脱氮除磷新材料能够有效解决水源地富营养化、黑臭水体等问题。
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家,此次参加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都收获良多。“通过论坛,一方面了解了更多碳中和、碳交易等绿色低碳领域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通过路演与产业界深入交流,获得了许多好的建议,希望能够将我们的技术真正落地。”深圳先进院博士后裴逸先说道。
首次参加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猛犸半导体总经理蒋玉东已经收获了不少潜在客户。“真正将低碳从政策引领性概念或技术逻辑,转化为产业化落地,深圳是我见过相关应用最多的地方之一。”据蒋玉东透露,猛犸半导体已经在现场和一些深圳本地幕墙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计划在深圳设立营销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还在论坛上发布了“DIKI产业智能分析平台”,以海量数据为支撑,开发智能分析工具,聚焦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找技术、寻人才、找资金、找合作、找政策、读报告等十大功能,以数据赋能绿色产业创新。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国际代表分享实践经验
“国际化”一直是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不变的基色。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城市碳中和与产业合作”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研讨对接会在论坛期间举行,来自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泊尔等国家的代表,交流分享了各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成功经验。
韩国首尔市交通室交通政策课项目经理李采娟,分享了首尔市推出的“气候同行卡”。为了倡导公众绿色出行,首尔制定了降低交通成本政策,于今年1月推出价格实惠的气候同行卡,可不限使用次数,覆盖所有地铁线路、城市线路、公交车、共享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受到市民欢迎。
据李采娟介绍,首尔研究所研究表明,自气候同行卡推出以来,持卡用户每周公交使用次数增加了2.34次,约37%的用户减少了汽车的使用。据统计,该政策推出以来,首尔减少了约1万吨温室气体排放,相当于种植了354万棵树,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
来自马来西亚槟城州槟岛市政厅的建筑师朱正新,分享了当地绿色交通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经验。据他介绍,槟城为鼓励公众自行车出行,设置了205公里的自行车道网络,建成了专门为自行车设计的螺旋桥等设施,每年可减少约1600吨的碳排放。在绿色建筑方面,槟城已有84座建筑通过绿色建筑认证,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0.53万吨。
对接会上,来自日本的京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特别代表内田东吾,介绍了京都能源转型的系列举措。来自尼泊尔苏尔约达亚市的政府高级土木工程师Dipesh Acharya分享了当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转型经验。
此外,东亚碳中和城市加速器、绿色城市企业联盟等项目在会上发布,澳门绿色低碳产业协会、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深圳市国际低碳论坛发展中心三方进行了合作签约。通过对接会,加强了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其地区伙伴的交流与合作。
践行“零碳办会”
共绘发展新篇章
自2013年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举办至今已有12年时间。12年来,论坛不仅是探索绿色发展的高地、展示前沿技术的舞台、推动国际合作的桥梁,更是实践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先锋代表。用能发芽的“种子纸”特制的嘉宾证,用咖啡渣再生制作的笔记本,氢能供餐车,瓦楞纸展板……无不彰显着“绿色办会”的理念。采用碳中和方式,本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实现了零碳排放。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已连续4年为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开展碳核算工作,该研究院环境所副所长唐云鹭见证着论坛的不断成长。“可以明显感觉到两个变化,一是论坛组委会工作人员的绿色低碳意识越来越高,能够在前置工作中制定完善的减排计划。二是在硬件上,论坛将许多新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融入办会点滴,例如本届的特制嘉宾证就在‘碳圈’引起了热烈反响。”
不光展示新技术,本届论坛还迎来了许多“老朋友”,为论坛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建议,论坛可打造成虚实结合、功能集成的数字化平台,通过论坛品牌引领发展方向,聚集产业人才,交流创新思想,带动资金和交易,推动更多实验室里的技术走向规模化生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提到,从首届论坛举办至今,办会的行政层级在逐年降低,实际上这正是论坛从最初的义务宣传,走向落地、面向市场、连接产业的体现。更多的企业来参加论坛,在这里获取信息、展示技术、建立合作,这也是论坛越办越好的原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戴彦德表示,“双碳”目标要求实现能源系统电力化、电力系统低碳化、低碳系统分布化、分布系统网联化、网联系统智慧化,这些“化”应如何实现?他建议,未来论坛的“坐而论道”可以向这些主题延伸。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建议论坛发挥深圳技术创新优势,为中国制定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贡献力量。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康艳兵则建议论坛走向市场化办会,盘活技术、产业、园区、项目、企业、投资等多重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