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一场欢乐的盛宴。
每届春晚,家人最期待的就是语言类节目,尤其是相声!
可是,岳云鹏的这场7分钟相声,让我们的期待变成了失望。
"嗨!"
"我呀!"
"去你的吧!"
就这?
真的就这?
这不是相声,这是一场充满敷衍的"交差"。
▽
记得小时候看马季、姜昆的相声,即使过了几十年,那些段子依然让人回味。
想想赵本山、范伟的小品,那些市井人物的喜怒哀乐,至今都让人记忆犹新。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陈佩斯对着空气吃了好几碗面条,最终被撑的肚皮圆滚……
可是,他吃的是空气啊!
但那面条香气,似乎真的透过屏幕飘到千家万户……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表演有"魂":
接地气的故事;
入心的包袱;
深刻的思考……
但这场表演,我们看到了什么?
三个动作,三句口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且,现场观众也足够实诚,建议“岳云鹏以后不要上春晚了”,也是绝了……
▽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说过:"现在的综艺节目,好像都在用'快餐式'思维,速食、即抛、无营养。"
是的,这不仅仅是一场失败的相声,更是当下文化创作的一个缩影:
1. 内容越来越空洞
2. 创作越来越懒惰
3. 态度越来越敷衍
究其原因:也许是流量至上的时代,让创作者忘记了艺术的初心。
也许是短视频的冲击,让我们习惯了碎片化的快感。
也许是商业化的压力,让艺术不得不向市场妥协。
但是,这些都不该成为敷衍的理由。
因为,春晚不是网络直播,相声不是段子拼盘,观众不是流量数字。
记得以前看相声,笑过之后还能想很久:
那些生活的智慧;
那些人间的真情;
那些时代的印记。
但这次,一句"去你的吧"之后,什么都没留下。
这不是创新,这是退步。
这不是幽默,这是敷衍。
这不是艺术,这是应付。
▽
所以,当岳云鹏说"让所有不开心都去你的吧"时,我想说:让这样的表演也"去你的吧"。
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7分钟的打发时间,而是能够打动人心的艺术。
最后,祝愿2025年的各类艺术能回归本真,创作能重拾初心,欢笑能直抵人心!
你说,对吗?
新年快乐,愿我们共同期待,更好的文化艺术。
本期话题:
你觉得春晚相声小品应该如何改进?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免责声明】:文章旨在倡导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内容素材、图片均来源真实网络事件,如涉及版权、人物侵权等,请及时联系我,将第一时间修改完善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