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常沙娜先生笔下的极致且创新的艺术世界

文摘   2024-09-25 08:38   上海  

在大漠荒烟中,我修行着自己艺术人生第一阶段没有学历的学业。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在画册上、在美术馆的展厅里再看到自己十几岁时的临摹作品,我依然会怦然心动:少年纯真的激情融入艺术殿堂神圣的氛围,会迸发出多么灿烂的火花!
——常沙娜

将敦煌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是常沙娜在她的艺术设计生涯中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她常说:中国的艺术要有中国的特色。


她在设计国礼时,大量的运用了敦煌元素,这些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受到诸多外宾的喜爱,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她为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和迎接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设计的国礼被郭沫若称为“这是新中国第一份国礼”。


常沙娜在林徽因先生指导下设计的景泰蓝和平鸽大盘


常沙娜与敦煌艺术这份深厚的不解之缘要追溯到1942年,那时候常沙娜11岁,告别在法国优渥的生活,跟随父亲常书鸿来到了黄沙漫天、物资匮乏的敦煌大漠中。


遵随父亲教导,常沙娜先从客观临摹入手,之后以整理临摹为准,将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表窟的重点壁画全部对临了一遍。她少年时代在敦煌的摹画中度过,但却是让她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观无量寿经图 盛唐172窟 1946年

常沙娜临摹


文殊变 常沙娜于1945年学习临摹



创新: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赴美留学归国后,常沙娜跟随林徽因任职清华大学营建系工艺美术教研组助教,期间完成了诸多国家重点设计任务。时至今日提到林徽因,常沙娜依旧十分激动,她认为林徽因的教诲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艺术选择。


1952年,在林徽因指导下,21岁的常沙娜为亚太和平会议设计了一款《和平鸽》真丝丝巾,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块丝巾国礼。


林徽因坚持用中国的鸽子图案代替毕加索的鸽子,常沙娜就以敦煌隋代藻井图案及和平鸽图案为元素设计了头巾和景泰蓝盘子。这款设计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接到礼物的苏联芭蕾舞蹈家乌兰诺娃赞美地说:“这是新中国最漂亮的礼物!新的礼物!”


和平鸽丝巾


随后常沙娜参与了“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周总理当时对设计风格提出来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些理念,到今天都还是那么准确那么有道理。常沙娜在这次大规模的建设设计、装饰中,又巧妙而又大胆地运用了敦煌的元素 ,使敦煌艺术第一次运用到了现代建筑上。


一朵唐代风格的由花瓣构成的圆形浮雕大花浮现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部天花板上,这正是受敦煌藻井图案启发。


那时的常沙娜已经能灵活运用敦煌元素,但当时的总工程师张镈提醒她,艺术设计不仅是美化,更需要与其使用功能结合起来。建筑工程中诸多复杂的工艺和工程程序的制约,让常沙娜体会到必须将艺术形式同材料、工艺、功能相结合,必须发挥集体的通力合作精神。


人大会堂宴会厅天顶装饰设计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花顶设计与莫高窟盛唐第31窟藻井图案


除了宴会厅的天顶,她还设计了大会堂建筑外立面的琉璃瓦门楣、台阶上花岗岩浮雕的须弥座图案等。敦煌壁画的颜色、图案,敦煌彩塑的造型、姿态,通过常沙娜的手,像长了翅膀似的从敦煌莫高窟飞到了这些建筑的硫璃瓦上、天花板上、门窗上、梁柱上、飞檐上。



通过林徽因的引导和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常沙娜渐渐转变了文化传承的看法。借鉴传统,而不照搬;将陈设品转变为生活用品;将艺术与技术、材料工艺以及功能结合通力合作。传统文化不仅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出新时代的民族工艺,利用传统工艺技术,改进他们的功能、造型和装饰设计。这不仅是坚守中国文脉,还让敦煌艺术精华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以上图文均来自网络资料整合

仅供分享学习 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上海东方收藏
东方收藏,把握时代脉络,旨在为您呈现全新的艺术品行业资讯!永远是您身边值得信赖的艺术顾问!【客服电话:400-159-2018 或 15618216688 (客服接听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9:30—下午5:30,法定节假日除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