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 | 防震减灾安全小知识

政务   2025-01-08 17:21   宁夏  









地震逃生小知识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在大陆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为强化大家的防震减灾意识,牢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提高大家在灾害来临时的应急避险能力和安全疏散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防震减灾小知识:

防震减灾·地震时


地震发生时,不管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要保持冷静并采取行动,抓紧时间紧急避险,不随处乱跑,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01.室内篇>>

1.趴下:

立刻采取双手双膝支撑地面趴下的姿势,这种姿势重心低,不容易在地震中跌倒。

2.掩护:

找一个结实的桌子或床作掩护,尽量把身体(至少头颈部)都躲到桌子下面去,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3.稳住:

摇晃期间一定要始终躲在相对安全的遮掩处,不要乱跑,直到摇晃停止。

4.三原则:

做到“伏地、遮挡、手抓牢”,使身体保持在结实的屏障之下,以免被击中。

02.室外篇>>

在行走时

1.离易掉落的物体:地震发生时,要远离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霓虹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

2.尽可能利用身边的物品: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在车上时:

乘车受困时:乘车人员要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要用两手护住头部,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03.如何安全脱险>>

室内三角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户外平面避震空间: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

人体屈曲避震空间: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或蜷曲,面部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保护头颈部;口眼微闭,保护眼睛,低头闭眼,用鼻呼吸的体位,形成自救空间。





成功脱险后

  1.不要回到危房里头再去取东西,要尽可能远离废墟。

   2.不要在现场使用明火,以免引燃易燃易爆气体。

   3.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地震自救顺口溜

遇地震,莫惊慌,保镇静,少伤亡。

先颠簸,是近震,只摇晃,震必远。

是远震,不用管,若近震,莫等闲。

住楼房,别慌张,到小间,暂躲藏。

厨与厕,牢又坚,跨度小,较安全!


来源:平安平罗

编辑:杨   丽

核稿:赵   婷  田春丽

审发:杭改英  周   茜 




平罗县职教中心
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