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在基层治理的宏大进程中,基层减负犹如关键枢纽,连接着干部效能与民生福祉。要深化“减”的自觉,明确“减”的界限,精确“减”的准度,以“变”促“减”,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书写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崭新篇章。
当前,一些干部披“减负”之皮,表态时慷慨激昂,执行时绵软拖沓,主要原因就在于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思想认识的境界决定着基层减负的质量,决定其“成效如何”和“影响大小”。为此,要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先进理论来修正思想上的偏差,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把工作态度正起来、把政治责任强起来,推动实践、指导工作,从思想深处根治形式主义的顽疾,真正把身子扑下来、把心沉下来,用实际行动诠释对职责的坚守与对使命的践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层干部“一肩挑多担”已然演变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时常被“文山会海、加码考核、填表留痕”等繁杂事务缠身,难有精力探寻民生之需,难能全心谋划发展之策。要落实好基层减负,重在化“形式”为“行事”,纠“政疾”促“政绩”。应以简驭繁逐步减去“虚头八脑”形式负担、由点及面层层释放“压力传导”过度重负,树立“不以材料论英雄、不以痕迹显作为”新风,坚决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更多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将更多心血倾注于一线、专注于干事、致力于落实,以百姓的获得感与认同感作为检验减负成效的金标准,如此方能真正将减负的“红利”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硕果”。(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前,基层一些地方存在“无效”减负的怪象,关键就在于权责界限不够明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这就要求明晰各级各部门间权责界限、职责关系,妥善协调好责任、权限、任务三者间关系的“平衡”,划出“边界线”,明确“责任田”,确保基层干部干好“分内事”,从制度上遏制推诿扯皮。同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做到科学放权、精准赋能,将该下放的权限下放到位,不该由基层承担的任务及时收回,让基层干部少一些“为难”、多一些“力量”,提高基层工作治理成效,确保基层减负工作行稳致远。 基层减负是一场常抓不懈的攻坚战、持久战。我们要从思想认识、工作方式、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发力,在“变”中求进、进中谋“变”,持之以恒在基层工作的“累点”“槽点”做减法,让更多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大展拳脚”,实现减负与增效的良性循环,切实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