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探索了多种提升性能的策略,包括负载高浓度锂离子和电解质、接枝更高密度或更长的聚电解新兴的晶体微孔材料为开发高性能和可持续的SSEs带来了绝佳的机会。其中,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坚固灵活的骨架、高度有序和开放的纳米通道、丰富可调的有机官能团以及优异的化学、热和机械稳定性,成为最具潜力的Li+导体之一。研究表明,由COF粉末制成的颗粒能够传导锂离子,显示了COF材料作为SSEs的潜力。尽管已经探索质链,或直接利用阴离子骨架,但在COF架构的最终设计和深化对Li+传输机制的理解方面仍存在重大挑战,这对优化Li+电导率、提高Li+转移数和最小化界面电阻至关重要。
近日,天津大学姜忠义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离子共价有机骨架膜,作为单Li+传导的固态电解质。该膜的设计中,阴离子基团充当Li+转运蛋白,决定Li+结合能力和释放能力;而含氧基团则充当Li+协同转运蛋白,通过在相邻的Li+转运蛋白之间创建中继位点,实现快速迁移。该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Li+电导率,高达1.7mS·cm-1,且在室温条件下,Li+转移数接近1。此外,该膜具有高柔性、低界面电阻和优异的室温循环稳定性。这项研究为开发固态电解质中下一代Li+导体铺平了道路。
相关研究工作以“Phosphorylat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Toward Ultrafast Single Lithium-Ion Transport”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图2. Li+传导与转运蛋白和协同转运蛋白的作用。(a) iCOFMs的Li+电导率;(b) TpMbh-R膜的7Li MAS NMR光谱中COF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和相应的FWHM(R=-PO3Li2,-SO3Li,-COOLi);(c) 不同转运蛋白与Li+的结合能;(d) 磷酸化CCF膜的T1弛豫时间和相应的活化能;(e) TFBMbh-PO3Li2和TpMbh-PO3Li2膜的静态红外光谱;(f) TpMbh-PO3Li2膜在有电压和无电压下的瞬态吸收红外光谱;(h) TFBMbh-PO3Li2(1663cm-1)和TpMbh-PO3Li2(1663和1725cm-1)中振动模式的超快能量弛豫动力学。
图4. iCOFMs中的电化学窗口、Li对称电池循环性能、Li+转移数和全电池性能。(a) TpMbh-PO3Li2膜的拉伸强度;(b) TpMbh-PO3Li2膜的力图和杨氏模量;c) COF膜的照片;(d) 柔性固态LFP/TpMbh-PO3Li2/Li软封装电池照明LED灯泡;(e) 在0.1mV·s-1下测量TpMbh-PO3Li2膜的线性扫描伏安法(LSV);(f) Li对称电池中TpMbh-PO3Li2膜的Li+转移数测量;LFP/TpMbh-PO3Li2/Li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g) 倍率性能、(h) 循环性能和(i) 充放电曲线。
总之,这项研究探索了iCOFMs作为超快单Li+传导的全固态电解质。在这些iCOFMs中,酸性基团充当Li+转运蛋白,含氧基团则充当Li+协同转运蛋白。研究发现,与-SO3-和-COO-基团相比,-PO32-基团最适合Li+传导,其Li+结合能力和Li+释放能力最高。此外,协同转运蛋白可以通过偶极相互作用捕获释放的Li+,并通过静电力将Li+输送到距离0.7nm的下一个转运蛋白。这种转运蛋白和协同转运蛋白之间的最佳相互作用,使得我们的磷酸化COF膜表现出高Li+电导率、Li+转移数、优异的柔韧性和低界面电阻。引人注目的是,这种膜在室温下表现出1.7mS·cm-1的离子电导率和0.90的高Li+迁移数,超越了当前最先进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这项研究中提出的Li+导电机制,将推动先进固态电解质的合理设计和可持续发展,iCOFMs将为超离子导体家族增添新成员。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3022
五分钟文献速读
上百种科研网站
帮你快速解决科研难题
点击下方
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