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寒冷的午后,4个温暖的烧饼,一场意外的冲突,一个令人心痛的结局。
这并非编就的故事,而是在安徽亳州的一所学校之中,真实发生了……
这不仅是一个烧饼的故事,更是一面照亮教育现场的镜子。
▽
刚刚结束跑操的喧嚣还未散去,一位母亲匆匆赶来,手里捧着四个热气腾腾的烧饼。
那不是普通的面食,是一个母亲的牵挂,是一份最朴实的爱,是穿越寒风的温暖。
不过,这份温暖还未传递到孩子手中,就在校长的怒吼中碎裂。
烧饼被校长抢下,砸向学生的脸,母爱在那一刻被亵渎。
愤怒如野火,瞬间吞噬了理智。
学生反击,一脚飞踢校长,并用烧饼摔打;随后,校长的跌倒,副校长和班主任在一旁沉默旁观……
整个校园,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只有几个学生,怯生生地上前劝架。
最终,这个高三学生被停课。
一个烧饼的温度,换来了一个学生的离校,一个校长的尊严受损,一场教育的悲剧。
事后,校长还想报警,但是他先动的手,被其他老师劝下来了……
人们开始议论:
“校长太过分了!”
“学生太冲动了……”
“现在的孩子,太不懂规矩……”
“现在的教育,太缺乏人性……”
▽
为什么4个烧饼,会演变成一场暴力?
为什么一次冲突,会让一个高三生放弃学业?
或许问题不在烧饼,而在于我们的教育环境;不在于规则的有无,而在于执行的方式。
如果校长能够这样说:“这是父母的一番心意,不过下次务必注意时间。”
如果副校长能够出面拉架:“大家都先冷静下来,接下来我们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好好谈。”
如果班主任能够说:“孩子我理解你的委屈,我们要用更好的方式来解决。”
这场悲剧,本可以避免。
这次事件,本可以有另一个结局。
要知道,教育不是用权威压人,而是用理解感化。不是用惩罚责罚,而是用温暖引导。
同为教育人,我想说:权威不是来自大声呵斥,而是来自以身作则。尊重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在日常的细节里。
当然了,愤怒是能够被理解的,不过它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爱可以被表达出来,但是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及场合之中。
好在,经过舆论发酵,该学生已经复课了……
▽
一个烧饼的温度,能不能温暖一颗心?
一句话的温度,能不能避免一场悲剧?
一次理解的温度,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规则的森严,而在于理解的温度。不在于惩罚的力度,而在于关爱的厚度。
愿我们的校园,少一些暴力,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权威,多一些温暖。
因为教育,本该是照亮人心的烛光,而不是伤害灵魂的利剑。
注:本文取材真实事件,献给所有关心教育的人。愿教育回归本质,愿温暖永驻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