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讲坛“致敬经典·《周易》公开课”,由山东省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与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共同打造,旨在普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解读被历代先贤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周易》蕴藏的规律与智慧。
11月2日上午,舒大刚教授作客大众讲坛,为读者们讲授《儒家经典<周易>与“第二个结合”》。
舒大刚,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海南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编《儒藏》《巴蜀全书》等大型丛书。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深化了对“两个结合”的理论认识,明确了“两个结合”的实践指向。“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的结合。
以《周易》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根源性、典范性、权威性和经久不衰价值的文献,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思想史的主要载体,也是启迪传承和创新创造的根、魂、源。《周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疑应将与《周易》思想相结合摆在首位。
《周易》等经典记载了前2500年中华各族的宇宙起源、文明诞生、历史变迁、政治兴替、军事胜负、经济盛衰、思想观念、价值尺度、文化明暗等,是我们探寻中华上古史的根脉所在。
《周易》等经典记载了“太极”“两仪”“三才”“五行”“天道”“阴阳”“礼乐”等信仰,“穷变通久”“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汤武革命”等发展观,“仁、智、勇”“礼、乐、文”等君子人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大同小康”“民贵君轻”“民为邦本”“协和万邦”“天下和平”等政治观念,“中正”“中庸”“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处事原则,“格物致知”“学以致道”等认知方法,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
自孔子运用 “六经”推行教化开始,《周易》等经典就深深影响了中国其后2500年的历史走向,开启了中华民族教学为先、礼乐秩序、文明理性的文化源头。《庄子》:《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是中国人哲学、政治、礼法、音乐、艺术、历史等源头活水。
舒教授用大量的文献和统计数据阐释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等,彰明较著,《周易》是马克思主义“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资源。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到,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尽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这为我们揭示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契合所在,也为我们指明了“第二个结合”的具体着力点,即是“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10个词汇在“二十大报告”中又被定义为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以上“四观”“十词”正是出于《周易》等经典。
总之,《周易》等儒家经典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华5000年文明传承发展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热衷教化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文化信仰的灵魂所系。《周易》等经典培育出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第二个结合和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
经典普及,势在必行;经典新释,首当进行。大众讲坛“致敬经典·《周易》公开课”业已尾声,愿读者们在《周易》的启迪下,传承文明、与时偕行、厚德载物,共同创造我们更加和谐的社会和更加美好的生活。
温馨提示:
公益讲座,无需预约。咨询讲座事宜请致电0531-85590666,并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QQ群关注《大众讲坛》讲座最新动态。
来源 | 阅读推广部
编辑 | 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