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了!英伟达纳入道琼斯指数,英特尔被取代

学术   2024-11-02 19:30   中国  
 Datawhale分享 
来源:量子位,编辑:Datawhale
时代变了!

最新消息,英伟达将在 2024 年 11 月 8 日替代英特尔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组成成员。

这是历史最悠久的美国市场指数之一,只有 30 家能代表美国工商业的上市公司有资格入选。

消息释出,英伟达股价上涨 2.9%,英特尔股价下跌 1.85%,道琼斯指数下跌 0.9%。

这一变动意味着,英特尔将结束在道琼斯指数中 25 年的任期,半导体行业巨变还在加速发生。

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上涨了 180%,而英特尔股价则下跌了一半以上。

这一年中,英伟达的市值膨胀至 3.3 万亿美元,仅次于苹果。英特尔则市值大缩水 2000 亿美元。

英特尔VS英伟达市值对比(截至今年2月)

英伟达的加入意味着道琼斯指数中将包含 4 家市值超万亿的科技公司(微软、苹果、亚马逊),目前全球 6 家万亿美元市值公司中,只有谷歌和 Meta 尚未加入。

今年英特尔在道指表现最差

今年的半导体市场,英特尔英伟达两大巨头,始终冰火两重天。

在 AI 热潮影响下,GPU 逐渐取代 CPU,成为备受市场追捧的计算产品。英伟达在 GPU 领域拥有近乎绝对的领先优势,Amber、Hopper 架构产品奇货可居,最新一代 Blackwell 更拥有极高的市场需求,尚未正式出货但未来一年订单已爆。

最直接的反映来看财报表现。

2025 财年第二财季,英伟达营收 300 亿美元(约2138亿元),同比大涨 122%;每股收益(非 GAAP)0.68 美元(约 4.8 元),同比增长 152%,均高于分析师的预期。

其核心业务数据中心营收 263 亿美元(约 1874 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 250.8 亿美元(1787 亿元),游戏业务营收 29 亿美元(约 206.6亿元),同比增长 16%。

股价方面更是一路飙高。从年初到现在,已经上涨超 180%。

通过拆股,英伟达股价下降了 90%,这也让它更有可能加入道指,不会对指数权重产生过大影响。

此次道指成员更换,是今年 2 月亚马逊取代沃尔玛后的再一次变动。

然而反观英特尔这边,今年几乎是这位芯片巨头成立 56 年以来的最低谷。

股价 1 年下跌 54%,市值暴跌 2000 亿。成为今年道指成员中表现最差的公司。

在市场份额流失、制造挑战以及被收购等压力下,今年以来,英特尔已宣布裁员 16500 名员工,并缩减房地产占用面积。

9 月,高通意图收购英特尔的消息更是轰动全球。尽管该收购在反垄断法案等因素影响下,达成难度很高。同时也有私募机构出手援救,向英特尔投下 50 亿美金。

但是半导体市场的变化几乎已经确定。

就在最近,英特尔方面表示,今年无法实现AI芯片 5 亿美元的销售目标。CEO 基辛格将这归因为 Gaudi 芯片的软件问题以及芯片迭代问题。

上季度,英特尔刚刚推出了 Gaudi 3。这款 AI 芯片提供与英伟达 CUDA 相当的能力,意在挑战英伟达的市场领导地位。

英伟达正是凭借 CUDA,让 GPU 拥有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能力,开始在 AI 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完善的 CUDA 生态,也是如今英伟达能够坐稳霸主的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 CUDA 最早出现时,当时的英特尔并不看好,表示“它只是计算发展史上的一个小注脚”。

几度濒临破产,靠CUDA绝地重生

2008 年,英伟达刚刚迈出尝试移动市场手机芯片的第一步,打算不局限于游戏市场。

当时还没当上 CEO 的英特尔高管 Pat Gelsinger,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英伟达 CUDA 这样的通用 GPU 计算,可能无非是计算发展史上一个有趣的注脚。

甚至他认为,随着像 Larrabee 这样的混合技术的出现,独立的显卡将逐渐消失,而 “兼容的计算模型的演进” 将是未来的趋势。

英特尔在当时会给出如此观点,也并非纯粹的傲慢。

实际上,在 CUDA 诞生最初,饱受市场质疑,甚至导致英伟达股价大缩水、陷入危机。

作为一个由实习生牵头开发的产品,CUDA 诞生的初衷是最大化利用 GPU 并行计算能力,瞄准的市场则是“不起眼的科研领域”。

2004 年,斯坦福大学博士生 Ian Buc 进入英伟达实习,当时,Buck 参与过一项编程竞赛,任务是让能更容易地管理 GPU 的众多计算引擎。

CUDA 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计算机中的线程。与传统 CPU 中的 4、8 和 16 个线程不同,GPU 中的线程可以多达几万个。

Buck 表示,看起来这些线程的管理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但实际上,编程人员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发挥这些线程的优势,而不是管理这些线程。早期,CUDA 的性能主要依赖编程人员人工发现代码中可并行计算的部分。

黄仁勋看到了超级计算大众化的前景,于是坚定推进 CUDA,希望它能运行在每一张 GeForce 卡上。

不过需要注意,当时 GPU 还主要被用于图形渲染,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只占非常一小部分的份额。英特尔主导的 CPU 市场能够很好满足当时的计算需求。

但是,为了 CUDA,老黄几乎赌上全部身家。

CUDA 项目启动,意味着每年将需要 5 亿美元的研发投入,而当时公司全年的总收入才大约 30 亿美元。也就是说,老黄把整个整个公司的 1/6,押注在了和公司核心业务似乎没什么关系的一个软件平台上。

最后来看,自 CUDA 推出以来,英伟达在将 GPU 转化为更通用的计算工具上投入了将近 100 亿美元。

说巧不巧,正当黄仁勋大举押注 CUDA 之时,计算行业也正在发生广泛变革,摩尔定律带来的计算提升速度正在放缓,这也让当初借此统治芯片市场的英特尔,地位发生动摇,即便诸多芯片设计公司试图从无到有打造更专业芯片,并让该类芯片与英特尔处理器一同运行,利用芯片电路的微型化提供更多的好处。

但又怎挡得住英伟达的势能优势。在英特尔和其他芯片厂商转型途中,英伟达不需要从头做起,只要重新定位已有的芯片,利用在 CUDA 项目中开发的芯片和软件,就能逐渐打造出一个广受程序员和企业欢迎的技术平台。

与此同时,英伟达在研发上始终保持着超高投入。这是英伟达在计算市场长期保持领先的秘诀。从 Volta、Amber 到 Hopper、Blackwell 架构,百万亿美元投入下,一个 GPU 帝国正在被快速建立。

当然,这也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潮的影响。

在 ChatGPT 腾空出世之后,英伟达迎来了史上最快速增长期,市值翻了 6 倍。

曾经不可超越的对手英特尔,却在最新AI趋势开启后,未能抓住新增长时机。

如今,英伟达代替英特尔加入道指,不仅是两家公司的兴衰更替,更是整个半导体/计算产业进入全新时代。

老黄曾说,人工智能终将影响到世界上的每一家公司。

而专注于 GPU 的英伟达,正在让这种影响,更快速扩展。

参考链接:https://www.investors.com/news/nvidia-to-join-dow-jones-industrial-average-replacing-intel/

一起“三连

Datawhale
一个专注于AI领域的开源组织,汇聚了众多优秀学习者,使命-for the learner,和学习者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