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交场站功能定位原则、方法和步骤

乐活   2025-01-25 07:01   河南  

点击蓝字,一键关注 

走进《公共交通资讯》,及时掌握公交领域的行业政策、管理理论、科技信息、专家观点和先进经验...


城市公交运营基础数据的构成及维护管理原则

【必读】公交司乘人员日常安全防范指南


浅析公交场站功能定位原则、方法和步骤



一、场站定位基本原则
本着充分满足公交运营需求的原则,更加关注乘客乘车品质的提升,对公交场站定位规划进行系统梳理,并着重遵循以下6项原则:
一是结合上位规划原则,参考公共交通规划确定的场站职能;
二是依据国家标准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研究场站定位;
三是尊重现实条件原则,根据现状场站利用情况及区位条件;
四是满足运营需求原则,重点考虑线网布设及运营组织需求;
五是提高土地价值原则,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为出发点;
六是实用经济合理原则,考虑场站改造升级的成本与效益,提高场站改造的经济性。
二、公交场站定位方法与步骤
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场站进行定位研究。层次分析法是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第一步,分析场站功能定位系统的要素集合及相关关系,用结构分析法建立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确立目标层、准则层及方案层三层结构模型。
目标层:合理利用公交场站用地;
准则层:第一层包括四个准则,分别是进一步支撑公交线网营运需求、提高乘客公交出行体验、改善职工工作环境提高职业幸福感、提高公交车辆进场率,第二层包括九个准则,分别是场站交通区位条件、场站占地大小、场站在线网中的地位、公交线网运营需求、场站建设预期社会效益、场站建设条件规范符合度、场站地块形状适宜性、建设或改造成本及产出经济效益。
方案层:包括五个方案,分别是作为公交首末站、公交枢纽站、公交停车场、公交维修保养场及公交能源补给场。



第二步,确定评价基准或判断标度

第三步,从目标层要素开始,依次以上层要素为依据,对下一层要素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第四步,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对应于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第五步,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上面得到的是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最终要得到各元素,特别是最低层中各方案对于目标的排序权重,从而进行方案选择。总排序权重要自上而下地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
通过对每一个现状或规划公交场站进行层次分析法分析,可以得出每个场站最合适的功能定位,从而形成全市公交场站的功能定位规划方案,可以实现公交场站资源的最高效利用,从而助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高质量发展。

更多阅读:

【学习】驾驶员应急处置原则及操作要领

【学习】乘客干扰驾驶员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自燃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湿滑路面行驶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爆胎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紧急躲避障碍物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驾驶视线不良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突遇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驾乘人员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方法

【学习】公交车碰撞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侧翻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起火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学习】公交车落水时的紧急脱险方法

公共交通资讯
及时掌握行业政策、管理理论、科技信息、专家观点和先进经验... ...欢迎关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