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近日,农银理财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转型期,客观上需要合意的利率环境予以呵护,债券市场环境较为友好,有利于主打固收类投资的银行理财,同时新质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也将为理财支持实体经济创造多元化资产配置机会。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作为轻资本业务,在资金端连接表内存款,在资产端连接金融市场,是连接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桥梁,未来有望成为助力我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的中坚力量。新形势,新挑战
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等中长期挑战。海外历史经验表明,在地缘形势剧变、经济发展转型时期,金融市场波动将不可避免地加大,可能更多呈现区间震荡而非趋势性行情的特征,这将给追求稳健投资和绝对收益回报的银行理财带来不小挑战。2022—2023 年,受“破净潮”等因素影响,理财行业规模分别为27.65 万亿元、26.8 万亿元,连续两年下降,直到 2024 年上半年才企稳回升至 28.52 万亿元。在这种情况下,理财公司规模也开始出现分化,集中体现在头部股份制理财子公司市场份额上升,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市场份额下降,管理规模突破万亿的理财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理财行业目前产品供需结构仍不平衡,投资能力有待继续提升。理财公司的这块资管业务牌照被称为“全能牌照”,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除少数资产(比如直投信贷资产、主要股东的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主要股东发行的次级 ABS、不良资产收益权)之外,基本可以涉足全市场各种各样的投资标的,理财公司的目光也更多地转向标准化金融资产,比如债券、股票等逐渐成为净值化后理财产品的主要投向,一些结构化金融工具也被引入。但可投资标的多,并不意味着每家理财公司都有多资产投资的能力。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2023 年以来投向现金及银行存款资产占比明显增多,从 2022 年末的 3.14% 提升至 2024 年 6 月末的 25.3%,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债券类 + 非标 + 现金存款 + 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占比从 79% 提升至 80.8%。而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仅 2.78%,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经历五年转型后,理财产品纯债化、短期化、低风险化趋势更加凸显。产品结构失衡这一现象的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理财客户认知惯性;二是理财公司投资能力有待提升。随着广谱利率下行、市场波动加大带动理财投资收益率整体走低,理财公司为了稳定管理规模和市场份额,今年以来开始采取降费揽客、提前终止产品等策略——2024 年 9 月以来,招银理财、华夏理财、浦银理财、汇华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对旗下多款产品给予费率优惠。部分理财产品的费率甚至下调至 0。目前理财产品的费用主要分为认购费、申赎费、固定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浮动管理费以及其他费用(包括交易费、审计费、信息披露费等)七种类型。从趋势上看,自 2022 年中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各项费率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理财公司除了阶段性费率优惠外,还在产品费率模式层面做出创新。目前来看,理财产品费率模式的创新主要是在固定管理费方面,共推出了三种类别的费率优惠模式:一是产品破净暂停收取管理费;二是产品建仓期回撤日不收管理费;三是业绩不达基准有权减免管理费。《报告》指出,首先,银行理财需明确差异化发展定位。继续致力于塑造投资稳健、风格稳定、收益稳当的资管机构定位,在低风险低收益的存款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与股票基金之间寻求风险收益相对适中的产品特征,实现“货币 +”的产品功能,以契合广大银行储户的需求,与其他资管机构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生态格局,这是银行理财的初心使命。第二,加强多元投研能力建设。研究是投资的起点,也是产品研发的基础。具体来说,可以从四方面着力。一是加大研究资源配置;二是加快投研体系补短板;三是推动投研一体迈向深入;四是积极拥抱智能化浪潮。第三,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一方面,要更加注重量的合理增长,不能“只要规模不管业绩”,完全跟着市场热点走;要树立逆周期思维,在市场高位的时候提示客户风险,主动压缩产品申购规模;在市场低位的时候寻找反转机会,携手客户坚定投资信心。另一方面,要坚持以质取胜。即使在全面净值化的背景下,市场的波动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可以暴跌,特别是银行理财客户总体风险偏好较低,难以接受产品净值的大幅波动,理财公司理应成为客户与市场间的“防波堤”。第四,深化行内外分销渠道布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竞争重点体现在对外部销售渠道的布局上。考虑到原有母行渠道基础和销售水平不尽相同,自建新渠道在短期内很难迅速拓展,同时部分银行丰富银行理财产品体系的手段,短期内将更依赖于代销他行理财产品,因此跨行交叉销售是大势所趋。除了积极寻找代销机构和平台以外,有条件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将加大直销渠道 ( 特别是线上渠道 ) 的建设和拓展,例如网上银行、手机 APP 客户端等。可以预见的是,中短期内渠道建设和拓展能力将成为直接影响银行理财子公司业绩表现的决定因素,但长期来看,理财子公司的渠道体系将是“母行代销 + 行外代销 + 公司直销”三位一体。第五,集团共筑财富管理品牌。相较公募基金对基金经理的 IP 打造,银行理财公司在 IP 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同质化产品生态下,品牌建设的本质是突出理财产品核心特色。对于投资者而言,市面上理财产品琳琅满目,但却难以说出产品名称与产品风险收益特征间的关系。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现状下,理财公司对于产品线需要进一步精简优化,厘清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定位,突出产品核心优势,在营销推广中,探索以应用场景、风险收益特征为导向的品牌建设。第六,科技赋能提升经营效率。数字金融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关键一环,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着力点。从国际顶尖资管机构看,金融科技应用方兴未艾。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尝试充分挖掘数据这一新兴生产要素的潜能,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投资管理、渠道营销、交易运营、风控合规等各方面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国证国际-消费行业策略:探究谷子经济背后的投资价值-241211-22页
平安证券-证券行业2025年年度策略报告-241213-30页
2024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白皮书-CFA北京协会-2024-115页
国泰君安-2025年度策略会:资产配置视角下的ETF投资2.0时代-241206-97页
国信证券-多元资产配置系列(十七):国信多元资配体系-241214-68页
平安证券-2025年公募基金年度策略报告:增配权益,成长占优-241210-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