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非遗新增5项!有你熟悉的吗?

政务   2024-11-17 13:43   广东  











花都非遗

再添新彩






近日
花都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公布
新增5项,分别是
金羊石传说
梯面古树茶制作技艺
梯面山水豆腐花制作技艺
核桃镶嵌技艺
御史大王诞
至此
花都区共有非遗项目41
国家级2项,省级3
市级9项,区级27
新增项目具体是什么内容?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金羊石传说







在联民村羊石岭上,存在着一个被称为“金羊石”的巨石群,这些巨石高十多米,总面积达150平方米。相传“五仙”下凡送稻,遇见在高百丈山上牧羊的杨大仙,杨大仙为了感谢五仙,便送了五只健壮的羊给五仙作为坐骑,羊衔稻穗,跟随五仙离开。送走五仙后,天作金光,杨大仙将羊群点化成石。五羊完成送稻使命返回高百丈山,看见群族都已化为巨石,随之也化石相伴。


“金羊石传说”至少可追溯到清代,当地村民认为“金羊石传说”与“五羊传说”同根同源,是在花都地区的衍生和本土化演变。当地村民通过多种方式传承这个传说,包括传唱客家山歌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如今,梯面镇党群服务中心前建有金羊石像,成为激励村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毅前行的象征。这个传说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02



梯面古树茶制作技艺





明清时期,梯面茶盛极一时。据清代《花县志》记载,梯面单竹坝(今西坑村)、李婆洞(今红山村)、曹洞(今五联村)等处,从前种茶颇盛,单竹坝茶与清远茶齐名,并销往海外。当下因种茶效益下滑,茶产业逐渐衰落,但梯面古树茶制作技艺仍然得以活态传承。


其中,“老茶婆”作为特色品种,源自广州市现存最大面积的古茶树群落——梯面千亩古茶园。制作时需攀高摘叶,经旺火快炒、揉捻、文火烘干等工序。其存放越久,茶香越浓,功效更佳,陈放六七年以上的被视为珍品。如今,红山村、西坑村等地村民仍通过家族和师徒传承方式延续茶文化,并有传承人积极向社会和学校推广制茶技艺,致力于弘扬这一传统工艺。




03



梯面山水豆腐花制作技艺








梯面山水豆腐花源自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利用当地高山山泉水与优质黄豆,经苏家五代传承创新,成为特色美食。制作过程中,需浸泡黄豆、碾磨豆浆、煮沸过滤、点浆冷却等工序,制成的豆腐花外观洁白细腻,口感滑嫩,豆香扑鼻。1996年,第四代传承人苏育宏创立“花泉”品牌,制定豆腐花企业产品标准,引领行业发展,享誉当地和及广东省周边省份。


目前,花都地区有超过100家门店,不仅提供就业机会,还通过品牌化运营,将梯面山水豆腐花推广至全国10个品牌连锁商超,年销量高达600万杯,成为备受喜爱的美食佳品。







04



核桃镶嵌技艺








核桃作为“四大干果”之一,兼具营养与药用价值。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详细描述了以核桃为材料雕刻成的小舟,展示了核桃工艺品技艺的高超水平。二十世纪初,陕西艺人吴克勤将核桃镶嵌技艺引入,制作出精美工艺品。核桃镶嵌技艺以野生山核桃为原料,包括原料陈化、切割成片、果核清理、反复晾晒、设计规划、打磨拼接、定型固化、大漆涂装等多道工序,每件作品均独一无二,兼具艺术、收藏和经济价值。



2007年,第三代传承人吴铁军创新应用此技艺于核桃灯具及家具制作,并成立舜时家居用品公司,研发出100种现代生活日用品,屡获设计大奖,年产值超五百万。同时,该公司带动云南、陕西等地核桃产业发展,年采购核桃百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05



御史大王诞








御史大王诞是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独特的民俗活动,源于“逆水流神”传说,建水仙古庙予以祀奉御史何昶,并将其成神日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御史大王诞,活动从初八晚至初十晚,共三天,期间举办庆祝活动,一直延续至今。以水仙古庙为中心,涵盖多个村庄,参与者包括三华村徐姓村民、花都区内群众及珠三角徐氏、何氏宗亲。


该活动历史悠久,1995年重修水仙古庙后得到较大提升,近年升级为民俗文化节。核心内容有祭神、御史巡游、做大戏、登文塔、放河灯等,其中做大戏和御史巡游为重点。近年当地结合重阳敬老、扶孤助学等,并邀请其他非遗项目展示,使御史大王诞更加隆重热闹。











来源:花都区文化馆

编辑:穗琦

复核:王淼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热文精选

2024汽车创新大会访华团到花都交流,盛赞汽车产业发展“新”动力

世界冠军进校园!全国道德模范赖宣治工作室志愿服务队清远公益行圆满结束

两大重磅新政突袭!花都成交创新高,楼市趁势起飞!

稳抓经开区升级契机,广东院士助力花都政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

广州花都发布
花漾花都,官方发布——广州花都政务信息第一权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