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学生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
平安校园
⦁
🌼🌼🌼长期以来,学生欺凌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若处理不妥,它可能给孩子们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创伤。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够享有安全、健康、和谐和幸福的校园生活,第一小学特别制定了一份防治学生欺凌安全指南。我们诚邀您与孩子一同阅读这份指南,共同培养和强化孩子的防欺凌意识,教育他们勇敢地对欺凌说“不”,并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
什么是学生欺凌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在英文中,与欺凌类似的单词是“bully”,音译为“霸凌”,在我国此种行为规范称谓为“学生欺凌”。
学生欺凌的表现形式多样
🌼🌼🌼学生欺凌的常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肢体欺凌、言语欺凌、财物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教职工发现学生实施下列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
1. 肢体欺凌: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
2. 言语欺凌: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3. 财物欺凌: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4. 社交欺凌: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5. 网络欺凌: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常见角色
1. 欺凌者:发起欺凌行为的主导方,具有攻击性。
2. 被欺凌者:处于被动、被欺负的地位,受到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学生。
3. 围观者:观看欺凌过程的学生,包括协助者、附和者、旁观者、阻止者四类。围观者的不同角色常伴随着环境、氛围、外部干预力量等的变化而变化。
(1)协助者:参与部分欺凌的过程,具体行为包括拍摄、传播、放哨等。
(2)附和者:不直接参与欺凌行为,而是在一旁嬉笑起哄或说一些煽动性的话等。
(3)保护者:也被称为阻止者。其态度偏向被欺凌者,会采取措施阻止欺凌事件、向老师报告、安慰支持被欺凌者。
(4)旁观者:置身事外,不采取任何行动。多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判定要素
1. 主体要素:发生在学生之间。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强弱对比和固定的欺凌角色关系,具有“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恃强凌弱”的特点。
2. 主观要素:欺凌者主观上具有蓄意或者恶意造成他人伤害的想法。在欺凌前就已经确定了要针对的主体,具备明确的攻击目的和实施动机。
3. 行为要素: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了欺压、侮辱等具体的欺凌行为。
4. 结果要素:被欺凌者感到身体疼痛或心理压抑痛苦,或者遭受财产损失等。
易被误指为学生欺凌的行为
1. 打闹嬉戏(玩笑):指学生之间平等的、善意的、角色可以互换的,以追求精神愉悦为目的的玩耍和游戏活动。与学生欺凌的区别主要是看主观上是否存在蓄意或恶意伤害他人的动机。
2. 恶作剧:指学生之间不以欺负或者侮辱人格为目的的捉弄耍笑、使人难堪的行为。与学生欺凌的区别主要是看结果上是否会造成被捉弄者的心理伤害。
3. 打架斗殴(约架):指学生之间以解决利益纠纷或者争输赢为目的的暴力冲突。与学生欺凌的区别主要是看主体上双方力量是否均等,主观上是否故意欺负或者侮辱对方,结果上是否造成参与者的身体或心理伤害。
🌼🌼🌼学生欺凌的高发时段和区域通常包括欺凌事件多发生在课间休息时间、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课时间、上下学途中等。校园欺凌多发的地点为:学校厕所、操场、学校门口及周边、楼道、教室等。
学生欺凌的危害
🌼🌼🌼学生欺凌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成为许多学生的噩梦,还会对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而且那些实施欺凌的学生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教育和管制,也容易误入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还对学校的正常秩序造成严重破坏,影响整个校园氛围的和谐与稳定。
学生欺凌的预防
🌼🌼🌼为了有效预防学生欺凌事件,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从学生及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我们迫切需要每位学生和家长提高认识,并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共同努力,共同防范和根除学生欺凌现象。
为有效落实我校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设阳光校园,现将我校防治学生欺凌监督举报方式予以公布,请广大师生、家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蓟州区第一小学:
18892258058
022-29011236
蓟州区第一小学法治副校长:
张万青18622292826
田彬 18602279592
邮箱:
425283893@qq.com
学校工作日举报接访地点:
蓟州区第一小学教学楼一楼德育处
编辑:陈广宇
初审:金学东 韩井明
终审:霍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