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118-0212
清末民初 蓝地加金群仙拱寿妆花缎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福与寿是中国人最常用的吉祥符号。
从新石器时代“卍”字纹的产生,到商周时期甲骨文上“福”样字体的出现,再到秦汉时期尊老观念的流行,以及唐宋辽金元时期,祈福祝祷活动的逐步世俗化、大众化……福寿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萌芽于新石器时期
NO.1
新石器时期“卍”字纹的产生主要是经由“蛙纹”演变而来的,体现了人类对原始生殖能力的崇拜和生命长久的追求。
马家窑文化 彩陶万字纹双耳瓮
火烧沟文化 彩陶万字纹双耳豆
滋长于商周
NO.2
西周 敔(yǔ)簋 河南博物院
这件敔簋分盖、身两部分。器、盖对铭:“唯八月初吉丁丑,公乍(作)敔尊簋。敔用易(赐)眉寿永命,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壮大于秦汉
NO.3
秦汉时期,朝廷设立了祭祀寿星和为年七十以上老者颁赐鸠杖的制度。
《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
汉代 铜鸠杖首
汉代 封泥 寿良平桓卒正
图1-2:汉代 铜印 齐福之印
图3:汉代 铜印 王延寿印
成熟于唐宋
NO.4
唐宋辽金元时期,祈福祝寿活动逐步俗化、大众化。而且,异域文化的加入使得福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
鸾鸟又称玄鸟、青鸟,有五彩纹,见则天下安宁,是春神的使者、吉祥如意的象征。
上图为双鸾衔绶纹铜镜,圆纽两侧各饰一鸾鸟衔绶,上下饰牡丹花纹,八葵瓣式小平缘。此为盛唐时期常见的镜类之一。
唐 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这件精美的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其上的鸾鸟代表祥瑞吉祥,绶带则通“寿”,寓意长寿。这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唐代金银平脱镜。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王”字龟
龟被视为与天地并存的长寿神物,喻高寿,常有“鹤发龟龄”“龟寿千秋”等祝福语。
唐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奔鹿壶
辽 “寿昌元宝”铜钱
元 青花云凤纹“寿”字高足杯
极盛于明清
NO.5
明清时期,福寿文化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枚钱币,大到一件家具,福寿满人间。
清 青花百寿字凤尾瓶
清 和珅书御制《五福五代堂记》碧玉如意
清 剔红双龙捧寿纹方盒
清 铜胎画珐琅番莲蝠纹瓜楞捧盒
光绪御笔“景福来并”蝙蝠形木匾
清 白玉雕松鹿人物纹摆件
清 松石雕鹿鹤同春人物山景
鹤常与松、龟、桃、鹿等组合,表达长寿吉祥,如“鹤寿千年”“龟鹤遐龄”。
清 粉彩五福捧寿桃纹圆盒
桃,典型的祝寿文化元素,多用“仙桃”表达延年益寿。
17世纪晚期 青花山水人物纹葫芦瓶
清 蓝地缂丝百子图石榴形插屏
石榴,寓意多子多寿。
清 青花粉彩麻姑献寿纹盘
清 铜胎掐丝珐琅麻姑携鹿
麻姑发髻高挽,面相丰腴。一手持药锄,锄柄搭在肩上,末端挑一花篮,篮中装有花束;一手抚鹿,灵鹿口衔灵芝,背环仙草。
清 石湾窑寿星骑鹿像
福禄寿三星是中国民间神仙谱系中常见的三位吉星。福星居首位,天官赐福,“福”无所不包,举凡吉祥如意、福善喜庆、福运福气皆可为福的表征。禄星职掌文运禄位,象征权力富贵;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主长寿。
19世纪中期 “寿”銘蓬莱多宝柄镜
古人将祥禽瑞兽、名树奇花、仙界翁姑等作为“福寿文化”的符号表达,无不彰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精神追求。
图文整合于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删除
再次感谢原图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