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医生家10岁娃远储100+!但她说也曾遭遇眼轴暴涨...

健康   2024-11-15 18:45   上海  


【写在前面的话】每周三及周五:梅医生门诊笔记。在这里我和我的团队会将日常的看诊病例及研究思考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会喜欢。




又到周五啦,各位宝妈宝爸们,是不是又在期待我们的乔医生的案例分享啦。


通过这两三个月的案例讲解,很多家长也是乔医生的忠实粉丝了。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喜欢乔医生,是因为她不仅把复杂的医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还经常直击咱们家长的心坎儿上。


其实,见过我们乔医生的家长都知道,乔医生自己就是个700多度高度近视,家族里也是近视连连看...


兄弟姐妹、父辈祖辈竟没有一个不近视。近视似乎是真正刻在他们家族基因里了。


但是!她的娃,却逃过了“近视魔咒”,成为全家唯一一个“近视绝缘体”!


10岁的孩子居然还拥有100多度的远视储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也别羡慕,今天乔医生就要大方分享她的“防近视秘籍”啦,我们一起跟着乔医生,看看她是如何“鸡娃”成功的~




——我是乔医生的专属分割线——


01

我和我的“近视家庭”


大家好,我是乔玲。


感谢小助理有趣的开场,用“近视连连看”来形容我家的近视情况,简直太贴切了!


不过,我还想再给大家详细扒一扒我家的“近视家族史”。


先从爸爸这边说起吧:爷爷奶奶都是100度左右的近视,爸爸是200多度,他们这条线算是低度近视,或许影响不算太大。


但我这条线可就不一样了。


外公200多度,外婆500多度,按照国外的标准,外婆也可以算高度近视了。至于我姐姐(也就是孩子姨妈)600多度。而我,哎,全家最高,700多度。侄女、侄子他们,我就不多说了,也是各种近视,之前也分享过他们的近视防控的故事。


你看,我们这条线简直就是高度近视的“聚集地”。因为高度近视,我错过了很多珍视的机会。


所以,当我踏入温州医科大学开始深造后,就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尤其是看到高度近视可能带来的眼底变化,那些图片真的让我震惊不已!


也是这个时候,我还了解到,只要父母有一方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甚至更容易发展成高度近视。这真的让我心里一紧,从那时,就开始担心我未来孩子的眼睛状况了。


曾经,在我日常接诊的时候,也有小朋友好奇的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乔医生,你自己也近视,能治好我的近视吗?


小朋友可可爱爱,看似无心的发问,但也可能道出了一些家长的疑问。


其实呢,很多的眼科医生都是近视,可能是因为近距离用眼比较多。尤其在我们当年并没有防控近视的概念,很多家长都是等孩子看不清了才想起来配镜。


而且,即便家长很重视,但当年也没有那么多防控的手段,科普也没有现在那么普及。我有时也会想,如果当年有现在这样的防控环境,或许我的近视可能没有现在那么高。


也正是因为我本人从小受高度近视之苦,所以,当我有了自己的娃以后,也跟其他家长一样,会对孩子的近视防控特别关注,并且也同样有过焦虑的情绪。


而早在年初的时候,就有很多家长希望我来分享一下,我家娃的防控情况。今天,我终于有时间把孩子的各种资料都整理好了,准备发给大家看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




02

我家娃也曾经历过

眼轴暴涨期...


说一下我家娃大概的情况。


他的角膜曲率大约是44,属于大家常说的高曲率孩子。


我看到过,曾经上海做过一项研究统计,平均孩子在8岁半时远视储备会消耗殆尽,这表示一半的孩子会在8岁半后进入近视期。而一些防控的比较好的孩子,到了10岁可能还剩为数不多的远储。


我家娃现在10岁了,他的远视储备还有100多,眼轴长度是22.61,这些数据都比大部分同龄孩子要好。我能自豪的说,这离不开我这个懂近视防控的妈妈的努力。


可能有人会想,是不是真的因为孩子逃过了“基因魔咒”,本身就是个近视不易感人群?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大家看看我家娃这两三年的眼轴变化就知道了,其实我们也经历过防控不佳的阶段。



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整整一年的时间,他的眼轴增长了0.38和0.43,这速度确实让我捏了一把汗。


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正是“口罩时期”,孩子户外活动减少,宅在家里的时间增多。


后来全国的眼科医生都发现,“口罩时期”孩子们的眼轴增长几乎成了普遍现象。


不过,当“口罩时期”过去后,从2023年1月开始,我家娃的眼轴增长就趋于平稳,甚至还出现了大幅度的回退。



下面这张图是我家娃的眼轴曲线图,直观反映出眼轴增长最快的阶段。


除了“口罩时期”这个特殊时间外,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春夏季节眼轴容易回退,而秋冬季节则普遍增长。我家娃的眼轴变化也正好符合这个普遍规律。



这是我家娃2023年4月的电脑验光检查报告(电脑验光受调节影响大,远视度数显示会偏低),小瞳验光结果是+1.00(可惜那张检查单现在找不到了)。


观察我们的眼轴对比结果来看,今年8月娃的眼轴比去年4月测的时候,大致回退了0.1mm左右,所以孩子截止到今年8月来说,远储至少不会低于100度。





03

保护牙齿不吃糖

竟成了近视防控加分项?


讲完我家娃的眼轴变化趋势,那来谈谈我是怎么给孩子做防控的。


我的儿子14年出生,到这个月,正好是10岁零两个月。


有句老话,想必妈妈们都听过:“两岁看牙,三岁看眼。”


而我家娃,从两岁开始就早早蛀牙,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小就开始限制他吃糖。


那时候只想着保护他的牙齿,没想到这个习惯竟然在近视防控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话怎么说?吃糖和近视防控也能扯上关系?


没错,前几年学术界就开始猜测高糖饮食和近视有关。到了今年年初,我母校温州医科大学的研究更是登上了《Cell Metabolism》杂志,实锤了高糖饮食会诱发近视!


想想也是有点小幸运,我家小朋友为了保护牙齿从小不吃糖果的习惯,竟然无形中帮他预防了近视,也算是我做出的第一个比较正确的“鸡娃”决策。


当然,爱吃甜食本身是孩子的天性,咱们适量控制就好。毕竟饮食只是近视防控的一小部分,关键还是在于行为干预。



04

培养孩子自觉防控

才是制胜关键!


那么,我想大家也会好奇,我家娃有没有用低浓度阿托品呢?有没有用远视离焦镜呢?


NO NO NO!我们全靠行为干预。


当然不是说低阿和离焦镜对预防近视没有用,而是我家娃通过行为干预本身控制的就不错,如果真的他控制的不好,远储消耗完了,我该上的手段也会给他上。


而说到行为干预,我遇到的家长都是反馈孩子不够自觉的。但我的经验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培养,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可以养成良好习惯的。


我来说说,我培养孩子行为上的好习惯都用了啥。


孩子幼儿园中班那会,恰好武汉的第一波“口罩时期”爆发,因为恐慌,大家都宅在家里不出门。


这个阶段,我是比较纠结的。既怕感染病毒,又怕孩子成天宅家近视增长快。


于是呢,我就让娃每天近距离用眼30分钟,就去窗边数车子,数完100辆才能继续用眼。


现在小朋友四年级了,数车子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在家每做30分钟作业,就自觉去窗边望远。


在学校课间,我也要求他不能做作业,必须离开课桌活动。幸好我们没遇到其他家长口中会“课间圈养”孩子的老师。


有宝妈可能会问,每30分钟就要打断娃,这样孩子回来还能专心写作业吗?会不会分心?作业能按时完成吗?


当然能,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个。


我也大概计算过孩子每天的作业量,对于大部分的上海的小学生来说,老师每天的作业布置量应该大致就在1-2个小时左右。


很多时候孩子作业做到10点,甚至11点,并不是因为作业多,而是因为分心、拖延,把1-2小时的作业硬生生的拖成3-4个小时的作业。家长以为作业很多,其实是孩子的效率太低。


我要求我家娃,每天留出这些时间来数车子,那无形中就减少了他“拖延”和“分心”的时间,所以这样的效率反而更高了。


这里顺便提一句,充足的睡眠对近视防控也是加分项。


小学生建议睡眠时间为10个小时,初中生建议睡眠时间为9个小时,高中生建议睡眠时间为8个小时。


而孩子如果睡眠不足6小时,也已经被证实是近视发生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所以我们家对睡眠也很重视,小朋友每天晚上9点半前必须上床睡觉。


那么,如果遇到“课间圈养”娃的老师怎么办?


可以试着跟老师沟通沟通,或者让娃养成在教室窗边或室内远眺的习惯。


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要培养孩子自觉护眼好习惯。


现在我经常做科普,孩子也耳濡目染,讲起护眼知识来也是头头是道,当他自己把爱眼护眼当成了这个阶段的头等大事来做以后,我也省心不少。




05

近视防控不等于

远离电子屏


接着聊聊我家娃养成的其他护眼好习惯。


从中班起,我们开始给孩子做早教。学习打篮球,还报了画画课,让他近距离用眼和远距离用眼交替进行,都是一周一节,课程安排得既合理又不贪多,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兴趣。


我身边好多妈妈,包括在门诊遇到的妈妈们,都喜欢给孩子买乐高,报乐高课,觉得能开发智力还很有趣,很多孩子是在外面上了课后回家接着继续玩,无形中拉长了孩子近距离用眼的时间。


对,你没听错!


玩乐高这种玩具也是近距离用眼!而且比看绘本、看书写字更容易让孩子沉迷。家长不在的时候,孩子就很难停下手中的玩具出去“数车子”了。


所以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是不被允许玩乐高的,就算要玩玩具,我们也会选那种不太花时间,能随时说停就停的。


之前有家长问过我,做近视防控就得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其实这倒不必,因为和乐高这种玩具不同,电子产品是有法子能将近距离用眼转变为远距离的。


比如,小朋友如果想看动画片了,我就给他投屏到电视机上,至少保持三米远的距离。这样一来,用眼就不再是近距离的了,所以我对他看电视的时间也就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制。


对于电话手表,我只允许他用来打电话。而手机,则是几乎不让他碰。


疫情期间,网课是避免不了的,但我也是用投屏的方式给他看,要是遇到需要互动的环节,那就用台式电脑。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坐姿也是我关心的点,即便是近距离用眼,也要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家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现在四年级,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不管是上网课还是写作业,只要他坐在课桌前,背一定是挺的直直的。


我还特意总结了个护眼口诀:“多动少看,看大不看小,看远不看近”,时刻提醒小朋友爱护眼睛。


但前面我也说了,即使这样,“口罩时期”孩子的眼轴还是增长偏快的,所以这一段时间是我非常焦虑的阶段。当时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结束,担心孩子会步我后尘。


焦虑到不行的时候,我甚至和老师商量,停掉了孩子网上的所有副课,主课时间也压缩了不少。


朋友圈晒的也是我满满的“焦虑”。



06

零零散散拼凑的户外

也是有效大户外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户外。


其实这个话题,小助理也问过我:每天给娃的户外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其实,我们还真的没有刻意的每天做太多大户外。主要孩子要上学,而大人又有自己的工作。


我们的每天的户外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上下学途中时间+学校体育课。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延长孩子上学、放学途中的时间。


我粗略算了下,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加起来,每天差不多也能有个2小时,勉强及格。


到了周末,孩子爸爸或者家里的长辈会挑一天带他出去玩,比如去打打篮球啥的。另一天,大人也得喘口气,就没特意安排全天的户外活动。


至于我自己呢,周末总是日常接诊最忙的时间,所以我陪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不过好在,在我的影响下,孩子和家里人都养成了好习惯,大家都自觉遵守。也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孩子的情况让我非常满意。




##总结

最后,就由我自己来收个尾吧。


大家也能发现,作为一个眼科医生,和普通妈妈真的没什么两样,对孩子的眼轴变化也是紧张得不得了,焦虑起来也是没完没了。


所以我也特别能理解,有的妈妈辞职在家陪娃近视防控,这不是作,也不是焦虑过头,而是只有经历过高度近视的苦,才知道防控有多重要。


另外,通过孩子的几年防控,我也总结出自己的心得。大户外比单纯的望远作用更大,而用眼距离和时间又比室内灯光更重要。当然,饮食和睡眠也不能忽视,做好了就是近视防控的加分项。


另外,孩子一年中眼轴增长也会遵守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如果看到秋冬增长稍微加快,也不用过于紧张,可能到了来年的春夏孩子的眼轴又会变慢。


总之,一切好的开始,一定是全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养成良好习惯决定的。


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做好每一步,终有一天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刻!



-END-



 

本期作者

乔玲 眼科主治医师





/专家简介

眼科主治医师,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从业眼视光行业十余年。原高端私立医疗眼科主治医师,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会员(IAOA),欧几里得、欧普康视、爱博诺德、ParagonCRT、Essence、Misight等认证资格医师。



/专业擅长

屈光不正的光学矫正:框架、ok镜、RGP、软镜的验配;

青少年近视防控;

ok镜验配及并发症处理,小儿斜弱视的诊治,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及训练。


/出诊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660号乐凯大厦4楼  美视美景浦东中瀛门诊






需要预约的家长们


扫码联系小助理哦

↓↓↓


BREAK AWAY
往期推荐
01
视力从0.8骤降到0.2?家长处于崩溃边缘!
02
孩子眼轴暴涨,竟是防控镜片惹的祸?
03
大户外防控,为何别人退轴,你涨轴?真相在这里!


梅医生的视光工作室
梅颖医生,用知识和温度为孩子的视力保驾护航。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美视美景眼科中心院长。深耕儿童近视防控24年,编写、参译眼视光学专著十七本,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