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应届毕业生挤破头想要进入阿里、腾讯、小米、京东、拼多多等大厂时,他们的前辈已经在这些曾经辉煌的大厂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
这里不再有那些令人疲惫的企业愿景(PUA),没有了那些让人疲惫的狼性文化(996),没有了那些让人头疼的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没有了那些永远做不完的PPT,没有了那些永无止境的会议。
这里有的是按时下班的人群,有着相处和谐的同事,有着正常的工作节奏,还有到点就发放的工资。
乐视和苏宁便是这类没落大厂的代表,不是阿里腾讯去不起,而是乐视苏宁更有性价比。
公司的好坏
与普通员工关系真的不大
当贾会计还在国内的时候,乐视的员工往往要工作到很晚才能下班,大家都在暗暗比较谁更晚下班。
然而,其中至少有70%的人是在进行无效的加班,他们只是害怕早退会影响团队的气氛。
这就是中国职场中独特的酱缸文化,它强迫每个员工都变成“演员”,每天都要上演《996我很忙》的戏剧。
基层员工向中层展示他们的努力,中层向高层展示,而高层则向老板展示。
结果,一个原本应该专注于业务的公司变成了影视学院,那些演技最好的“影帝”将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贾会计离开后,乐视一度群龙无首,陷入短暂的混乱。
然而,在这场风波过后,那些留下来的老员工们团结起来,成立了一个员工自治的组织,接手了乐视的管理。
令人惊讶的是,没有了老板的乐视,不仅没有走向破产,反而在这个员工自治的模式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一度实现了盈利!
乐视的员工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过四处分销《甄嬛传》的版权,每年都能获得数千万的版税。
对于大企业来说,这几千万可能只是“半个小目标”。
但正是这笔收入,让乐视在没有老板瞎折腾的情况下,养活了200多名幸存的员工。乐视的平均年薪高达27万!
员工们表示,现在他们几乎不开会,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固定的。最多几个高层每个月碰头一次,投票决定下重要的事务。
阿里、腾讯、华为等大厂员工,加班如命,开会不断,PPT狂卷,但收入却与轻松躺平的乐视员工相差无几。
这究竟是何原因?原来,这都因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
乐视挣到的钱,无需分给贾跃亭或股东,直接可以分给员工。
乐视的故事告诉我们:公司的好坏,与普通员工关系真的不大。
都是打工人
别有资本家思维
曾经,苏宁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二,每年的营收仅次于华为。
那时候,苏宁员工每天都要开会,这些会议往往安排在下班后,让人感觉公司故意不让他们按时下班,于是苏宁被戏称为“夜总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苏宁员工说,公司曾经引进了一名来自阿里的高管。
这位高管擅长制作精美的PPT,喜欢讲一些听起来很专业的网络名词,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能力。
为了在公司中刷存在感,他每个月都会启动一个新项目,一年到头不仅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收益,反而浪费了几个亿的费用。
年终总结时,老板质问他为什么投了这么多钱却没有看到任何效果。他回答说,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
尽管苏宁一直在高喊“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转型”,但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解释这种思维或转型究竟是什么。
如今,苏宁已经垮了,没有钱了,那些所谓的阿里精英也开始绕着苏宁走。
老员工纷纷辞职,被劝退,总部的人少了一大半,再也没有往日的喧闹,整个公司呈现出萧条的模样。
但留下来的苏宁员工讲,他们更喜欢现在的苏宁——小国寡民,自得其乐。
首先,很多部门已经没有营销费用了,这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再承担额外的任务,只需要专注于本职工作。
这使得员工们可以按时下班,一位长期实行996工作制的老员工感叹道,现在6点下班感觉就像多了一天假期一样,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其次,当公司陷入困境时,同事之间的攀比心理也随之消失,人们不再痴迷于升职加薪。
心态变得更加平和,部门利益和个人得失的纷争也变得稀少。
最重要的是,工资仍然准时发放,除了高管之外,普通员工的工资并没有减少。
尽管过去在公司营收繁荣时,需要加班加点、熬夜工作,但现在的实际收入与那时并无太大差异。
这表明,无论公司状况如何,打工人的生活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最终,我们仍然老老实实地领取一份固定的工资。
苏宁的故事与乐视相似,当公司垮掉的同时,员工们也迎来了轻松的生活,不再需要表演和加班,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生活质量因此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位在苏宁上了4年班的95后员工说:前几天他接到了一家大厂的offer,工资比苏宁高80%,但他不准备去了。
因为到大厂工作量会成倍增长,不能按时下班,没有个人生活,还要熟悉新的环境,这些损失80%的工资根本弥补不了。
所以打工人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别被老板PUA,拿着基层的薪水干着高管的活儿。
我认识一个华为的员工,他经常担心如果任总离开了公司怎么办?中国的未来怎么办?
我想说,大家都是打工人,别有资本家思维好吗?
那怎么星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