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正在拒绝留学生:多地2025年选调仅国内高校应届生可报;江苏大学称不存在人事处处长被打等网传情况,现已报案 | 科研圈日报

学术   2025-01-06 12:15   北京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微信推送模式又双叒叕变了!如果不想错过更及时、更优质的学术资讯,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在看”和“赞”,“环球科学科研圈”每天与你相见ღ( ´・ᴗ・` )



· 求职就业


体制内正在“拒绝”留学生:多省市 2025 年选调仅国内高校应届生可报


近日,公众号“软科”在整理国内各省市选调生政策时发现,多地已经或者正在将留学毕业生排除出候选范围。


其中,广东、山东、北京等地调整了 2025 年选调高校范围:《广东省 2025 年度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将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在内的近 60 所海外高校排除在外,仅部分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可报;山东则在 2025 年度选拔录用选调生公告中,删除了“面向国外高校、海外高校毕业生”的字样;《北京市 2025 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显示,定向选调不再招留学生,“优培计划”也有了新的附加要求,即留学生的本科也必须在限定的国内高校(学科)就读。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已经不再招录留学生。山西省的定向选调范 2022 年首次面向国(境)外 94 所院校招录毕业生,2023 年缩减至不到 70 所,2024 年则不再招录国(境)外院校毕业生。(软科)



· 热点事件


江苏大学公告:不存在人事处处长被打、200+ 老师离职等网传情况,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1 月 3 日晚,江苏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近日,个别自媒体传言江苏大学人事处处长被打、2024 年学校有两百多位老师离职。经调查核实,系网络谣言,江苏大学不存在网传所述情况,并已向公安部门报案。请广大网友群体知悉。希望广大网友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于相关不实谣言,江苏大学将发起举报或投诉,如有继续恶意传播者,学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江苏大学)



· 毕业生


清华大学:毕业生当前在国内的比例约 91.7%


据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 1 月 3 日消息,近日,2024 届清华毕业生就业数据已经出炉。本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 9.6%,其中,本科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 18.4%,硕士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 7.3%,近十年清华毕业生平均出国(境)深造比例为 10.5%。


校方还介绍,“清华人”小程序显示,在所有填写了所在地的认证校友中,当前所在地是中国的约占 91.7%。毕业后出国(境)深造的清华人,大多数已经在完成学业后回到祖国。以 2002~2011 级清华毕业生为例,填写了所在地的认证校友 92.4% 在中国,出国(境)深造的认证校友六成以上已回国。(澎湃新闻,清华大学)



· 太空探索


挑战 SpaceX 商业太空霸主地位,蓝色起源本周迎来首次轨道发射


多家媒体消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太空技术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计划于本周进行首次轨道火箭发射,这标志着其在商业太空竞赛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向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立的 SpaceX 的商业航空霸主地位发起挑战


据悉,该公司名为“新格伦”(New Glenn)的运载火箭预计最早将于当地时间 1 月 6 日凌晨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但具体发射时间未知。此次发射备受期待,因为蓝色起源此前一直专注于亚轨道飞行,而轨道市场才是真正的商业竞争领域。新格伦是一种重型运载火箭,设计为可重复使用,其一级助推器返回地球后将在海上平台着陆。该火箭能够将高达 13 吨的有效载荷运送到地球静止轨道,以及高达 45 吨的有效载荷运送到低地球轨道。首次任务 NG-1 将携带“蓝环探路者”(Blue Ring Pathfinder),这是公司多用途蓝环航天器的一个有效载荷模拟版本,用于验证其通信能力和在轨遥测等系统。此次发射将测试全新的发射载具,并尝试在海上着陆其一级助推器。


主要运载火箭尺寸(白色数字,米)及运力(蓝色数字,吨)对比 来源:法新社


此次发射将加剧贝索斯和马斯克之间的竞争。新格伦的运力是 SpaceX 的猎鹰 9 号(Falcon 9)火箭的 2 倍,现役运载火箭中只有为美国“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研制的 SLS 重型运载火箭和 SpaceX 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运力比新格伦更大。如果蓝色起源此次发射成功,新格伦火箭将有望进入美国政府的备选名单。目前,蓝色起源已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亚马逊等客户签订了新格伦火箭的发射协议。(法新社,Space.com)



· 神经科学


睡眠中的瞳孔缩放,揭示了记忆的排序和保存机制



在睡眠状态下,大脑的海马体会将与近期经历相关的神经元依次激活并放电,就像按下了电视机的“重播”按钮,这一机制有助于将经历转化为可以长期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以往研究认为,在这期间,大脑会同步“复习”更久之前保存下来的长期记忆。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大脑在形成新记忆时不会覆盖或干扰旧的记忆?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找到了大脑避免“灾难性遗忘”的机制。


实验室里的小鼠会在自然睡眠期间半睁着眼睛。通过监测睡眠这些动物的瞳孔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在深度睡眠阶段,小鼠的瞳孔会反复缩小再放大,每个周期大约持续一分钟。神经元记录显示,大脑的大部分经历重播发生在瞳孔缩小阶段。为了验证瞳孔变化与记忆处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光遗传学技术控制小鼠大脑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结果发现如果在瞳孔缩小阶段抑制海马神经元放电,小鼠醒来后就会忘记睡前的经历,而在瞳孔放大阶段减少神经元活动则不会影响新记忆的形成和保留。进一步研究表明,睡眠中的瞳孔放大期主要负责处理并巩固已经形成的长期记忆。


研究揭示,小鼠大脑对新记忆和旧记忆可能发生在睡眠的不同阶段,这种时间上的分隔可以有效避免新旧记忆的混淆。记忆是一个具有高度演化保守性的系统,这一发现如果在其他动物中得到证实,也可能适用于人类。另外,这一机制还可以为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化提供启发,避免人工智能出现灾难性遗忘的问题。(《自然》新闻)



· 性别平等


从“女性声音不足”到“男性过度发声”:新闻叙事如何影响女性态度


近日,一项发表于《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新闻报道中性别差距的表述方式能显著影响女性的情感反应与行动意图。


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通过三项试验研究及注册实验,探讨了不同叙事框架下性别差距对女性情感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过度发声”的叙事框架会令女性群体的愤怒情绪显著增强,并且她们对这一差距的不公认知也随之加深。此外,愤怒情绪与女性采取行动的意愿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为此感到愤怒的女性更倾向于花更多时间了解如何改变现状,且她们在支持相关立法、参与性别平等倡议等方面表现出更强烈的行动意图。


研究者表示,与传统的“女性声音不足”表述相比,强调“男性过度发声”的叙事框架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女性对性别差距的强烈反应,并促使她们采取具体行动,如写信支持减少性别偏见的立法,或捐款支持相关项目。然而,研究还表明,这一框架在商业领域并未产生相同的效果,且男性群体在此框架下的情感反应较为平淡。这些发现为改善性别平等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推动女性在各类领导岗位中的代表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纽约大学)


编写:王泽凡、杨梦、字鑫楠、魏潇

编辑:魏潇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环球科学科研圈
《环球科学》杂志旗下综合性学术传播与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