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2004年还没过去多久。
一晃眼,2024年都快要过完了。
时光真快,昨天看了一个视频,
才发觉支付宝都已经成立20年了。
20岁的支付宝,用许多老物件,
拼成了一个特别的 “二维码”。
我认真看完,很是感慨。
里面讲了这20年来,很多普通人的小故事。
一个个小故事也让我们惊觉——
原来这短短20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变。
01 钱包
你应该也记得,以前出门,有一句必带口诀——
“伸手要钱”。
说的是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保命四件套。
当然钱包里还得有现金、交通卡、银行卡、硬币……
少了哪样都挺麻烦。
从古至今,“出门带钱”这件事都是铁律。
钱包傍身,是成年人最基本的安全感。
退回20年,我们谁也不会想到,有一天竟然不带现金出门也有钱花。
而现在,你有多久出门没带钱包了?
2011年,支付宝推出了二维码支付。
之后移动支付迅速普及。
到今天,大部分成年人都已经习惯一部手机走天下。
扫码点餐、扫码乘车、扫码支付…
很少再拿着一大沓现金出门了。
再也不担心出门丢钱了。
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了86%,位居全球第一。
从世界屋脊到海南渔村,中国再遥远的角落也有移动支付。
短短13年,我们悄悄完成了一项跨时代的大变革。
02 火车票
1960年代,我们的火车票是这样的。
后来一路演变。
到2000年,变成了这种红色的软纸样式。
这些火车票都是不记名的。
丢了就没了。
我记得那时候坐火车,真是把车票当成夜明珠一样捧着。
装在包里怕丢了,攥在手里怕化了。
因为本身票就不好买。
好不容易上蹿下跳买来,又大包小包吭哧吭哧跑到火车站。
如果发现票丢了,那真是欲哭无泪,就地崩溃。
而转眼间,这种痛消失了。
2012年,中国实行旅客实名制。
2013年11月,12306开始支持支付宝购票。
之后人们就渐渐很少去汽车站、火车站买票了。
而且实名制的票,你的就是你的,丢了也不用怕。
甚至现在票都不用取了,刷身份证就能进。
今年11月,支付宝还发出了第一张铁路电子发票。
以后就算是报销,也不用再打印纸质凭证了。
排队
说到买票,就立刻关联出一个痛苦记忆——排队。
过去为了买个火车票,半夜三更去排队是常事。
那漫长得令人绝望的队伍。
那平白耗费的大段时光。
是多少人记忆里的噩梦。
当然,还不只是买票。
那时候要排队的事情太多了。
看病挂号要排队,交水电费要排队,银行取钱要排队,公交卡充值要排队,办考试证要排队……
2007年,在太原买车票的人排成长龙
碰到大事儿,排队就更“卷”了。
2008年北京奥运时,很多人都提前两天去排队买门票。
凌晨的奥林匹克中心外面,睡了满满一地人。
那时候,很多家庭都有一个小马扎。
是排队专用的。
当时甚至还有个词儿,叫“马扎排号族”。
说的是专门帮别人排队来挣钱的一门生意。
可能也是“黄牛”的最初形态。
2008年10月,上海用支付宝缴纳电费,拉开了全国网上办事的序幕。
时间来到2024年,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排过队了。
看病挂号,交水费电费手机费,买车票机票门票股票……
好像万事皆可线上。
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卓玛央宗动动手指,也能在支付宝上交电费、查社保了。
想办点啥,都可以打开手机轻松搞定。
省出了多少宝贵光阴啊家人们。
04 网购
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刻。
2001年冬天,我在天津上大学。
我妈打电话来,问我能不能给她买一双露手指的棉手套。
我一口答应。
可是跑了两天,几条街都问遍了也没买到。
心里特别沮丧。
那时想买点啥小众的东西,真心难。
而今天,就在刚刚。
我打开淘宝,搜“露手指的棉手套”,哗一下出来上百款。
你就说要啥样的吧。
现在网上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没什么买不到。
蚯蚓机,脸部蚊帐,靴子泡脚桶……
再小众的东西、再难找的尺寸,一搜就有。
还很快就能送到家。
而网购这件事,也从一个崭新的陌生名词。
变成了全民普及的日常。
现在连农村的爷爷都会自己上网买帽子了。
想想也真是感叹啊。
2003年,淘宝上线。
2004年,支付宝上线。
短短20年的时间,我们的购物方式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当然,也不只是买家。
卖家的人生也变了。
20年前做生意,首先得租个店面。
现在直接注册个网店就可以。
曾经无人问津的偏远地区特产,都能轻轻松松卖到天南地北。
这个“天南地北”的范围,是全世界。
2023年8月,支付宝推出全新国际版。
杭州亚运会期间,有一位吴阿姨用支付宝卖出了上千单葱包烩。
顾客来自法国、泰国等十几个国家。
就……挺奇迹的。
05 外卖
20年前,我们吃饭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自己在家做,要么出去找饭店。
想外送的话,可能只有附近熟识的餐馆老板,才会愿意在客人少的时候给你跑一趟。
不只是吃饭。
超市、药店也一样。
有什么东西急用,你只能出门找。
如果孩子半夜发烧,或是老人拉肚子。
你想买药,只能深更半夜满大街寻摸24小时药店。
而今天,各大外卖平台,全天24小时都能外送。
不管是吃的喝的,还是药品日用品。
都可以通过外卖送到家门口。
这样的便捷,这样的安全感,20年前哪敢想啊。
06 打车
你应该也还记得,打车曾经是多么恼人的一件事。
你站在街边,永远不知道下一趟空车什么时候来。
好不容易来一辆,还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抢”上。
记得2008年冬天,我有次带儿子在外面想打车回家。
正赶上下大雪,路上车很少。
我们娘俩就在冰天雪地里等啊等啊等,冻了半小时才打上车。
回家后儿子就感冒了。
这样的故事,现在就不会再有了。
十几年前,网约车出现。
之后打车就再也不是个听天由命的事了。
你出门前,可以先打好,坐在家里等车来。
车到哪里了,随时能看到。
多少有了点专车自由的快乐。
07 共享单车
十几年前我的邻居,一个瘦弱的姑娘,每天骑车上下班。
那时候自行车经常被偷。
她丢过两辆之后,每天就不得不把车搬回家。
天天从三楼搬上搬下。
又励志又辛苦。
那时候自行车是很多家庭的标配。
也是在客厅过夜的常客。
我查了一下。
2014年,我国自行车的保有量是3.7亿,电动自行车是1.8亿。
而现在,共享单车提供了崭新的便利。
你不必非要买一辆随时会丢的自行车了。
街上有的是,扫码就走,方便省心。
外国博主高佑思还曾拍过一张照片来呈现这样的变化。
不只单车共享。
现在还有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啥的。
都很方便。
而且2015年支付宝“芝麻信用”上线后,
租用这些服务,只要信用良好,也不用再付押金了。
08 影碟
20年前,家家少不了报纸、磁带、光碟。
大学生一般还要有个随身听、DVD。
那时候租影碟的生意很好。
有个老板去年接受媒体采访,还犹记当年的辉煌:
“那时周星驰的《功夫》,来租碟的人要排队才能看上!”
网络兴起后,这门生意渐渐冷清,直到消失不见。
我们听歌的方式,也迭代了好几轮。
从随身听到CD机,从mp3到mp4。
最后这个功能被彻底并入了手机。
现在,听歌用手机,追剧用手机,看新闻用手机,玩游戏用手机,看时间用手机。
你看到我这篇文章,多半也是用手机。
手机像一个赢者通吃的大佬。
统领了我们大部分的娱乐生活。
当然,也带给了我们巨大的便利。
09 手机
说到手机,它其实一路走来也是坎坷辛苦。
远的不说,咱从2000年讲起。
那时还是BP机的天下。
想联系一个人,要先打电话给寻呼台,然后寻呼台发简讯给机主。
他收到信息,再找公用电话打回去。
非常麻烦,但在当年已是妥妥的先锋。
那时人们见面的常用语,就是“有事你呼我啊”。
香港电影里,也常有这样的台词:
“大哥,要不要把旺角的兄弟们呼过来?”
而到了2005年左右,BP机淡出历史舞台。
因为便携手机越来越平价了。
首先是风靡一时的小灵通。
它比较便宜,几百块就能买到,而且接听免费。
——接听免费?
是的,因为20年前,手机通话一度是双向收费的。
接电话和打电话一样要付钱。
人们不但舍不得打电话,还舍不得接电话。
电视剧《狂飙》的画面
几年后,基站少、信号差的小灵通开始走下坡路,渐渐被更先进的功能机取代。
诺基亚、LG、三星、摩托罗拉……
直板的、翻盖的、滑盖的……
那几年的手机,花样越来越多。
各大品牌激烈混战。
2007年,苹果在这场大战中强势胜出。
乔布斯的iphone全屏智能机,颠覆了历史。
从此后,我们的主流手机就都长今天这样了。
苹果不只定义了手机的形态。
还让一个千家万户都有的东西,沦为废物。
——万能充。
这个小东西,啥啥都能充。
20年前,这可是妥妥的神器。
很多人家里估计现在哪个旮旯还能找出一个来。
只是如今的智能手机电池抠不下来,它也就永无用武之地了。
人们彻底抛弃了它,靠共享充电宝,缓解电量焦虑。
10 穿越感
去年论坛上有个帖子,讨论20年前的生活。
600多条回复。
很多人回忆起来,都不敢相信20年间的变化,竟然有这么大。
确实,想一想2004年的日子。
今天的一切简直像是穿越。
那时候,买东西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买票、取钱、挂号、缴费……都要排队;
连充话费也要买卡,卡万一掉了,你背不出上面一串数字就算白瞎……
当时要是有人给我描绘一下2024年的生活。
我肯定会觉得他瞎扯。
可现在,这样的时代真真切切地到来了。
也让我们看到20年生活的温暖变化。
而这一切都是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真是应该庆幸活在这样高速发展的时代。
期待下一个20年,科技能点亮更多人间灯火。
— THE END —
往期精选
↘记得点亮“在看”,支持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