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走了……

情感   2024-11-26 12:31   山东  

作者:外研社  本文来源:外研社(waiyanshe-fltrp),文章已获授权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

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

享年100岁



她一生致力于

中华古典诗词传承

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捐出全部身家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1924年农历六月初一

叶嘉莹出生在北平一个古老的家庭

家里长辈说

这一日是荷花的生日

由此她的小名叫荷


在家学的影响下

叶嘉莹自幼就能

背诵许多唐诗宋词

对诗词阅读有着极高的兴趣、天赋



16岁时

叶嘉莹写了首《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叶嘉莹17岁时

母亲因病去世

遭受人生第一次打击的她

将悲痛写进八首《哭母诗》:

“早知一别成千古

悔不当初伴母行”



后来

叶嘉莹到美国、加拿大执教


1979年春

叶嘉莹志愿自费回国

在国内各地高校讲授诗词

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



在演讲中,

叶嘉莹不断用诗词来表达报国之情。


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

(二〇〇二)


又到长空过雁时,

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春犹待发华滋。


To the Lotus of the Horseshoe Lake at Nankai

(2002)


Time again for the geese to fly,
making a sign in the sky.
The lotus has wilted —
I’ ve come late.


Still there are seeds inside.
Old age comes quickly —
still I dream of the blossoming
after a thousand springs.


来源:《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


很多听过她课的人说

叶嘉莹讲诗

常常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贯注其中

生发出一股感发的力量

让听众从感发中体悟一种乐趣



生活极度节俭的她

将自己毕生的积蓄

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累计3568万元


有人好奇

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叶嘉莹说: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

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叶嘉莹始终未曾停下

研究古典诗词的脚步


她说

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教书

如果有来生

我还教古典诗词


叶嘉莹和她的著作《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叶嘉莹先生93岁寿辰之际

《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首发


叶嘉莹先生看待人生世事的心路历程

凝结在这本书中



书中选取

叶嘉莹从少年时期

到耄耋之年的诗词曲作品六十余首


提及书名,叶嘉莹说:


“‘独陪明月看荷花’是梦中偶得之句,我对此句颇为喜爱;但醒后,却找不到梦中清妙之境了,无奈我摘取了李商隐的一些诗句,断章取义地集成了一首七言绝句。而我出生于‘荷月’,小字为‘荷’,独陪明月看荷花对我而言有了一种喻象的意味。陶先生将此句作为书名,盖有此联想。



梦中得句杂用义山诗足成绝句

(一九七一年)


一春梦雨常飘瓦,
万古贞魂倚暮霞。
昨夜西池凉露满,
独陪明月看荷花。


Lines That Came in a Dream:
Derived from Li Shangyin’s Poems

(1971)


a dreamy drizzle drifts
by the eaves all spring
the faithful spirit clings
to the twilit clouds year after year
the west pond was full
and cool with dew last night
alone I went along with the moon
to watch the water lilies


来源:《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叶先生,一路走好!



用英语将中国故事,

我们一直在路上~


END



山东省图书馆
构建书香齐鲁,推广全民阅读。山东省图书馆活动推广平台,帮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省图各项活动以及与阅读相关的资讯信息,与读者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